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大夢春秋073|晏子逃富:我不是不愛富貴,我只是怕死

慶封之亂結束後,齊景公姜杵臼大賞群臣,將邶殿(齊國大邑,在今山東省昌邑市西北)邊上的六十座城邑賜給晏嬰,晏嬰推辭不受。

高蠆很是不解:人人都想富貴,你為何不想?

晏嬰答道:慶氏之所以亡,就是因為他的城邑太多,慾望得到了滿足,整個人膨脹了起來;我的城邑不算太多,若加上邶殿之六十邑,難免會像慶封一樣膨脹,那樣距離逃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若逃亡在外,想主宰一個邑都不能;所以,我不受邶殿六十邑,並非不愛富貴,而是害怕丟了富貴啊!

晏嬰還說,富貴譬如布匹,布匹有幅,而富貴也當有限度,貪得無厭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大夢春秋073|晏子逃富:我不是不愛富貴,我只是怕死

生性謹慎的晏嬰不要邶殿六十邑,自以為可以從此遠離禍患,可是在吳公子季札看來,晏嬰現有的那些封邑,也極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公元前544年,季札在齊國見到了晏嬰。對於這位一見如故的兄長,季札難掩內心的擔憂,他勸晏嬰趕快把封邑和政權交還給國君,因為現在齊國的形勢一片混沌,國政將歸屬於哪個家族,尚且無法看出。季札認為,齊國的動盪遠未結束,諸卿族還將為爭奪政權而大打出手,在這種情況下,無權無封邑的人,才不會面臨危險。

季札的話,晏嬰深信不疑,當即通過田無宇,將政權和封邑交還給了國君。

正是這一舉動,為晏嬰進入政治生涯的巔峰鋪平了道路。在國君眼中,他是可靠的,忠實的,理當委以重任;在萬千尋常百姓眼中,這個身材矮小的人則是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他可以帶來安寧和富足;而在爭權奪利的諸卿族眼中,他是不具威脅的,不必刻意提防或者處心積慮去剷除——十年後,公元前533年,專權的欒氏、高氏擅殺群臣,驅逐群公子,田氏聯合鮑氏除滅欒、高二氏。齊國曠日持久的卿族之爭終於結束,在這一過程中,晏嬰分毫未傷,而且成為齊國之相。

大夢春秋073|晏子逃富:我不是不愛富貴,我只是怕死

山東臨淄,齊國故城遺址

只是晏嬰不得不無奈地接受一個現實:隨著齊國世卿高、國二氏的式微,執政大族崔、慶二氏的滅亡,以及公族欒、高二氏的被滅,祖上來自陳國的田氏強勢崛起了。如果說慶氏滅亡時,田氏得到了“一百車木頭”的話,欒、高二氏滅亡後,田氏得到的“木頭”已是成千上萬車——田氏迎回被逐出的群公子,竭力討好各公族,從而得到了齊國大邑高唐,實力陡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田氏的崛起,晏嬰早已看出。公元前539年,晏嬰在晉國見到了晉大夫叔向,兩人曾有一番感慨萬千的談話。

叔向問道:齊國現在怎麼樣?

晏嬰嘆息道:如今已是氣息衰微之末世,齊國恐怕要歸於田氏了;國君不知愛護百姓,百姓自然就歸附了田氏,因為田氏愛護他們;齊國公室原本有四種量器,即豆、區、釜、鍾,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四區為一釜,而十釜為一鍾;田氏所用之量器,與此不同,他們的豆、區、釜之容量皆增加四分之一,以五升為一豆,五豆為一區,五區為一釜,如此,鐘的容量自然也就加大;百姓向田氏借糧時,田氏用私家大量器借出,而以公室小量器收回。

晏嬰還告訴叔向,田氏售賣之貨品,價格都極便宜,從山上運到市場上的木料,價格不高於山上,出自海中的魚鹽蜃蛤,價格也不比海邊高。

大夢春秋073|晏子逃富:我不是不愛富貴,我只是怕死

《左傳·昭公四年》書影

田氏如此處心積慮地收買人心,齊國之君又在做什麼呢?晏嬰說:齊君不顧百姓凍餓之苦,只管橫徵暴斂,府庫中積蓄之物都生了蛀蟲;此外又屢用酷刑,斷足者比比皆是,以至於市場上鞋子不值錢,假腿卻十分昂貴;百姓苦痛,田氏抓住時機,多方撫慰,愛之如父母,而百姓則歸之如流水,想躲都躲不開。

最後晏嬰說:田氏的先祖鬼神們已經搬到齊國了,等著享用子孫有國之後敬獻的犧牲。

叔向聽了,黯然說道:齊國如此,晉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啊。

兩人相對嘆息,心緒茫然。

(《大夢春秋》073,待續。文圖原創,盜用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