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潮下,電子郵件會被取代嗎?

在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中,電子郵件是一項重要的發明。而在電子郵件發展史上,Gmail的地位舉足輕重。這項原本只是谷歌員工在閒暇時間開發的“20%時間項目”,而今已然成為電子郵件領域中的“霸主”。今天,谷歌Gmail迎來了自2011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界面更新。

與上次改版界面相比,新版Gmail的外觀採用了谷歌近幾年推出的Material Design(質感設計),某些按鈕也變得更加圓潤。Material Design是一種基於油墨和紙張的設計語言,追求佈局、填充、陰影等效果。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潮下,電子郵件會被取代嗎?

除了新增一些功能之外,Gmail還結合了人工智能,為用戶提供回覆建議,或是篩選出舊郵件提醒用戶處理。

在互聯網進入中國之後,電子郵件迅速得到青睞,併成為互聯網中的基礎設施。隨著門戶網站的興起,電子郵件成為了門戶網站吸引用戶的重要手段。而隨著社交軟件、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電子郵件似乎逐漸淡出了個人應用領域,轉而在企業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從表面上看,在這個通訊手段越來越多樣便捷的時代中,電子郵件似乎有些呆板,會令人擔心它是否會被其他通訊方式所取代。然而電子郵件有許多優勢是其他通訊方式無法替代的,並且在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

一、伴隨互聯網一同發展,電子郵件功能愈發重要

關於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如何誕生說法不一。一是《互聯網週刊》中刊載的1969年10月,計算機科學家Leonard K.教授發給他同事的一條內容為“LO”的簡短消息,Leonard K.教授因此被稱為“電子郵件之父”

第二種說法是1971年,美國國防部資助的阿帕網出現,參與此項目的科學家們卻無法將自己電腦中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同伴。所以麻省理工學院博士Ray Tomlinson將用於單機的通信軟件進行了功能合併,選擇“@”符號作為用戶名與地址的間隔,因為此符號較為生僻,不會出現在人名中。

不論是哪種說法,都可以推測出電子郵件約莫誕生於70年代。不過,它真正崛起卻是在80年代。主要原因是在70年代,使用阿帕網的人寥寥可數,網絡速度也僅為56Kbps標準速度的1/20。受網速限制,用戶只能發送簡單的信息而已。

到80年代中期,個人電腦興起,電子郵件開始逐漸普及。而到了90年代,互聯網瀏覽器出現,全球範圍內網民數量急劇上升,電子郵件也隨之傳播開來。

電子郵件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在中國。中國互聯網處於快速增長期,並且受到政策的重視。截至千禧年,中國網民約為2250萬人,每人平均擁有2.6個E-mail帳號。中國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電子郵件從簡單的通訊工具逐漸轉化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個人免費郵箱得以迅速成長。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潮下,電子郵件會被取代嗎?

當時微軟的Hotmail一套軟件要280萬美元,所以丁磊和陳磊華開始開發“分佈式免費郵件系統”,也就是1998年出現的首個全中文界面電子郵件系統163.net,並提供免費服務。當時日註冊用戶量2000+,僅僅半年就達到30萬,年底達到40萬。163.net在中國市場超過了Hotmail,免費郵箱使用率達60%以上。163郵箱積累的用戶與資源也為網易之後的發展及在電子郵件市場長達十餘年的影響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此,人們看到了電子郵件的發展潛力,許多服務商開始提供免費電子郵件服務,中國第一輪電子郵件浪潮掀起。除網易之外,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相繼進入該領域,引發了門戶網站之間的電子郵件“戰爭”。

2001年之後,通過擴容升級,電子郵件行業門檻提升,付費郵箱開始出現。時值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門戶網站開始積極探索廣告之外的商業模式,而電子郵件是一個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2001年,新浪將當時號稱最大的50M容量的免費郵箱降到5M,並推出收費郵箱。2002年,263突然宣佈全面推行收費郵箱,隨後2個月用戶數量縮減至59萬,只有收費之前的3%。2004年,雅虎將其免費用戶容量提升至100MB,一個月之後推出了250MB的免費郵箱,而付費用戶則可以將容量提升至1GB。當年9月,網易免費郵箱提升至1500M,雅虎中國則推出3.5G的免費郵箱。

與此同時,國外電子郵件服務商進入中國,對中國郵件市場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免費郵箱功能不夠完善,安全性也不是很高,難以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因此收費郵箱迅速積累了大批高端用戶。但此時互聯網尚處增長階段,這部分用戶總量不大,新網民需要培育,因此免費郵箱依然是主流。

隨著寬帶普及,互聯網用戶呈爆炸式增長,用戶除了對電子郵件的容量與安全有需求之外,細分特徵開始顯露,電子郵件行業也開始向多樣化發展。2007年,網易升級全部郵件系統,騰訊於同年將QQ郵箱服務擴容至2個G,AOL、Rediffmail、Yahoo都推出了不限容量的免費郵箱,Gmail、搜狐等也將免費郵箱擴容至2G以上。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3G業務發展成熟,促使三大運營商紛紛開通移動郵件業務。中國移動的139郵箱、中國電信的189郵箱和中國聯通的WO郵箱將手機郵箱的概念普及開來。這一階段的盈利模式仍缺乏創新,不過隨著互聯網逐漸成熟,市場發展趨於平穩。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上網用戶激增,雲計算迅速發展,手機終端成為首要上網工具。電子郵件在巨大的數據存儲空間和移動社交程序等基礎上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用戶體驗得以改善,針對性業務與渠道營銷活動效果更佳。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潮下,電子郵件會被取代嗎?

可以看到,電子郵件是伴隨著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並且走過了各個階段。雖然歷程比較曲折,但其生命力經久不衰。現階段,互聯網中微博、社交軟件、即時通訊等工具正大範圍普及,搶奪了大批個人電子郵件的用戶,電子郵件市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不過,由於電子郵件領域固有的優勢以及多年的累積,使其在短時間之內並不會被取代。

二、電子郵件受移動互聯網衝擊,但短時間內不會被取代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由於Facebook、Twitter等社交軟件和即時通訊工具的興起,在2012~2016年間,個人發送郵件的數量每年遞減3%~4%,而商業郵件的數量則以每年12%~13%的速率增長,總郵件通信數量每年增加7%~8%。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前許多通過電子郵件溝通的內容現在會以即時通訊或社交軟件替代,因為這些新興工具確實更加便捷。不過作為一種交流形式,電子郵件很難被其他交流方式所替代。

目前絕大多數的即時通訊工具是按時間組織的,而電子郵件則是按話題組織的。在許多人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時,如果使用即時通訊工具組群討論極易混亂。而電郵則不然,尤其是一個團隊需要討論多個主題之時,可以給不同的人發送主題不同的郵件,再由相關的人以轉發、抄送等方式跟進,則能夠保證討論有條不紊地進行。

另外,電郵中的所有文件都可保存到郵件服務器中。如需查找從前的某個主題,使用任何終端都可以完成,而即時通訊工具中想要查找歷史信息或在其他設備上同步內容是比較麻煩的。與即時通訊工具相比,電郵正是由於即時性不強,才更適合嚴肅的討論,在撰寫郵件的過程中,人會自然而然地被帶入深度思考之中。

如今的電子郵件是互聯網中的基礎設施,其所用的協議並非專有協議,所以在不同平臺中有著多樣化的客戶端。也正因如此,用戶不會被某一平臺和軟件所限。

此外,電子郵件的安全性更有保障。例如Gmail能夠確保全程通信加密,用戶郵件不會被輕易截獲。如果不信任郵件服務商,企業還可自行搭建郵件服務器。對於企業來講,管理者還能同時看到全部員工發送和接收的郵件,為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作為互聯網中的“元老”,電子郵件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過太多的挑戰。從短信、彩信,到QQ、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但這些工具無一不是中心化的,都需要依賴運營商。而電子郵件則不然,人們可以自己架設服務器設置域名,之後就可以開始收發郵件,這種溝通的特點對許多人與機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電子郵件固有的優勢之外,這個行業也在與時俱進。電子郵件通過引入第三方資源提供多樣化服務,從而增強自身的平臺化屬性。電子郵箱多與即時通信產品融合,如QQ與QQ郵箱、msn與hotmail、Gmail與聊天軟件Google Talk的整合、雅虎與SNS社區及C2C社區捆綁等。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潮下,電子郵件會被取代嗎?

另外,電子郵件的服務也逐步覆蓋用戶工作、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例如雅虎在2007年聯合中國最熱的七款網絡遊戲和五大遊戲服務商提供登陸服務。QQ郵箱從2007年起陸續推出了記事本、文件中轉站、語音郵件等功能。網易遊戲2008年推出新版本極速3.0,集音樂盒、理財易、客戶端桌面工具為一體,打造全方位網絡信息平臺。

可以看到,電子郵件的開放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包括營銷推廣的渠道能力、耦合的日程管理、通訊錄管理等能力,主動與第三方對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內容與應用。隨著新技術的成熟,電子郵件也正在與其他產品逐漸融合,因而這一行業仍具備極大的上升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