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你認為硬漢普京的願望能實現嗎?

跋山涉水65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通報,在對99.83%的選票統計之後,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獲得76.66%的支持,贏得此次大選。在3月18日,俄羅斯中選委就表示,在對50%的選票進行統計之後,普京就以75.01%的得票率遙遙領先。

當然,對於普金的當選根本就沒有什麼值得驚奇的,畢竟,在此前的歷次民調當中,普京的支持率幾乎沒有低於70%,而76.66%的支持率也創了普京的歷史新高。

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中,作為統一俄羅斯黨的候選人,第三次贏得總統大選的普京得票率為63.64%,民眾的投票率為65%,第二名是久加諾夫,得票率17.8%。

在2004年,普京已71.34%的得票率蟬聯俄羅斯總統,民眾投票率為基本也是為65%。

而在2000年,普京首次參加俄羅斯總統大選之時,情況有點特殊。先是因為葉利欽辭職,普京行使代理總統職權。在隨後開展的總統選舉中,普京的得票率為53%,投票率為69%。

從歷次總統大選得票率來看,普京在俄羅斯民眾中的支持率整體呈上升態勢,如今,作為普京的最後一次總統大選,俄羅斯民眾的支持達到了頂峰。

PS:為什麼說這是普京的最後一個任期呢?當年,普京豪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的前兩個任期是四年,一共八年;與梅德韋傑夫換位之後,梅德韋傑夫修改憲法,總統任期延長為6年。然後普京又來了兩次總統,一共十二年,加起來正好20年。

在被問及是否將會參加2030年總統競選時,普京回應稱,這是問題有點搞笑。目前,普京已經是65歲了,到了2030年,普京將是77歲的老人了。年齡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普京不會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貪權的人,更何況,在最為精彩的時候選擇離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如此高的支持率,這或許要感謝英國首相特蕾莎。英國因為俄羅斯前“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婦女被毒害案,不問青紅皂白的就指責俄羅斯策劃了此次事件,並驅逐了23名外交官。對於這一強加的指責,俄羅斯方面一邊進行解釋,一邊進行反擊,使得俄羅斯民眾空前的團結了起來。

除了英國之外,反普京的西方國家還在烏克蘭方面給俄羅斯添麻煩。也是在總統大選的前夕,北約承認烏克蘭的申請國地位,並且美國還向烏克蘭出售了4700萬美元的“輕標槍”反坦克導彈。在奧巴馬執政之時,雖然烏克蘭方面多次要求,但美國都沒有鬆口。

如今,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鬆了口,說明美國和北約已經不再將烏克蘭作為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緩衝帶。換言之,今後北約將兵臨俄羅斯城下,這種挑釁行為,絕對是普京和俄羅斯民眾不可接受的,激起空前的團結也是可想而知。


阿爾法熱點


什麼是強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我認為,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主要是看這個國家能否生產國之重器及不屈不撓意志。蘇聯解體時,物資匱乏,主要原因是蘇聯時期的經濟結構問題,這個加盟共和國生產這種東西,那個加盟共和國生產那種東西,各種零部件都是由不同的加盟共和國來生產。解體後,很多東西俄羅斯都生產不了了,造成了物資短缺。再就是,俄羅斯人一夜之間失去了方向,人心渙散。葉利欽時代,引進所謂的休克療法,進一步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動盪,寡頭們控制著國家機器和經濟命脈,使得中央的政策、方針得不到貫徹落實。軍隊戰力下降,紀律渙散,倒賣、走私武器司空見慣,所以,第一次車臣戰爭的失敗是必然的。普京時代我就不多說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勝利,五日戰爭的勝利,敘利亞戰爭打了近十年正在走向勝利,與北約國家的博弈等。這一切,沒有經濟做後盾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常說,戰爭就是拼經濟,拼鋼鐵,我再加上一句:拼意志。至於現在的俄羅斯是否強大,大家自己去評判吧。


子華25


不能

普京執政俄羅斯,1999年到今年,也將近20週年了,你看到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了嗎?

普京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句話,但是我覺得再給他二十年恐怕也不夠。


俄羅斯發展最快的時候是二十一世紀初的那幾年,憑藉著油氣資源和軍火貿易,俄羅斯經濟向著蘇聯時代的規模迅速恢復。

然而,我國領導們一直堅信的單一的經濟體系不是長久之計在俄羅斯身上成功驗證,隨著某些中亞,西亞或者說中東,以及北非幾個國家的石油產量開始增加,人家更低的開採成本,更便利的運輸條件,更優質的原油質量,以及更低的政治因素和商業干擾因素,使俄羅斯的原油產業利潤暴跌,但好歹有老客戶還在,同時全世界開始使用天然氣,但是天然氣出口國比俄羅斯有優勢的國家更多,起碼中亞國家就搶了俄羅斯對華天然氣的市場。


向中國出口原油和天然氣的管道

再看看軍火貿易,俄羅斯的軍事技術一直在吃蘇聯老本,新的創新,依然是前蘇聯軍事的衍生或延伸,逐漸流失的人才和逐漸老化生產設備,俄羅斯高端軍事裝備的出口已經不佔優勢了,就算是個步槍,這個蘇聯的繼承人也比不過南方某蘇聯最優秀的學生。原來越來越多的名字不再出現在人們的耳旁,不是被整合就是被兼併,當年生產AK47的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如今也成了明日黃花,這個廠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向前線輸送了越一億三千支各種槍械,1947年後,卡拉什尼科夫在該單位工作研究一直到退休,德拉格諾夫和尼科諾夫的作品也在該廠生產,然後俄羅斯人最後也沒有救活他。俄羅斯的軍工自解體後一直處於技術流失狀態,除了航天航空等少數領域。當年龐大的軍工體系,如今只剩下百餘家苟延殘喘,俄羅斯現在連生產伊爾-76都費勁,沒有中國,俄羅斯軍工無法扛過解體後的艱難歲月,沒有印度,俄羅斯軍工無法維持繼續存在。但冤大頭可不能當飯吃。
古老的廠房和生產設備,破產重組後依然只能繼續破舊下去。

俄羅斯的各種福利待遇又是照搬蘇聯時代的,基本上啥都不要錢,自來水都有財政保證,,但是又什麼都要錢,因為資本主義政府已經沒能力也沒心思為俄羅斯人盡心盡責了,但是每年龐大的福利支出依然在國家賬單上,但錢到哪裡去了呢?誰又知道呢?

十幾年過去了,俄羅斯剩下的依然是一個貪汙腐敗嚴重,產業單一的國家,他們只剩下幾千枚核彈頭來維持最後的尊嚴。

俄羅斯男人又不勤勞,普遍酗酒,腦子也不夠用。

中國人為了發展抓住一切機會,甚至自己創造機會,堅持改革開放。為了強大自己,我們甚至能與日本虛與委蛇,但俄羅斯的男人依然陳舊在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的虛幻中,沉浸在父輩和祖輩的榮光下,不能自拔,不思進取,每年的閱兵們雖然維持著俄羅斯人的榮譽感,卻也在顯示著俄羅斯的光榮只剩下偉大的衛國戰爭了。俄羅斯算計不少,卻無法去維繼。

沒有普京的俄羅斯又該何去何從?就像楚莊王曾經悲哀的看著他的大臣和兒子們一樣,為無法選擇一個繼承人而悲哀,為無人有能力繼續撐起楚國霸業而悲哀。俄羅斯也是這樣,普京倒下後,俄羅斯將再次陷入低潮。

冷眼看著我們北方的能力,讓他先扛著美國人吧。


錦衣衛指揮同知


普京:“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實現了嗎?

普京在2000年的時候,接任葉利欽開始任俄羅斯總統一職。並且在2004年的時候連任俄總統,在2008年的時候擔任俄羅斯的政府總理,俄羅斯總統一職由梅德韋傑夫出任。



其實這個時候的普京依然是俄羅斯的實際決策者,後俄羅斯杜馬成功修正俄羅斯憲法,使得俄羅斯總統任職每屆為六年,一個人最高可連任兩屆為12年……

2012年普京再次任職俄羅斯總統,開啟了他的第一屆六年總統任職。普京從2000年開始一直執掌俄羅斯的最高權力,其中有四年雖說擔任總理一職,但其實依舊是俄羅斯的權利最高實際掌控者。算起來普京已經實際執掌俄羅斯最高權力超過十好幾年了……

普京是否曾經說過:“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其實已經無從考究,反正現在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如果普京真是做過這樣的承諾,現在離他所說的20年已經不遠了。總體來看普京要食言了……



俄羅斯在普京執政的前十年期間也曾經輝煌過,從2000年到2010年這十年間,國內的GDP和人均GDP都得到了大幅增長。普京執政的初期,努力發展國內的經濟,整冶國內的腐敗、打擊國內經濟寡頭的壟斷……努力縮小著俄民眾的貧富差距。這一系列措施獲得了俄民眾的一致支持。也使得普京在俄國內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石油、天然氣的出口是國內經濟收入的主要支柱。在2010年時國際油價開始暴跌,而俄國內又開始遭遇歐美各國的經濟制裁,盧布大幅貶值。俄羅斯國內經濟出現嚴重下滑及衰敗現象……

在2014年2月俄羅斯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事件,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出兵武裝干預敘利亞內戰。這進一步加大了俄羅斯和歐美西方國家的矛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更多的經濟制裁及貿易限利。這也使得俄羅斯國內本巳下滑和衰敗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在2018年普京開啟他的第二屆六年總統任期,到2024年普京將終止他在俄羅斯的全部總統任期。屆時普京是否能還俄民眾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水煮老牛慢火燉




2000年,普京從老總統葉利欽手中接過權力棒以後,曾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豪情萬丈的說:“給我二十年時間,我給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既是普京的宏願,也是他對俄羅斯民眾的承諾。

如今,算上2008年至2012年擔任總理(實際上還是一把手)的4年,普京主政俄羅斯已經18年了,雖然距離20年還差2年,但是可以做一個“結論”了,那麼,普京的“豪諾”實現了嗎?

一方面,可以說,基本實現了。

追溯到18年前,2000年初普京接手總統時俄羅斯是個什麼樣子呢?

一,國內經濟秩序混亂,金融寡頭坐大,通貨膨脹,民生艱難,民心不穩。

二,車臣分裂勢力猖獗,武裝叛亂甚囂塵上,俄羅斯政府打擊不力。

三,重鄰烏克蘭倒向西方,欲加入北約組織,對俄羅斯構成強大威脅。

四,西方國家坐看俄羅斯四分五裂,從此衰落。

五,俄羅斯在國際上聲望日落,逐漸失去話語權和影響力。

受命於危難之中的普京上任後雷歷風行,重拳出擊。

一,打擊金融寡頭。穩定了國內經濟秩序,民生得到明顯改善。民眾支持率一路攀升。

二,打擊車臣分裂武裝,維護了俄羅斯國家統一。

三,出兵佔領克里米亞,完全打亂了西方國家原來的企圖和部署。

四,出兵敘利亞,使瀕臨倒臺的阿薩德政權重獲新生。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大幅飆升。

等等。

可以說,普京在這18年裡,鐵腕治國,硬懟西方,成效顯著。俄羅斯由18年前的“窮困潦倒,日漸衰落”,如今,在國內,經濟秩序穩定,民生得到改善,大多數民眾擁護支持;在國際,重塑了俄羅斯世界政治大國形象,在世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大大提高。從這些方面看,俄羅斯較之18年前,是真的強大了,俄羅斯已然成為在世界上頗有影響力的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了。

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說,普京當年的“豪諾”沒有實現,至少沒有完全實現。

因為說到底,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還是要靠國力說話。而國力最主要的體現就是經濟增速和經濟總量,而這恰恰是俄羅斯的巨大軟板。普京主政俄羅斯18年政績卓著主要體現在對外上,在治理提升國家經濟上成效甚微。俄羅斯長期經濟單一缺乏活力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改變。2017年,俄羅斯全年完成GDP1.46萬億(美元),是美國的13分之一,甚至還不如韓國,在世界僅排第12位。從經濟層面講,現在的俄羅斯無論如何都不能和強大聯繫在一起。

3月23日,俄羅斯2018年總統換屆大選結果正式公佈,普京迎來了他總統任期的下一個6年。

前路漫漫,任重道遠。相信普京會繼續為他當年的“一諾”而執著努力。人們拭目以待。




燈影書畫


普京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還有待考證,但是我相信這也是普京總統任職期間的心願。他想帶領俄羅斯走向復興和強大。可是如今這也只能夠是夢想而已。



如今的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後,在葉利欽的帶領下走向資本主義經濟,擁抱西方,可是西方經濟學家給俄羅斯開了一個“休克療法”,讓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葉利欽的一生不是被西方坑,就是被西方騙,直到一個華麗的轉身,葉利欽把權力交接給普京,俄羅斯迎來了轉機。但是普京在任職俄羅斯總統期間,打過第二次車臣戰爭,俄格戰爭,後來的烏克蘭危機,普京都採取了強硬態度,也穩定了局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遺產,包括強大的核武庫,但是美國和歐盟等西方國家仍然不會放過俄羅斯,俄羅斯還是太大了,因此美國和歐盟北約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前蘇聯的勢力範圍的衛星國和獨立出來的加盟國,都加入了北約對抗俄羅斯的陣營,直到北約東擴到俄羅斯的家門口烏克蘭,俄羅斯也不得不進行強硬反擊。俄羅斯直接出兵吞併克里米亞半島,扶持親俄東烏武裝對抗西方,這也直接說明了俄羅斯西部的地緣戰略形勢是岌岌可危,俄羅斯目前也進入了戰略防禦時期。



目前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國內經濟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氣出口,美國和歐盟一些國家打壓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經濟,使得俄羅斯遭受巨大的損失,國內生產總值一度跌出世界前十,經濟不堪重負,人民生活水平嚴重降低。軍事上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遺產,可是經濟上難以支撐這麼多國防軍事開銷,因此俄羅斯也是不斷壓縮軍費開支,俄國海軍勉強維持一艘庫茲涅佐號航空母艦,“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鎮國之器,空軍“白天鵝”戰略轟炸機也是以前庫存的現在解封出來使用等,因此俄羅斯目前也只能夠是自保而已,談不上真正強大起來。



俄羅斯恢復不了往日蘇聯的雄風,但是可以保全自身,俄羅斯目前也只是不強不弱,畢竟普京帶領俄羅斯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歐洲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是不簡單,走到今天這步也不容易。


向生分析


這十年俄羅斯基本上是在西方強大的經濟制裁下渡過的,普京帶領國民迎接挑戰,俄羅斯曾經強大過,沙皇俄國幾百年前靠吞併擴張佔領了別國大片領土,讓全世界都對俄羅斯睜大了警惕的眼睛,俄羅斯靠地皮底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油價高了,俄羅斯賺得盆滿缽滿,生活富得流油,油價低了,俄羅斯就傾家蕩產,艱難度日,現在俄羅斯就處在世界油價下跌的情況下,曾幾何時,油價上升時每桶石油150美元,下跌到現在的′每桶30美元,坐過山車似的價格讓心臟不太好的人能瞬間休克,這給普京的執政環境雪上加霜,加上西方的經濟制裁,國內製造業單一,要想使俄羅斯翻身,還國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越來越像水中撈月,紙上談兵,但強大的普京一點也不氣餒,他有信心帶領俄羅斯人共渡難關,共創輝煌。



楊建曦


普京執政俄羅斯19年來,只是止住了俄羅斯衰退的腳步,並沒有讓俄羅斯真正的強大起來。



1.普京曾經在2000年當選俄羅斯總統後說過一句話:“給我20年,我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19年過去了,他給俄羅斯帶來的變化,只是穩定了國內的社會秩序,使俄羅斯軍隊重新復甦。可是俄羅斯的經濟並沒有得到飛速發展,因為普京依然走著葉利欽時代留下的寡頭政治的老路。葉利欽執政俄羅斯期間,國家的經濟命脈都被一些寡頭控制,導致俄羅斯國內腐敗嚴重,國有資產流失,很多國有能源企業都成為了寡頭們的私有財產。這導致寡頭們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可是俄羅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卻得不到提高,使俄羅斯國內社會秩序混亂,犯罪率上升。



2.普京在國家危難之際上臺,他對這些危害國家的寡頭們進行了懲罰,沒收了他們的企業,把他們趕到了國外;這提高了俄羅斯國家的經濟收入,改善了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可是普京的這種做法只是換湯不換藥,普京打掉了一批舊寡頭,他自己又培養了一批新寡頭。俄羅斯的新寡頭們依然控制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只是這些新寡頭們都聽普京的指揮。由於這些寡頭們都有自己的經濟利益,因此導致俄羅斯的中小企業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3.普京塑造了在俄羅斯和國際社會中強人的形象,可是他統治的俄羅斯國力卻非常脆弱。這主要是普京不願意全面進行經濟改革開放造成的。因為俄羅斯國土面積巨大、人煙稀少, 俄羅斯有190多個民族,這些民族之間存在著歷史矛盾、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如果普京深度推進改革開放,就會撕裂俄羅斯各民族的關係。因為改革開放會使大量歐美國家的資金進入俄羅斯的同時,裹挾著西方的價值觀進入俄羅斯,煽動俄羅斯國內民族之間的對立情緒。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必須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普京是一個愛國者,他不願意看到俄羅斯解體,因此他沒有全面推進經濟改革開放,這是俄羅斯至今沒有強大起來的原因。


香堂風子


想必這個宏願連普京都不好意思承認說是實現了。


如果你非得認為如今的俄羅斯指東打西(敘利亞戰場虎虎生風,跟美國人分庭抗禮不亦樂乎;先佔領吞併克里米亞,後又策動烏東地區分裂讓國際社會無可奈何)為所欲為英雄了得就是強大如蘇聯時期,想來這個實際是違背了普京初衷。因為早在多年前普京就說過:誰要是想回到蘇聯,那就是沒有頭腦。

如果你認為如今的普京再一次以高支持率贏得俄羅斯大選,開啟了他貌似“又一個二十年”的宏偉之路,把這也算做“強大的俄羅斯”理由。我也只能說,你真的不懂普京,你真的不配做他的鐵粉。

普京當年發下宏願: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實質是要俄羅斯成為和美國一樣比肩而立的強大國家,這樣的俄羅斯是建立在經濟基礎雄厚、市場創新繁榮、政治清明公正、文化引領潮流、法治完善昌明的綜合國力提升大前提下,當然也有軍事上的相得益彰。可你看看如今的俄羅斯,強大地只剩下了軍事軍事再軍事,打仗打仗再打仗。

普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眼見得俄羅斯沉痾已久、積重難返,普京的雄心壯志接連受挫,加之新一代俄羅斯青年對普京作為的難有認同,留給普京二十年約期愈來愈近,普京劍出偏鋒,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祭起復興俄羅斯帝國輝煌大旗,先打格魯吉亞,後打烏克蘭,重新奪回克里米亞振奮了民族精神,再從烏東下手保護了頓巴斯、盧甘斯克兩個州的俄羅斯族利益。同時普京突然出兵敘利亞打入中東,撬動了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大局,一時俄羅斯大國形象彰顯,國家整體民族熱情高漲,儼然世界一流國家站立。普京志得意滿,長期執政俄羅斯的局面形成。



這樣,俄羅斯就進入了這樣一個循環:普京——俄羅斯強大——普京。

普京已經成了俄羅斯強大的象徵。他的二十年“強大約期”已是無人追究,無人問責,因為你這個時候再問已經成了罪過,成了不識時務。


今古達觀


給普京二十年,普京還給俄羅斯人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是普京的誓言,也是普京的俄羅斯大國夢想,但普京並沒有讓俄羅斯更強大,再給普京二十年,俄羅斯也不會強大,普京對俄羅斯的最大歷史貢獻是沒有讓俄羅斯繼續再次分裂。

普京維護了俄羅斯的主權完整和領土統一,這是普京帶給俄羅斯的最大歷史功績,在普京的帶領下,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正不斷被北約蠶食吞併,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範圍正在不斷萎縮,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生存空間已經到了俄羅斯地緣戰略臨界點了,俄羅斯事實上正處於病態中,怎麼可能強大。

烏克蘭把加入北約和歐盟寫入了憲法,就是在告訴俄羅斯,烏克蘭去意已決,烏克蘭投奔西方陣營已不可逆轉,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那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空間就更加惡化了,是到了俄羅斯地緣戰略生存的臨界點歷史時刻了。

普京雖然沒有帶給俄羅斯人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但普京保持了俄羅斯的穩定,只要有普京在,車臣不會造反,雖然烏克蘭立法要加入北約,但只要有普京在,烏克蘭不敢冒然加入北約。普京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態度是堅決的,普京不會容忍俄羅斯地緣戰略空間再度惡化。

但後普京時代,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空間必將惡化,後普京時代,車臣會獨立,烏克蘭更會迫不及待的加入北約,只要普京不在,車臣和烏克蘭就是脫韁的野馬,車臣獨立,烏克蘭加入北約,後普京時代,俄羅斯分裂解體的可能性更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