03.17 曹操收編三十萬青州兵成就了霸業,曹丕後來為何要遣散青州兵?

公元192年也正是東漢初平三年,這一年對於曹操來說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就在不久之前曹操還只是一個地方郡守,而初平三年曹操不僅當上上兗州牧還收編了百萬黃巾之眾。曹操從黃巾軍中挑出三十多萬精壯之士將其改編為軍隊並號稱為“青州兵”。


青州黃巾眾百萬入兗州..........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

曹操收編三十萬青州兵成就了霸業,曹丕後來為何要遣散青州兵?

如果說青州兵是曹操的霸業之資這個是絲毫不誇張的。在收編青州兵之前粗略估計曹操手上的兵力不過區區一兩萬人而已,在吸納青州兵之後曹操的兵力迅速增長了幾倍使其一躍成為一個大軍閥。並且曹操後來施行“屯佃制”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安置青州兵的家眷,他們為曹操屯田提供了大量的勞力保障了糧草供給問題。

青州兵的名號一直到曹操去世才被去除,原因是就在曹操去世的這一年青州兵便被曹丕解散了。那麼曾今為曹操效力數十年的青州兵為何在曹丕登上魏王位後就慘遭遣散呢?

1:青州兵軍紀渙散

曹操收編三十萬青州兵成就了霸業,曹丕後來為何要遣散青州兵?

青州兵軍紀渙散這個在曹操活著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曹操征討宛城的張繡時作戰不力,張繡將曹操的軍隊打的四散分離。“青州兵”在潰散的途中竟然趁火打劫劫掠百姓,而當時正好有十幾個被劫掠的百姓遇到了曹操的大將於禁。于禁向這些被劫掠百姓詢問得知是青州兵所為於是便帶著自己的部下去攻打作亂的青州兵,被于禁一頓教訓的青州兵惡人先告狀向曹操舉報于禁謀反。事後曹操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後不僅沒有問罪于禁還誇讚他有古代名將之風。

從至宛,降張繡。繡復叛,太祖與戰不利,軍敗.......禁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初,黃巾降,號青州兵,太祖寬之,故敢因緣為略。禁怒,令其眾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三國志 魏書 于禁傳》

2:曹操死後青州兵發生譁變

曹操收編三十萬青州兵成就了霸業,曹丕後來為何要遣散青州兵?

青州兵軍紀渙散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青州兵是由當初的黃巾軍收編而來。而我們知道黃巾軍大部分是由流民組成,他們就是靠四處流竄劫掠地方而生存的。然而後來青州兵的譁變卻是不能被容忍的,青州兵譁變是發生在曹操去世時的事情。曹操去世後青州兵認為天下必將大亂於是便擅自鳴鼓而去,此時曹丕便召集大臣商議如何處置青州兵。當時曹魏的大臣很多人認為朝廷應該先派人去阻止青州兵譁變,如果青州兵不聽從就派大軍去征討。不過這個做法遭到了賈逵的反對,他認為曹操剛剛去世而且曹丕還沒有順利登上王位不應該擅自動兵不如發佈檄文公告遣散青州兵並且給他們發放糧食送其返鄉。就這樣為曹操效力二十多年的青州兵被遣散為農,青州兵就這樣成為了歷史。

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魏略》

時太子在鄴,鄢陵侯未到,士民頗苦勞役,又有疾癘,於是軍中騷動........而青州軍擅擊鼓相引去。眾人以為宜禁止之,不從者討之。逵以為"方大喪在殯,嗣王未立,宜因而撫之"。乃為作長檄,告所在給其廩食。《魏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