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壓力過大的10種表現,你中了幾條?

來看看你是否遭遇了以下這些狀況:

1. 在工作日彷彿是被上緊了發條的鐘表馬不停蹄,但一到週末就渾身乏力,懶得動彈;

2. 常常感覺全身痠痛,尤其是肩頸、腰、臀、背等部位;

3. 很容易就出現腹瀉等腸胃不適的狀況,或者頻繁感冒;

4. 性慾明顯下降,無論是面對伴侶還是其他可能引起快感的刺激,內心(身體)都“毫無波瀾”;

5. 莫名變得特別喜歡吃甜食及各種高熱量的食物;

6. 習慣性拖延,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的事務,都總要是拖到“死線”(deadline)來臨前才著手處理;

7. 與他人相處時總是帶有攻擊性,敏感,很容易就把他人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言辭當做是對自己的責難;

8. 心裡感到很矛盾,一方面渴望獨處,對周圍人感到不耐煩;另一方面渴望被陪伴與傾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支持

9. 情緒波動很大,時常會莫名地大發雷霆;

10. “負能量”爆棚,整個人很消極,也總忍不住以負面的態度思考一切

如果你覺得自己最近,甚至是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上述多種狀況的話,你需要警惕,這說明你的壓力狀況已經值得擔憂了(Prevention, 2015; Segal, Smith, Segal, & Robinson, 2017)。

但並不是所有的壓力都會給人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並不是所有人在遇到類似的壓力情境時,都會受到同樣程度的打擊。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受到壓力的負面影響呢?

這其實主要與每個人應對壓力的方式有關。換言之,在“壓力”及“其對一個人所造成的影響”之間,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中間變量——這個人應對壓力的模式。

壓力過大的10種表現,你中了幾條?

四種應對壓力的模式

壓力的存在,從來都不是單純負面的。事實上,它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對存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人在受到威脅或刺激時,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會被激活,並開始釋放大量的壓力荷爾蒙。這會使得整個身體處於應激的狀態之下,此時,人的心跳會加速,肌肉會變得緊繃,血壓上升,呼吸變得急促,感官變得敏銳(Segal, et al., 2017)。

這種對壓力的應激反應使得人的注意力與精力得以集中,加快了人的做出響應的速度,在弱肉強食的時代,為自己的尋得一線生機(Stress Stop, n.d.)。這也被認為,是人類能夠在大自然的叢林法則下存活、繁衍下來的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社會大眾與研究者們都認為,人們在壓力狀態下會做出“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的選擇,或者投入戰鬥,或者轉身逃跑。近年來逐漸有研究者指出,除了“戰或逃”,人們還會出現兩種反應——僵死或服從(freeze or fawn)(as cited in, Heaney, 2017)。

在僵死或服從(freeze or fawn)的狀態下,與戰或逃時的反應不同。此時,血壓下降,行動與聲音都被抑制,看上去可能如同昏死一般(Schmidt, Richey, Zvolensky, & Maner, 2008)像在表示投降和服從,一方面人們可能因此逃過一些只對“活物”感興趣的獵食者的捕殺,另一方面當人處於這種僵死的狀態時,也有助於減少可能的失血量和痛苦感(Stress Stop, n.d.)。

在現代社會,這四種人體的神經應激反應被一直沿襲下來,成為人們應對壓力的主要模式(Reisinger, as cited in, 2017; Spiritual Self Help, 2017; Stress Stop, n.d.)。

1. 戰鬥(Fight)

在面對壓力時,一些人會進入戰鬥模式,比如,當一個人在遇到棘手的新項目時,Ta會不分晝夜地加班加點,一絲不苟地完成任務,拼盡全力地達成目標(Spiritual Self Help, 2017)。“戰鬥”的應對模式,能夠幫助人們化壓力為動力,最終戰勝困難,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2. 逃跑(Flight)

人們也可能在面對壓力時選擇放棄或逃離(Spiritual Self Help, 2017),比如,當一個新的職位充滿了挑戰和困難時,有些人就可能會主動選擇放棄這個升職的機會。儘管很多人總把放棄或逃離看的很負面,認為這是意志力不足、不求上進或懶惰的象徵,但其實有時候,“逃”能讓人避免在壓力面前過度堅持而屢屢受挫。

3. “僵死”(Freeze)

當發現眼前的困難過於強大時,兒時的我們可能會哭到昏睡,出現所謂的“斷片”,這就是我們在以僵死的模式應對壓力(Heaney, 2017)。成年後,這種“僵死”的應對模式則更多表現為一種“疲乏感”或者嗜睡,比如,有些人會在壓力來臨且尚未做出行動前,就感到疲憊。

不過,這種疲乏並不是一種逃避——它不是一個人主動做出的,而是被動感受到的。這種僵死的應對機制,“能讓人們感覺自己在壓力的情境中‘消失’了,就彷彿痛苦也隨之消失了一般”(Seltzer,2015)。

4. 服從(Fawn)

人們在應對日常壓力時,還會表現出對壓力源的“服從”,即向給自己帶來壓力的事或人妥協、尊崇或討好的安排。這在一些情況中,能夠幫助人們趨利避害,更好地達成目標。

現實生活中,壓力的來源可能是複雜多樣的,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需要根據具體的情境,靈活地運用不同模式來應對壓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減低壓力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Walker, n.d.)。

也就是說,當有希望戰勝壓力時,Ta需要全力以赴,為實現目標而爭取(戰);當堅持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時,Ta要能果斷選擇放棄(逃);當壓力過大時,可以多給自己一些時間休息(僵死);當自己感到不知所措時,Ta也需要和壓力源交流溝通,更好的瞭解壓力源(服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