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回到小城市的人真的會和留在大城市的朋友差距越來越大嗎?

甜穎子


過年這段時間,發現了好多類似的問題,之前也回答過一個,大概的建議就是:如果你是資源少、零背景的普通人,那就到大城市去,去那裡你至少還有翻身的機會;如果你有優質的關係圈,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那建議不要去白手起家,就在家鄉好好利用。

結合這個問題,如果你是第一類人,那在大城市和在小城市差距會很大,因為大城市機會更多,平臺也更高(後面詳細說)。比如同樣兩個農村孩子大學畢業考公務員,一個考進鄉鎮,一個考進國家機關,十年下來,再看看他們的高度就能看出問題。或者這兩個人畢業後一人在北上廣深做廣告設計,一人回到縣市做廣告設計,不出十年,前者完全可以秒殺後者。當然,這背後的付出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是第二類人,我認為大城市和小城市差距不大,甚至選擇小城市幸福感更強一些。十年前我有一個朋友研究生畢業,應聘上北京的知名公司,但家裡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更希望他離家近一些。我勸他放棄北京的工作,他經過深思熟慮最後留在家鄉。到現在,他已經成了公司的中層,管理著上百號員工。與他同時進公司,甚至比他優秀的人也都只能望其項背,畢竟他背後有強大的支持。開著幾十萬的車,不久前又和父母一起買了套別墅。因為離北京不算遠,還會經常到北京會朋友、購物什麼的。我想,如果當年他選擇了北京,拼了命工作估計也就如此,別墅肯定也是住不上的。

現在再來談談詳細城市與人生的關係。我認為一個人要脫穎而出,要混的比別人更好,一定不是靠按部就班的工作。誰也不比誰笨,就靠同樣的8小時,你不可能實現逆襲。想要實現逆襲,你必須要有特有的機會。人們常說“有貴人相助”,這個貴人不一定是人,它指的就是機會。我們所有人一生都在做的兩件事,一個等待機會,一個是把握機會。有人會問怎麼不是創造機會,我只能說,你想多了,我們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一滴水,能掀什麼浪。

等待機會靠的是不斷學習、訓練和經營,因為機會往往只垂青少數人,你只能努力做少數人。學習自不必說了,訓練可以讓人更專業。大城市的崗位由於競爭更激烈,要求更高,可以激勵人繼續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同時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哪怕是飯店服務員,大城市也比小城市更專業。至於經營,主要是人脈。大城市的人員層次普遍更高,比如你還是個飯店服務員,在大城市裡,你的領班可能是酒店專業的畢業生,在小城市,可能就只是隔壁村裡出名的壞小子。不同的人脈給你帶來的機會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至於說把握機會,我就不想過多解釋了。中國近20年出現了多個風口,大的如互聯網、房地產,小的如電子商務、區塊鏈。每當這些風口吹到小城市時,機會都已經變成了接盤的陷阱。你需要時刻記住,機會只屬於少數人、少數人、少數人!想要成為先看到機會的少數人,要麼你已經有自己的關係渠道,要麼,你至少得在大城市裡工作生活,站在風吹進來的地方。

以上主要講的事業,至於生活和幸福感,我認為見仁見智了。有人喜歡小城市的人情味,有人也習慣大城市的契約精神。從生活資源生活成本來看,大城市人只要承受住了房價的考驗,其他東西就很有性價比了,比如教育醫療文化娛樂以及日常消費,小城市人在小城市裡是自得其樂,但由於收入絕對值低,絕對消費能力還是相對低的。比如同樣買個iphone,大城市人花半個月工資,小城市人花兩個月工資。不說了,已經隱隱感到腎疼了。


高校人才真經


看到這個問題,大多數人會認為回到小城市會過的不如在大城市。而我覺得回到小城市會過的比在大城市舒服,的確幸福感的差距越來越大。

12年的時候,我還是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當時父母親都想讓我回到老家的縣城,考個公務員,安安穩穩過生活。讓我這個當時對人生充滿著無數憧憬的年輕人果斷拒絕了。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你們卻讓我在小城市裡安穩度日?我的理想、我的抱負、我的美好生活,我的見識、我的經歷、我的機會和機遇,難道就沒有機會實現麼?帶著滿腔的熱血,我來到一線城市廣州。當時我在廣州的一家民營企業做財務實習生。公司在廣州的核心CBD--珠江新城,那種工作環境,讓我一個剛剛涉世的小姑娘感到像進入了偶像劇。都是在學校就羨慕的高級白領的生活。我以為我會進入大城市的美好生活。但是我錯了,實習生的工資1300元,轉正以後3000元。每個月租房子要花掉1000元,還是住城中村那種地方,公司沒有食堂,自己吃飯一天要40元吧,一個月就要1200元。交通費、水電費、燃氣費、通訊費,每個月過的捉襟見肘,還得厚著臉皮問家裡要錢才能過活。還不敢生病,不敢買衣服,不敢旅行。極度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每天都過的漂浮不定。更不敢想買房的問題。

後來,我辭去了廣州的工作,回到了父母身邊,在膠東的一個小縣城,做了一份銀行職員的工作,每天都能回家吃飯,就連中午也能回家。吃住都在家裡,手裡也掙3000多塊錢,但是基本沒什麼開銷,掙的錢都去買衣服,吃飯消費,有空就去旅遊,還有時間和金錢去充實自己,去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現在想起來覺得幸福的不得了,這是我在廣州絕對不敢過的生活。為什麼說我現在想起來就幸福的不得了,因為當時的我覺得,這種日子太滿足了,也就是俗話說燒的。我覺得那是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我覺得這個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對我來說一點挑戰性都沒有,覺得生活就這樣了,沒有激情,越來越平庸。

於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到了一個地級市工作,月薪4000多,剛開始覺得很滿足,在這裡結婚生子了,然後問題來了。有孩子後,帶孩子需要父母從縣城過來幫我帶,本地人可以白天上班,把孩子送到老人家,晚上再接過來,特別方便。對我來說,父母需要背井離鄉的來到我的城市幫我帶孩子,很辛苦,也不能長期住在我這裡,畢竟老家還有老人需要母親照顧。而未來父母也上了年紀,在老家我們照顧起來不方便,我們兩口子,作為雙獨家庭,需要在這個城市奮鬥三套房子,把雙方老人都接過來養老。平時工作很忙,到了週末大多陪陪孩子或者回老家看看父母。沒有時間旅遊啊什麼的。

所以我覺得,能夠在小城市生活不見得多麼比不上大城市。主要是自身的幸福指數和滿足感。在小城市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久而久之,跟大城市的人就拉開差距了。個人簡介,不喜勿噴。


社保小鈴鐺


有差距是肯定的,而且有時會超過自己的想象。說個切身體會吧。我家在長三角,大學讀的是本地一所985重點大學,畢業後去了西部一個三四線城市工作,工資到手五六千,在當地算好了,買了房也買了車。而我的同學大多留在了長三角,以上海杭州居多,目前工資普遍在萬元以上,30%的人做了經理老總,年薪幾十萬。在工資上,我知道自己和同學是有差距的,畢竟在一線城市,開銷也大,所以對這種差距一直也能坦然接受。但今年春節回家參加幾個聚會後,完全改變了我的想法。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和同學之間的差距已經到了天差地別的距離。

說兩個例子吧。

同學A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現在年薪30萬。對於他的工資,我一直清楚,倒也沒覺得什麼。這次回家過年,他說他現在工作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所以空了都在玩投資。這兩年先是在上海換了套大房子,然後又在杭州買了兩套90平米的房,買的時候一萬多一點,現在已經漲到了3萬多一平米,兩套房算起來已經賺了200多萬,刨去貸款和利息,穩賺一百多萬,加上他在上海的房子,他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兩千萬,而且還在不斷升值。他的目標是兩年後實現財務自由,到時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同學B在杭州工作,工資倒不是很高,一個月一萬多一點,以前過年回家開一輛十來萬的車,今年鳥槍換大炮,整了輛百把萬的車,嚇了我一跳。一問才知道這小子成了拆二代。他老婆在杭州有房子,去年被徵用後直接分了1000多萬,真正實現了一夜暴富。分了錢後,連貸款他一口氣又買了三四套房,現在資產已過三千萬。

我這兩個同學都是窮苦出身,當年初出校園幾乎一無所有,現在個個身家千萬。而據他們介紹,像他這樣的,在我們同學中比比皆是。他們開玩笑說,如果我不去西部,估計現在也差不多。畢竟,有這麼多同學朋友在。對此,我只能呵呵一笑而過,說實話,我不羨慕他們,畢竟自己現在過得也不錯。但論到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差距,你必須承認,有,而且非常大。而我,或許就是很好的例子。


80後小公


肯定會的。

我自己上海人,85年出生,就我這個30左右的年紀,遇到二三四線出生的同齡人也能明顯感受到不理解的地方很多。

玩了抖音,上了知乎,看了各種論壇才發現同為中國人,思維差異特別巨大。首先,不理解非獨生子女,國家都執行幾十年了也不知道哪裡來那麼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我父母當年多生一個就會直接被國企開除的。所以,也不理解重男輕女的家庭,覺得像埃塞俄比亞,阿富汗那種落後國家出來的人。

其次,城市之間。記得15年前去了南京,最熱鬧的鼓樓好像有個商業街,我看了下覺得連上海的以前寶山彭浦新村都不如,亂糟糟的,商業氣氛都沒規劃,都是些不知道什麼山寨牌子,左一個服裝店右邊好像就可以突然賣電動車了。很突兀。當時上海的淮海中路,南京路步行街,徐家彙的規劃和格局就很好了。當然中山陵很美,就是街道很糟糕。同理,我去年去了成都也這個感覺,最熱鬧的地方都是不協調的,哪怕是步行街,也沒看到什麼美女。

還有就是家庭觀念。什麼婆媳問題,什麼催婚,逼生,簡直莫名。有次按摩店技師和我差不多大,兒子都兩個了,還問我買房了嗎?如果離婚能不能回孃家?這真是無語的問題。其實,小地方呆久了,思維也會很拘束,總有很多熟人來評判你的是非。

那麼95後的一代,有些在一線城市有些回去了,等他們快35歲了,就會發現和我差不多的事。同學之間無話可說太正常了,其實呢,經濟水平,見識深淺,視野大小都是大城市才能給你的。


tracy50359703


你如果說什麼眼界啊,見識啊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誰也說不清。這個我不說。

但是有一點,留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深的這批70-85年生人,他們的財富確實和回到小城市的同學相比,越差越大。

原因只有1個:房子。

這是上海目前房價形勢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保證真實。

故事主人公是我們系統一個同事,72年出生,外地人,95年畢業到上海。趕上了當年最後一批福利分房。

03年靠著自己積蓄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07年置換成學區房,因為小孩要上學。12年買了第二套房子,15年置換到內環。

現在,他在上海內中環擁有2套房子,市值1500萬以上。

這是一個70後的上海奮鬥故事。

當然作為一個80後,我更熟悉我們80後故事。實在要感謝來上海早,我們這幫人2014年之前都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

下圖是上海2015年那輪大漲之前各區房價均價圖

2015年上海房價大漲,幾乎翻了一番。

我還有幾個同事在2015年之前沒有買房子,他們已經徹底無法在上海買房子。

有的時候,人生就是如此,哪怕你早出生10年,都是一種莫大優勢。因為70後們當年在上海買房子,每平方甚至不到1萬。

而我這個70後的同事,他有一次和我聊天說起,他的大多數高中同學,都留在了四線城市老家。雖然現在在家鄉都是有車有房,個別的也都在體制內當上了處長,但是他們大多數,哪怕有3、5套房子,價值也抵不上上海一套房子。

至於我們80後,自然比不上這個70後前輩那麼幸運。但我的高中同學,大多數資產也都無法抵得過我在上海1套房。

而如今90後畢業來到上海的年輕人,別說有沒有錢買房子,你先得攢滿5年社保,才有資格買房子。

現實是如此奇妙,僅僅因為有的人留在上海,拼盡全力買了一套房子。

就是因為這套房子,資產就大大不一樣了。

當然很多人會說只有1套房子,你又不敢賣。只不過是數字上的資產而已。比不得銀行裡的存款那麼實在。

話雖這麼說,但是那也是資產。

這就是最近10年,不,最近5年,3年,在一線城市擁有一套房子帶來的不同。

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70-85後這群人當中,也有部分85-88年左右出生的人也在上海買了房子。

90年畢業來到上海一般都是2012年以後,先得滿足3年社保,輪到2015年他就買不起了。還有一部分85後的人來到上海,始終沒有攢夠首付。也就永遠錯過了這個機會。

而以後的人恐怕都不會再有這個機會。

如果時間足夠長遠,以後的人會感嘆70後和部分80後,尤其是75-85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真是足夠幸運,趕上了中國大發展的前段,趕上了在一線城市買房。

房子,就是房子。僅僅就是一套房子,人生大大不同了。

你說那些回到老家的人,他們有這個機會嗎?

當然也有一些回到老家的人,因為個人奮鬥,因為機緣巧合,可能創業,可能其它也發了財。但是這群人數量絕對是少數。不是主流。

所以,回到小城市老家的人和留在大城市的人,財富差距越來越大了嗎?差距就在於在一線城市有沒有一套房子。


梁鵬飛


不知道大城市什麼樣 我在浙江一個一般的地級市 國企 年薪15w 夫妻工資差不多 結婚父母提供一套房 後來又買一套 貸款用公積金還 又買一車30w 每月還3000 身邊的同事比我好的太多 很多都是全款Q5 x6 的 出國旅遊、香港購物等這些我小時候都不敢想的事情 現在是平常的事 十個人談論起來九個都去過 單位上背coach、mk是正常 背lv的也有好幾個 女同事化妝品基本都是skii 雅詩蘭黛之類 除了個別家裡本身不富裕需要自己購第一套房的 其他人都是2套以上房產 還有不少商鋪 生活很滋潤

我總覺得 小城市適合家境中等的 因為你在小城市可以享受閒適的生活 同時房價也合理 以中等的家庭存款你可以買房買車出境遊 如果你一股腦全買了一線的房 那你就得同時承擔高額房貸和養老壓力 那時候除了拼命加班工作你別無他法

我想大城市適合家境特別好或者特別不好的人 家境特別好 700w的房子買起來眼睛都不眨 這樣的人不管你在一線做什麼工作 沒有了房貸 月入5000生活也樂滋滋

家境特別不好的 反正怎樣都是沒有支撐 不如 出去自己闖一片天地 發掘無限可能了

不知道是不是理解偏激 畢竟我也沒呆過大城市 只是看我大城市有些同學 衣著普通 經常加班 集齊兩家老人的積蓄只買了郊區房子 上班時間2h起步 戶口就更加遙遙無期 所以有感而發

說到孩子 有時候覺得真搞笑 我們這邊父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 vipkids、名牌早教、進口玩具、大牌衣服 什麼最好給什麼 而大城市一同學家的寶寶 由老人負責帶著 爸爸媽媽上班來回就要四個小時沒時間多陪娃 還帶著老家娃娃都不再使用的袖套 腿上還綁了紅繩.............

所以 可能 你熱愛生活 善於發現美 那你在任何地方都精緻美麗 不管城市、農村 一線、四線......


仙居小楊梅


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區別,有很多很多,舉一個小例子吧:見識不同。記得老羅講過這個小例子,北京的四歲小男孩站在大街上,對來往的名車,一一叫出名字。一個來自小城市或者農村的博士後,在這個局部方面,見識不會超過這位北京四歲男孩。見識,與學歷沒有關係。所以,大城市與小城市的人,見識和視野,未來孩子的發展等等,獲取的資源怎麼能相比呢?

記得多年前,我遷居北京,孩子上學第一天回來對我說,爸爸,我覺得同學們都很牛啊。這個牛,未必是考試成績好,而是北京孩子見多識廣。有的小小年紀都被大人物接見,有的孩子已經出書了,有的科技小發明進入博物館,有的在國際上拿獎了。從小城市來的我孩子傻眼了。孩子每週都要去博物館、美術館轉轉,去北大清華校園裡轉轉,感受這種博大的人文環境和國際化的氛圍。這是小城市,父母給不了他的。因為,連我都沒有這個見識,怎麼給孩子呢?

當然了,大城市壓力大,幸福指數低,我覺的也是相對的。要看每個人追求什麼?你追求擇一城終老,小橋流水人家,歲月靜好,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你就不要羨慕大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你追求國際風雲,追求人生激盪,你就不要小城市的安逸和清閒。許多小城市的人,未必幸福指數就高,人情社會,抬頭不見低頭見,就那麼幾十個人,為幾十個喜怒哀樂,被幾個人折騰,你還擺脫不了,這種煩惱對有些人就不適合。

壓力大,是一把雙刃劍。壓力大,有人轉換為動力,有人被壓垮了。所以,抗壓力,因人而異。大城市,也不適應所有人。再說,中國這麼大,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擠到大城市裡。大城市的房價本身也排擠效應,否則,人人都來,大城市也承受不了。當然,也有許多國家,比如巴西土耳其等國家,90%的人口都集中大城市。在中國,這一現象不現實。所以,不能說大城市生活就比小城市就好。

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大。除了剛才講的見識,還有孩子的未來教育和發展,還有就業機會,還有收入的彈性,還有房產的增值空間。最後舉一個小例子:你在小城市,月薪漲到一萬已經是鳳毛麟角。但是在北上廣你可能年薪百萬。很簡單,小城市沒有這種大公司總部,薪酬收入沒有空間。當你年薪百萬的時候,一切問題都不算問題了。再說了,房子貴,你買了之後,十年之後,房產的增值遠遠地超越了小城市。你十年前花200萬買的房子,現在值2000萬元。你可以賣了到小城市,但小城市的人,就不可逆了。


職場火鍋


雖然我大學畢業後去了縣城這樣的地方上班、生活,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幸福指數要比那些在大城市裡面的同學要高。

1.工作.

現在的工作每天早上8點上班,中午有休息時間,下午6點下班,雖然時常有加班的情況,但是因為在小地方,所以工作壓力不是特別的大。

而那些在大城市公司上班的同學們,可能每天遲到還要扣工資,上班期間可能還有績效壓力。



2.金錢.

我現在的工資是每月3500,兩個人工資加起來再加上自媒體的話,一月收入過萬了,這樣的收入在小縣城是很不錯的了。

那些在大城市拼搏的人,可能做低技術的人,兩口子工資加起來過萬,但是在大城市裡面上班,房租、吃飯、坐車等花費是很大的,他們的壓力肯定要比我大很多。


3.房價.

小縣城房價在3000~4500之間,買100平左右的房子,使用房貸的話首付10萬左右,還款20年一月房貸是1500元,還款壓力不是很大。

而在大城市,二線城市基本上房價都過萬了,一線城市房價都是4萬以上的,就這位置還跟偏僻,很多同學可能在大城市打拼,但是那些在一線城市的人根本沒有勇氣說買房,而在二線城市裡面上班的同學,買的房子總房款基本上過百萬了,首付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4.婚姻、孩子.

在小城市裡面生活的話,可能娶媳婦兒,生孩子壓力也有,但是並不是特別特別的大。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話,娶媳婦兒生孩子簡直是天方夜譚,想都不敢想的。


饕餮視聽


我以前在北京生活,算是一線大城市了,經歷了房價的一次暴漲。

當時全北京都在像搶白菜一樣搶房子,我覺得自己還年輕,不著急,沒上心。

我哥有一天和我吃飯,聊到房子,勸我趕緊買,他沒給我講大道理,就說了一個小故事。

我哥有個同學,和他在同一個小區買了同一個戶型,連樓層朝向都一樣,挺巧的。不一樣的是,我哥的同學早買了 2 年,所以總價比我哥低了 30 萬。當時北京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大概是 3000 塊,也就是一年 4 萬左右。我哥說,你得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把這 2 年的漲幅賺回來?當時我的年薪是 15 萬,那就是說我得 2 年不吃不喝,才能剛好在 2 年後買得起 2 年前那套房子。等於,這 2 年我完全是白乾。

這個故事深深地刺激了我,一個月後,我就說服家人出錢,幫我在北京買了第一套房。


後來我因為工作原因,離開了北京,去了二線城市,或者說是準二線城市吧,廣東沿海某地。

我去了那裡租好了房,沒打算買。待了一週,我感覺有問題。租房的中介小哥跟我說,他準備轉去專門賣二手房,因為租房賺錢少。我說可是賣房也不容易成交呀,他說大哥,現在這裡的房子就跟搶白菜一樣好成交。

當時我的耳朵就豎起來了,我知道這種感覺啊,我在北京經歷過一輪了。北京那套房,我買了 3 個月就翻倍了,當時已經漲了 3 倍了,非常可怕。所以我當天回家就和家裡商量,我要在這裡買第二套房。

在北京工作的那幾年,我因為工資還可以,所以按期還房貸的時間還攢了一些錢,再湊上家裡的一點,換來了第二套房的首付。我在買房前看房的時候,當地的朋友一直勸我要慎重,不急著賣,看看行情再說。我沒聽。

我倒不是不信我的朋友,而是他們從小就在這個二線城市生活,根本沒見過北上廣深搶房是什麼場景,也對於房價能在一個月內翻倍的事毫無概念。所以我幹嘛聽他們的呢,他們又不懂啊。

我第二套房買了 3 個月吧(又是 3 個月),房價又翻倍了,到現在已經漲了 2 倍。北京那套已經從當時的 3 倍漲到了 5 倍。


我不想說房價是不是一定還會繼續漲,反正跌一半我也無所謂,跌到剩下 10% 我也無所謂,大不了我就自己住唄。反正我還的房貸和我如果租房的話交的房租是差不多的,所以我靠著工資攢下來的現金足夠我在失業後生活好幾年。


我想說的是,小城市由於人口沒有那麼大的聚集效應,所以並不會出現房價的井噴,因此小城市的人也不可能在過去二十年裡,理解中國經濟的爆炸式增長帶來的收入和支出變化。

人和人是因為什麼而產生差距的?是因為價值觀啊。什麼是價值觀,就是對於什麼東西有多少價值,有著什麼樣的判斷。價值,說白了就是錢啊。你心裡對於中國近二十年增值最快的資產毫無概念,在這方面毫無見識,那還和一線城市生活的居民談什麼價值觀啊。

沒有誰高誰低的意思,只是說沒跟上時代。

你說「我雖然在小城市收入少但房價低,也活得很好啊」,沒錯的,等你有一天生活小康了,發現「世界這麼大,想去看一看」的時候,你看看歐美旅行的物價會不會因為你來自不同的地區,就按你的工資水平給你打折吧。


用戶5824975172


首先問題中有兩個概念是需要定義的。大城市,在這裡默認為北上廣深。小城市,是指四五線城市,縣級市,縣以下。定義好兩個對象,這樣才好回答。



以我自己為例,今年30,在廣州買房安家,落地生根。我老家是廣東縣城下面的一個鎮,小學,初中在鎮裡面。高中在縣城。根本沒見識過外面的世界。2010年,上大學,到了大學才知道,我跟城裡孩子距離有多大,無論見識,視野,還是談吐,多才多藝……畢業後,我下定決心,我要跳出大山,就算砸鍋賣鐵也要在大城市買房,希望下一代有一個好的環境,好的起點。週末一家大小去酒樓喝茶,可以去澳門香港逛逛,上白雲山走走,去從化泡溫泉等等,我覺得挺幸福的。最簡單的例子,財富論壇琶洲召開,廣州燈光節大放異彩,我們能去現場看,對比小城市那些人,只能屏幕裡看,各類一線明星演唱會,我們能隨時去看,高鐵飛機方便,最新最潮產品,最新科技匯聚在這裡,我們能第一時間體驗到,我想這是最大的優勢。



結論,對於生活在鄉鎮,縣城的小夥伴,跳出大山,可以嘗試一下去城市裡闖一闖,努力一把,買個房,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下一代。希望能跳一個階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