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乾旱的時候農民抗旱澆地幹了一整天,為什麼到了晚上還要睡在井邊,而不回家睡覺?

用戶5667518535


乾旱的時候,農民抗旱澆地幹了一整天,為什麼到了晚上,還要睡在井邊,而不回家睡覺?

這個問題我有切身體會,所以想說上幾句。

我老家所在的膠東農村以種蘋果為生,至今我父母和我哥嫂仍然在從事這個行當。

各行各業都有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辛苦,種地也是一樣,箇中滋味只有農民才有最深刻的體會。當然種的東西不一樣,受的累也就不一樣。不瞭解的我不敢妄言,我就說一說這種蘋果。

現在大家對我們“棲霞蘋果”都比較熟悉了,但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那裡降雨一直不足,每年都要多次給果園澆水。

我小時候的情況還好,河裡有水,村裡的幾個水庫裡也有水,每家每戶都有柴油水泵,澆地還算方便。

可是這幾年的情況大不同了,天氣持續乾旱,陣雨量少用水量大,河床早就乾涸,水庫裡也沒水了。於是好多村民自發的僱挖掘機在河床裡挖大坑,挖坑價格很貴,一小時幾百上千塊。趕上泉眼好的一天能控出半坑水,夠澆一行果樹,運氣不好的根本控不出來水。

坑是在河床上挖的,果園離的近的還好,但大部分離的很遠。怎麼辦?幾家聯合,用水泵往果園裡倒。比如說水坑離果園四千米,一個水泵的揚程八百米的話,那就用五臺水泵銜接,銜接點挖個坑鋪上塑料布。一節管子一二十米,這鋪管子卷管子的活我沒少幹,彎著腰撅著腚,真能把人累趴下。

這麼大代價弄點澆地水,就怕萬一被別人給抽走了,所以不管白天晚上,水坑邊一直會有人守著,這也就是題主問題的答案所在。

這兩年有村民開始自己打水井,如果出水好自己地裡用不完也出售給別人,抽一小進多少錢。但請水井隊打水井造價較高,還不一定出水,所以也不是家家打的起的。這樣一來就有人排隊買別人的水。井也有抽乾的時候,也得等著往外控。於是有人排了號怕別人插隊,就日夜在井邊守著。

農民不易,希望能通過澆水這樣一個點對不瞭解農村的人有點滴啟示。

農民子弟,為農執筆。我是農墨,感謝關注!


農墨


“乾旱的時候,農民抗旱澆地幹了一整天,為什麼到了晚上,還要睡在井邊,而不回家睡覺?”

題主的一個問題,勾起了老農的心酸。城裡人不知農民苦,尤其是連逢數年乾旱的農村,種地人的苦累,真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完的。下面老農就來告訴你,為什麼地都澆完了,農民晚上還守著井不回家的原因。

1、自家井,怕被“偷水”。

這不是笑話,是真實在農村上演的事例。三伏天氣,正是需要充足水源才能保證莊稼茁壯成長的時候,按照老農的說法:“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澆完了這場水,若是不下雨,隔天就得澆下一場。

大旱引起水位下降,井裡存點水不容易,若是不看著,被人夜裡偷著先斬後奏偷著澆了他們自家地咋辦?覆水難收,知道是誰你也追不回來了。所以再苦再累,也得守住了井,與井同吃同睡看著。

2、幾家合用井,怕有臉皮厚的人插隊。

別怪農村人小心眼,地裡莊稼是一年的希望,關鍵時刻多澆一水,產量也許就增加個幾百斤。關鍵時刻掉了鏈子,被別人搶先了,莊稼缺了水乾死,擱誰誰不著急?幾家合力在地頭打的井,農村人很自覺地按次序輪澆,到了點兒必須換下家,一點也不通融的。

老農家裡也有片蘋果園,前兩年為澆水也是披星戴月,在地頭守了不知道多少次。種地的營生,收入與付出的辛苦完全不成正比。風調雨順了,不出力也有好收成(老人說的老天爺爺睜開了眼,讓老農民吃飯)。若是乾旱冰雹澇災輪換著上,怕是累死累活也要顆粒無收的。

總而言之,大家都守著井同吃同睡,心照不宣,彼此心踏實。農村人見慣了每年因為爭水澆地引起的爭鬥,能以這種方式保持大旱時期的和諧,不失為一種人人能夠接受的好辦法。所以寧可辛苦,農村人也不辭辛苦晚上守在井邊。


惠姐說三農


乾旱的時候農民抗旱澆地幹了一整天,為什麼到了晚上還要睡在井邊,而不回家睡覺?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講,這種情況真的是深有體會。乾旱對於農民來說都是毀滅性的災害,對於莊稼來說,如果連續乾旱不降雨的話,就沒有辦法生長,更別提產量了。南北方出現乾旱情況最嚴重的就是夏季了。春季普遍雨水較多,植物生長迅速,夏季是植物果實發育成熟的季節,是最需要水份的時候。

由於夏季天氣炎熱,內陸地區普遍降雨都比較少,如果遇到大旱,那麼農民的日子就很不好過了。我記得以前小時候,家裡種地的時候,長輩都是早上很早就出去,為水稻引水。

在我們當地水田的水一般都從水庫放下來的水,經過水渠流經各家的水田旁邊。但是夏季水庫水源缺乏,水蒸發量大,再加上農田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如果連續乾旱少雨,水庫經常都是低水位,為了能夠爭取有限的水,農民都是早上3,4點鐘就起來去田裡將水渠的水引到自家的田裡去,而且都是一直守著不離開,直到水田水差不多啦,才會離開。

雖然這看上去很自私,但是以前農民的主要收入都是靠種地,如果你不夠勤快,遇到乾旱季節,很有可能今年就沒有收成了。所以這麼做,也是無可奈何,乾旱的季節裡水資源有限,如果沒有水那就不可能有收成。以前農民經常為了水的事情吵架,有的甚至是大打出手。

有些地方,可能幹旱比較嚴重,村民們會組織打水井來抽水灌溉農田。大家集體出資打水井,在乾旱的季節裡,水庫裡的水根本不可能滿足的了那麼多莊稼生長的需求,因此打水井是必須要的。但是水井滲水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抽水的速度,水井被抽乾只能等水滲出來才能再抽。而村裡那麼多人家都要抽水,大家按約定時間輪流抽水灌溉,不管這段時間水多少,過了時間就換另一家。因此很多農民如果輪到晚上的時間,就只能守在水井旁邊,一旦有水就會立馬抽進自家稻田,如果你不守著,等時間一到,你還沒抽多少,就輪到另一家了。

在乾旱的季節裡,水真的變得特別金貴,有時候就算打水井都不一定有水,只能眼睜睜看著莊稼乾枯,農民的心都在流血。我見過太多以前農民為了搶水,大打出手的情景。大家為了生活,一改往日親切善良的微笑,臉上都是眉頭緊皺,在水這方面一點都不願意讓步,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