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康佳作為家電製造的老匠人,如今連一臺彩電都不能讓顧客滿意了;金立的手機廣告越來越少見到了,但傳言營銷費的投入大到令人咋舌;夏利,一個具有傳統情懷的企業,懷揣著往日輝煌的回憶昏昏欲睡,終於沉澱了……事實證明,美好與殘酷並存。在美麗的人間四月天裡,前途的未卜與命運的交替轉承顯得格外搶眼。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新時代商業報道 | 冥王

即將過去的四月,對中國的老牌製造業而言,並不美好。

康佳賣地後,又瘋狂開啟了轉型模式,興於轉型死於轉型,不知道這一次康佳的轉型是否對了?

金立手機,作為國產老牌子,曾經在國內市場上也風光無限。但近幾年,大家似乎只看到金立的廣告,卻很少見到金立手機的真身。是瘋狂拓展海外市場,還是瘋狂投資營銷,還是多產業投資所致?金立迷途,一時難解。

夏利的停產是意料之內的事。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顯得震驚剋制。作為最早的國產汽車製造企業,夏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秉著傳統的情懷優勢,夏利的“雪藏”也許是起死回生之計。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今日之康佳也非昨日之康佳。

康佳,中國傳統制造企業曾經的天之驕子。他的誕生結緣於天時地利人和。1979年中港合資的“廣東省光明華僑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在深圳被一幫年輕的勢力刷新,1980年5月21日以KONKA康佳為新名重生,從此,躋身中國家電品牌之列。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想當年,“華工三劍客”之一的康佳總裁陳偉榮是何等意氣風發,雄心勃勃。康佳先後在東北、西北、華南、華東、西南等區域建立五大彩電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臺,實現了銷售額破百億的目標。

難忘1998,對陳偉榮也一樣。那一年,康佳已經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那一年,在彩電銷售額上首次擊敗長虹,名列中國電子百強榜第四;也是那一年,陳偉榮傾情於康佳管理體系與文化建設,他創造出"嚴、新、快、全、情"的管理特色以及"我為你,你為他,人人為康佳,康佳為國家"的康佳文化。

然而,時代的鉅變與經濟的斷裂也在那一年悄然而至。此後三年,康佳虧近7億元。2001年,陳偉榮辭離康佳,成為“華工三劍客”中第一個離開彩電行業的人。一代梟雄去,康佳必然芳華損。

不過,也是這一年,另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電商圈目前最年輕的總裁周彬剛剛步入康佳,即將開始自己漫長的十七年總裁奮鬥之路。

此後十年間,雖然康佳經歷了管理層變動,技術止步不前等潛在危機,但本著傳統制造業良好的根基,倒也過得風生水起。據統計2003年至2007年間,康佳彩電連續5年位居彩電銷售榜首。

正英姿風發,怎知灰飛煙滅時?2015年,康佳淨虧損達12.57億元,遭遇了歷史上最大的虧損。其實,康佳這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哥已經連續六年來虧損不斷,有媒體稱這段時光為康佳“失去的六年”——內人事動盪外技術落伍,再加上朝三暮四,多領域投資,康佳危矣。

2017年,周彬從數十名競聘高管者中脫穎而出出任總裁。 人事上的穩定,也讓康佳終於痛定思痛,改頭換面。康佳不再顧及以前的貴公子形象,華麗變身,成為“千面舞郎”。他把地皮變現,拿著鉅額資產打造行頭成功步入資本舞臺,牽手上汽、榮威、阿里等名流開始一場又一場好看的“舞約”。他在多個領域(互聯網、節能環保、地產、新能源等),與多家知名品牌達成輕合作。

2017年末,在世人的眼中,康佳已然成為了一個“不務正業”的公子哥,他一方面剝離家電製造等重資產業務,另一方面貿然進軍互聯網的投資市場,業內誇他勇氣可當,不過有人也認為過於冒進。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的確,一改往日老牌製造業的成熟穩重,年近四旬來賣俏。就康佳的轉型策略而言,且不說風險,就資本的穩固性與持久性而言,康佳能否支撐得住?

快四十歲的康佳,從今年的頻繁出場來看,確實年輕時尚了不少。但昔日王者貴氣歸來,是靠一時的跟潮“衣裝”效果,還是經歷時事後真的學會了前衛與創新?

一切靜待時間來證明。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就在今年四月裡,康佳集團滿血復出,不僅推出智能電視,更在香港環球資源展上展示了具有多款主流核心智能終端的康佳手機。開拓手機市場,康佳似乎一直在躍躍欲試,磨刀霍霍。但此舉是否可行?未免讓人疑竇。

因為就在距離康佳集團4.5公里的地方,人心正惶惶。

也是在這美好的人間四月天裡,金立總部開始裁員,裁員比例為50%。

金立正在生死存亡之際

令人驚疑的是,與康佳相比,金立年輕得多。但正是這個16歲的年輕企業,在瞬息萬變的手機行業,堅守了16年,熬走了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等大哥,成為了手機市場上唯一一個從最早期發展而來的品牌企業。

這一切的輝煌與慘淡還要從一個熱愛圍棋的商界精英說起。2002年9月,因涉嫌走私在監獄蹲了半年的劉立榮,出獄後果斷辭去了廣東金正集團副總裁的職位,在而立之年即將到來之時創辦了金立。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金立年輕奮進。以科技立身,以品牌建設為目標。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使產品暢銷海內外。2010年9月,金立手機月產量突破100萬臺。

金立也少年持重。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被稱為是“手機圈裡圍棋下得最好的”,用他自己的話說,讓三子從來沒輸過。

劉立榮的霸氣也體現在商戰上。創業初期,發改委的手機牌照下不來,金立面臨八九個月不能生產的巨大風險。劉立榮靠著自己的信譽和智謀,順服比亞迪和怡亞通兩大供應商的老總,延緩繳納貨款日期,加緊拿到牌照,最終轉危為安。

金立出奇制勝,轉敗為勝的例子還有不少。10年前的功能機時代,很多耳熟能詳的品牌在功能機轉型期都被刷掉了。剛開始,金立和所有的手機制造商一樣,策略失誤,損失幾個億。後來金立巧用營銷戰略,通過電視廣告和購物轟炸,消掉積壓的庫存,硬是在死亡線上掙扎著活下來了。

或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成功經驗,才導致此次金立在營銷上的過度投入。但據知情人士分析,這或許只是原因之一。

劉立榮是圍棋業餘七段,經常神秘出棋。比如2006年他戰略佈局海外市場,建立自主產銷體系,開拓東南亞及東歐等地區市場,從此鶴立海外數十年。再比如,2016年與2017年,金立逆勢而行,在大多數企業變賣資產時,金立卻加大非主營業務的資產購置,置地建廠,買股投資。

只不過劉立榮的後一個佈局,外人看不明白。可能他自己身在其中,也似懂非懂。金立資金危機爆發的前一天,他還興致勃勃地出現在商界棋王的賽場上。

金立資金鍊斷裂,供應鏈困難,2017年底,就有人預言它“活不過2018”。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一時間,謠言四起。有人說“劉立榮賭博”,有人說“金立營銷投入過猛”,有人說“金立投資失敗”……

其實,金立的境遇,手機制造史上活例不少。夏新當年資金鍊斷裂,後與各方無法達成價格協議,破產清算;波導手機在入股南汽之後,節節敗落……

雖歷經坎坷,但都難逃一死。這一點劉立榮很清楚,他很明智地說“金立不會去和別人比風頭,比光鮮,也可以說金立是不爭朝夕只爭長久,我們只會和別人比誰活得更長。”

目前,金立已經開始全面自救。引入合作伙伴,確保生產與銷售;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當然,也包括裁員,控制成本。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除此之外,金立持續發力海外市場,4月26日,金立於印度舉辦手機新品發佈會。在金立的“福地”,金立再造奇蹟也未可知。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與金立相比,另一個國產老品牌翻身的可能性就小的多了。

夏利的停牌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即便如此,“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也不免為之驚惋。

1968年,夏利誕生,生逢朝時,中國的汽車行業當時剛剛起步。

夏利雖然定價高達10萬,但依然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奢侈”品牌。十多年前,夏利與大眾桑塔納2000、大眾捷達、雪鐵龍富康並稱四大金剛。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曾經的夏利,連續18年佔據國產汽車銷售寶座,堪稱“國民轎車鼻祖

。有人曾這樣形容當年的夏利“遙想天汽當年,夏利熱銷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面的灰飛煙滅。”

而如今,夏利資不抵債,鉅虧停產。公開資料顯示,夏利資產總額為49億元,負債總額為48.1億元,淨資產僅有8831.2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8.2%。

3月18日,天津一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平表示“夏利品牌有著深刻的傳統烙印,與現在的汽車市場需求發生了一定的背離。所以,我們選擇將其放置一段時間。所以稱之為‘雪藏’更為合適。”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的確,夏利代表著一種傳統,一種情懷。在中國經濟剛剛起步時,夏利以其精準的市場定位,高端的技術引領汽車行業發展。80年代,夏利是遙不可及的夢想;90年代,7-8萬的夏利是無數家庭奮鬥的目標;21世紀初,夏利廣銷,風華正茂時,夏利銷售累計突破100萬,也就是說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然而,十年過去了,夏利成為了邊緣的廉價車……

戰略上不求進取,技術上停滯不前,品牌定位上一成不變,這樣的企業不是被對手幹掉就是被時代拋棄。

康佳斷臂、金立折翼、夏利休克……老牌製造商能否絕地求生?

也許這樣的結局,夏利早自知。

4月20日一汽夏利的公開回應可見端倪。“關於核心競爭力”公司是這麼說的:

公司作為多年從事整車生產、銷售的企業,積累並具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優勢。但是,公司也存在對國內汽車市場認識和前瞻研究不夠,自身產品開發、營銷能力和意識、品牌塑造能力不強等問題,導致近年來,在經濟性轎車市場快速萎縮的背景下,公司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步伐未能跟上汽車市場消費升級快速變化的需求,公司產銷規模、盈利能力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主營業務利潤處於虧損的狀態。

康佳極力轉型,金立內外開拓,夏利閉關修煉……國產家電、國產手機、國產汽車,在時代的翻流復湧中生存,老牌製造商可謂上下求索,步步驚心。

這是個充滿著不確定性的時代。對企業而言,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我們所熟知的諾基亞,金星電視機、水仙洗衣機、小霸王遊戲機等,極盛之後快速隕落。“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若沒有過硬的“強身”之道,勢必會被時代所拋棄。

畢竟,這快速翻轉的歷史車輪,不會為任何力量鉗制減速,更別提停留。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於結束了粗放式發展的老牌製造業而言,戰略佈局、技術支撐以及市場把控等能力越顯重要。

要想走得穩,活得久,不僅要時時追趕時代步伐,還要觀天看地,迎風破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