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東北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良好的用電環境是遼寧電力的傑作

東北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良好的用電環境是遼寧電力的傑作

東北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良好的用電環境是遼寧電力的傑作

近日,上海中遠海運工程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宏偉來到遼寧大連供電公司,特意送來一面寫有“為民為企排憂解難服務全局保障發展”的錦旗,並激動地說:“特別感謝供電公司高效的辦事效率,為我們紮根自貿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用電環境。”這不是電力企業第一次收到來自中國 (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客戶的錦旗。自2017年4月1日自貿區揭牌以來,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已累計收到錦旗、感謝信、感謝電話50餘次。一年來,遼寧電力堅持屬地化原則,要求屬地供電公司搶抓發展機遇,始終以客戶為中心,充分發揮電力的支撐作用,全面提升綜合實力、發展活力和服務能力,竭誠為自貿區打造一流國際化營商供用電環境。

架線聯網保障可靠供電

遼寧自貿區包括瀋陽、大連和營口3個片區,面積119.89平方千米,將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的新引擎。遼寧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自貿區的發展,入駐企業的用電需求大幅增加,對電能的安全可靠供應和服務的高效及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遼寧電力積極應對挑戰,在投資規模、投資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據瞭解,一年來,遼寧自貿區新註冊企業24829家,註冊資本3626.1億元,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為服務好代表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的瀋陽片區,瀋陽供電公司在原有供電網絡的基礎上合理規劃,深入排查網架薄弱點,以提升線路供電容量、加強線路聯絡互帶能力為目標,完成了10千伏線路升級改造、供電設備信息化升級等3項重點工程,新增配變容量9.6萬千伏安,新建、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85千米,供電可靠性達99.98%。

此外,瀋陽供電公司還按照“A+”區規劃原則,超前為瀋陽片區供電的66千伏變電所、各電壓等級線路、環網櫃建設實施規劃。其中,“十三五”儲備項目計劃22項,總投資5.25億元。預計到2020年,瀋陽片區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99%,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40分鐘,擁有66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7座。

“我們積極參與營口片區硬件升級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計劃的電網改造任務。”營口供電公司負責人介紹。營口供電公司根據營口片區負荷發展用電情況和線路入地形象工程的需求,多次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集中研討、實地調研,聯合考證周邊4座66千伏變電站,分析52條10千伏線路的走向和負載情況;因地制宜選取距中心較近、供電半徑滿足供電質量及日後發展需求的2座66千伏變電站和6條10千伏線路,一部分遷出片區,一部分改為電纜線路,切實保證供電質量;從供電可靠性角度,使2條66千伏科園變電站10千伏線路向片區延伸,與營口片區原有的2條10千伏線路形成環網,提高供電可靠性。

綠色通道 “一站式”服務

優質服務是供電企業的生命線。遼寧電力高度重視,要求屬地供電公司認真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為自貿區重點項目開闢綠色通道,積極打造特色服務,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一站式”優質供電服務。

大連片區佔地59.96平方千米,在遼寧自貿區中佔地面積最大、企業入駐率最高。面對發展契機,大連供電公司不斷拓展服務手段,搶佔終端能源市場佔有率。該公司由分管領導、部門主任擔任重大或重點項目客戶經理,優化業擴報裝流程,推進客戶經理“一崗制”,強調客戶經理為業擴項目第一責任人,最大程度壓縮接電週期。

2017年4月,在大連片區揭牌的第三天,全球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半導體芯片生產企業英特爾二期工程提出了臨時用電8450千伏安、正式用電約13萬千伏安的申請,並因建設工期需要,2017年5月10日前臨時電必須送電。面對以往需要3個月而這次不足1個月的工期,大連供電公司啟動了全業務綠色通道。“英特爾臨時電屬於66千伏雙科變電站的供電範圍,需要15座箱式配電站。如此大的臨時用電容量,平時都很難擠出容量供電,更別說是用電高峰期了。”負責該項目的生產經理張軍介紹。該公司通過多方協調,最終制定了最佳臨時方案。目前,該公司共為91戶10千伏以上客戶提供了業擴報裝服務,報裝容量36.89萬千伏安。其中,75戶已順利投運,新增供電容量9.9萬千伏安,業擴報裝提速37%。

營口供電公司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嚴格首問負責制,根據客戶要求責成專人考察用電環境,設計用電線路,限時辦結用電需求;安排專門客戶經理“一站式”服務,及時告知用電事項並溝通滿意度,同時在營業廳設專區接待,落實客戶經理從受理到辦結的“一口對外”承諾;定期走訪客戶,通報電力供需形勢和相關服務信息,聽取服務意見和建議,跟蹤處理和答覆客戶問題。

高端智能 打造新型服務舉措

在打造堅強電網等一系列“硬實力”的同時,遼寧電力還為自貿區客戶提供“軟服務”,積極創新高端智能化的新型服務舉措。

瀋陽供電公司結合瀋陽片區發展實際,建設了集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可視化為一體,將“大雲物移”等新興技術與企業業務深度融合的智能供電服務機構——自貿區供電所。該供電所打破了傳統的窗口填單辦理模式,所有業務均為線上辦理。客戶利用App客戶端,按照系統提示就能輕鬆完成電費繳納、業擴報裝等辦電業務。線上辦理業務操作簡單、便捷,杜絕了人為誤填與重填的現象。客戶提交用電申請後,系統會隨時反饋辦理進度,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目前,該供電所累計接待客戶6000餘名,線上辦理業務1500餘次,省去手續環節2400多次,為客戶節約時間11058小時,客戶滿意率達到100%。

4月27日,自貿區供電所運檢班班長趙國煜校驗10千伏藝術線智能分佈式配電網自動化功能。該功能可以不經過配電主站,通過配電終端之間的通訊,在最短時間內判斷並切除故障,並自動恢復非故障區域的供電。這是瀋陽供電公司創新應用營配合一“搶派單”的高效化、智能化供電服務模式帶來的成果。

據瞭解,這種服務模式與滴滴打車系統相似,是由後臺收取與派發任務的工作任務平臺和手機App終端組成。該模式工作任務平臺會分別形成兩類工單,一類是專業性或針對性較強的派單任務,平臺根據任務所需的專業派發給相應的專業人員;另一類是可以獨立完成的搶單任務,系統根據實際將任務按照等級分為5類,並用不同的顏色區分,若任務無人搶單,系統則自動轉入就近派單模式。在任務工單生成後,工作人員可根據實際使用手機App終端接單或搶單。自“搶派單”模式推行後,該公司搶修人員平均到達現場時間縮短30%,任務受理後轉為工單推進,後臺實時跟蹤,業務處理時長縮短40%。(張寶廷 張愛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