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機油乳化 東風日產勁客“甩鍋”天氣

如果說本田發動機的機油增多事件是一場不斷擴散的“流感”,那麼東風日產的勁客機油乳化事件,則是一種針對特定DNA的“基因病”。

3·15將至,產品質量問題再次被聚焦。其中,由於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多款車型以及長安CS75相繼爆出的機油增多事件,使機油問題成為汽車行業內最為關注的焦點。

遊離於主流媒體的視野之外,東風日產的機油問題彷彿隱身一般。

3·15特輯 | 機油乳化  東風日產勁客“甩鍋”天氣

求是汽車發現,東風日產的機油問題並不突出,卻非常奇怪。車質網的投訴版塊中,在東風日產品牌下搜索關鍵詞“機油”,顯示的結果中,東風日產多款車型均受波及。軒逸、騏達、驪威、逍客、天籟等車型悉數上榜,其中,軒逸的投訴事件較多。

但在東風日產有關機油問題的投訴中,凡涉及“機油乳化”現象的,投訴車型都是勁客。

3·15特輯 | 機油乳化  東風日產勁客“甩鍋”天氣

在汽車之家論壇上,有關勁客機油乳化的討論也較為密集。有網友認為,氣溫低是導致勁客發動機機油蓋處機油乳化的主要原因。

汽油燃燒排出的廢氣含有少量水分,在過濾廢氣和循環的過程中,可能無法把水分完全清除,殘餘的水蒸氣會排到機油蓋處,遇冷凝結,碰到發動機轉動濺到機油蓋頂機油,短距離行車機油油溫不夠,就會在油蓋頂形成乳化。如果行駛距離較長,油溫升高,乳化現象就會得到緩解。

3·15特輯 | 機油乳化  東風日產勁客“甩鍋”天氣

求是汽車諮詢了專業維修顧問,得知機油乳化無外是兩種可能:一種是天氣冷,環境溫度過低導致的機油乳化,另一種是可能是防凍液滲入機油中,導致乳化。如果是後者,對發動機的影響將非常大;如果是前者,只要機油蓋處的乳化物沒有進入發動機內部,對發動機的影響不大,反之也將損傷發動機。

對於勁客的發動機機油乳化現象,雖然絕大多數人認為是氣溫過低導致,但有蘇州勁客車主投訴稱,在防凍液沒有滲漏的情況下,天氣還不冷,剛提車一個月,就出現了乳化現象。

目前,東風日產經銷商對勁客機油乳化現象的主流解釋是天氣問題。但是,為何東風日產其他車型不受天氣影響,則沒有一個相對官方的說明。

3·15特輯 | 機油乳化  東風日產勁客“甩鍋”天氣

有業內人士推測,勁客搭載的所謂“黑科技”,或許是機油乳化的罪魁禍首。

2017年初,東風日產導入日產全球的第三代發動機,首次推向市場的是HR系列自然吸氣發動機,該系列發動機採用了多種提升發動機排放和油耗性能的最新技術,並裝置在勁客身上。

在第三代發動機的諸多改進中,EGR排氣再循環系統成為勁客傳播的重要內容。

東風日產的資料顯示,EGR系統可以將一部分排氣經冷卻後引入進氣歧管再次燃燒,使排氣的再循環量在每一個工作點都達到好的狀況,從而使燃燒過程始終處於最理想的情況,最終保證排放物中的汙染成份最低。

目前,勁客是東風日產旗下唯一一款搭載第三代發動機的車型,其EGR排氣再循環系統是否導致了機油乳化現象,東風日產官方尚且沒有發佈任何結論。

3·15特輯 | 機油乳化  東風日產勁客“甩鍋”天氣

勁客莫名其妙的機油乳化現象,目前還不確定是否會產生群體性投訴事件,但勁客的市場業績,已經出現大幅跳水。

數據顯示,自2017年7月上市以來,勁客的銷量勻速上漲,至10月和11月已突破萬輛。本是銷售旺季的12月份,勁客的銷量卻下滑至7450輛。2018年1月份,更出現了36.5%的環比下滑,以4728輛的成績,在小型SUV細分市場中位列第17。

在上市後的短短几個月內,迅速經歷銷量的大起大落,勁客的未來也更加不確定。更嚴重的是,如果勁客的機油乳化“元兇”真的確定是其搭載的第三代HR發動機,對於東風日產的打擊,將更為致命。

3·15特輯 | 機油乳化  東風日產勁客“甩鍋”天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