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去過700個城市,秒殺99%的路人,你的朋友圈一定有這樣的戲精!

這兩天,一款名為“西瓜足跡”的小程序在朋友圈刷屏。人們選擇自己去過的城市之後,足跡地圖就會自動生成。

去過700個城市,秒殺99%的路人,你的朋友圈一定有這樣的戲精!

一下子,朋友圈裡冒出了一大批旅行達人,“踏足33個省區,707個城市,超越了99.9%用戶”者大有人在。惹得不少“吃瓜群眾”犯嘀咕,為何你們都走過千山萬水,唯獨我沒去過遠方?

只不過,數據很唬人,實則糊弄人。在這個小程序裡,去過哪些地方,全憑自己選擇,謊報、多報自然很隨意;地級市、縣級市並列在一起,很多城市還被漏掉了;超越多少用戶也不是計算得出,只是個大概的數值

……

說來說去,其根本談不上記錄足跡,不過是粗糙簡陋的數字遊戲,玩家們自娛自樂,沒必要太當真。

其實,曬“足跡”也算不上新鮮事。對很多人來說,曬早已成了一種日常儀式,幹了什麼事,不分享出去,就渾身不自在。當然,我們不否認這其中有真情實感,可“打腫臉充胖子”,“以演謀曬”的也確有不少。

一杯咖啡、一本書,發條朋友圈,點贊不斷,便自覺讀了萬卷書;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傳幾組照片,掌聲一片,便好似行了萬里路;名人去世,不管熟不熟,點幾根蠟燭,摘點隻言片語,便自詡情懷鐵粉……亦真亦假中,也鬧出不少低級笑話。

去過700個城市,秒殺99%的路人,你的朋友圈一定有這樣的戲精!

有人煞有介事曬泳裝照,稱正在墨爾本海灘曬太陽,一看時間南半球分明是大冬天;有人一驚一乍,撒嬌說在倒時差,一打聽只是去了趟東京……刷屏一波接著一波,猶如舞臺劇一般揭幕、謝幕,有人調侃,生活遠沒有朋友圈精彩。

一些人為什麼熱衷在朋友圈表演?娛樂、炫耀、攀比,可能兼而有之。

就拿“西瓜足跡”來說,甫一上線便傳播甚廣,恰是迎合了這些心理。簡單的地圖、直觀的數據,用戶藉此很好地宣示了“世界那麼大,我都去看了”,至於各種缺陷、漏洞,迷失在情緒中的人們怎會較真。

莎士比亞有言,“這世界是一個舞臺,我們都是演員。”這句話放在社交媒體時代,頗為貼切。在網絡世界中,人們展示自我的舞臺更廣、機會更多,也更簡單了,找個好景色,加上濾鏡,配點雞湯文,便能完成一次“自我包裝”。

去過700個城市,秒殺99%的路人,你的朋友圈一定有這樣的戲精!

分享、點贊、轉發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能被重視、被認可、被崇拜,久而久之,也不免讓人有一種自帶光環的幻覺,進而迷戀上“以自我為中心”的快感。

生活不在別處,表演換不來精彩。

英劇《黑鏡》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社交評分系統主導了人們的生活——獲得高評分受人尊重,評分低的將被人排擠;人們疲於應付“點贊”與“被點贊”,最終丟失了自我。

這一隱喻,值得我們深思。遠方到底在哪裡?不在朋友圈,不在鏡頭裡,而是在腳下。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才是應有的生活態度。否則就算走到天涯海角,也沒有跳出方寸之大的小圈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