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6-12個月寶寶的這個行為,會產生這樣的後果……

身邊的經歷

事件一:記得有一次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抱著大約不到1歲的孩子,小孩子與媽媽面對面,用手對著媽媽的臉左右開弓,不停地打媽媽的臉,媽媽好象沒事似的,沒有任何制止的表情,就這樣我一直看到我下車,不知家長們如何看待孩子在1歲以內的這種行為?

6-12個月寶寶的這個行為,會產生這樣的後果……

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行為準則

小孩子沒有什麼對與錯的概念,孩子也許只是覺得好玩,對待媽媽可以這樣,如果媽媽默許,孩子就會將此行為在其它場合繼續行動。在這種教育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產生這樣兩種後果。

增強孩子自我保護能力

這樣的小孩,長大後或者說稍微長大一點,一般不會被其它小朋友欺負,有著超強的自我保護能力。然而,如果家長不加以正確引導,可能就是未來校園施暴者的潛在人群,因為在很小的時候,這種行為被默許,形成了習慣,就會無事生非。

6-12個月寶寶的這個行為,會產生這樣的後果……

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事件一中的行為,如果換一個場景,我們來看看結果:當孩子對一個外人——也就是不是媽媽的人,也這樣打臉,那麼這個人會不會像媽媽一樣也這麼友好呢?

事件二:記得有個朋友說到類似事件時,說了這樣的一個經歷:她抱一個親戚家幾個月大的孩子,一抱到手這孩子就這樣對她打臉,她就很生氣,對著小孩子一陣怒吼,孩子被嚇哭了,住手了。那麼,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有了疑惑,為什麼這個阿姨對他的這個友好行為這麼兇?類似的事情多了,就會產生衝突,就會受到別人的指責,會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陰影

近期經常看到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這樣的孩子到了上幼園的時候,經常惹事,就是被虐兒童目標之一,表面上看孩子這種行為不吃虧,那是看面對什麼樣的對象;不良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一定會產生不良影響的。

與人為善是育兒的道德底線

事件二裡的家長,是如何給親戚解釋的呢?孩子的奶奶卻在邊上園場,說小孩子沒有惡意,是對你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我們常說,家長打孩子也是為了孩子好,也是對孩子的好心,然而,好心好意,也需要好的表示方式,打人的習慣,是不能作為友好表示的理由的。

老子道德經第27章說到:“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則不可開,善結無繩約則不可解”,大意是說:善於行動會做事的人,不會刻意留下痕跡;善於言談、會說話的人,不會留下話柄;善於算術的人不用籌碼或工具就能解題,善於關門的人無需門閂頂槓也無法打開,善於捆綁的人不用繩索制約也無法解脫。

如果擔心孩子長大會被欺負,練好一身防身術,同時,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才是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關鍵。

6-12個月寶寶的這個行為,會產生這樣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