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第121回:陳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第121回:陳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谷園講通鑑》第121回講了陳湯滅北匈奴誅殺單于的故事。也講了一些相關的話題,華夷問題。

內容節選:

然後,一晃,七八年過去了,就到了公元前36年,很多人都已經淡忘了谷吉的這筆血債了。

不過,有一個人記著呢。這個人叫陳湯。

這位陳湯,算是個有點爭議的人。

他本來是個文人出身,

少好書,博達善屬文。--《漢書*陳湯傳》

從小喜歡讀書,博學多才,寫得一手好文章。

可是呢,他的品行不啥地,

家貧匄貣無節。--《漢書*陳湯傳》

他是那種窮造的人,本來家境一般靠下,那就節儉著過日子唄,他不,花錢大手大腳,今個跟這個借,明個跟那個借,借去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還。

這種人,太討厭了啊。

所以,

不為州里所稱。--《漢書*陳湯傳》

在他家鄉的口碑很差,不受人待見,人見人煩。

陳湯怎麼辦呢?他一梗梗脖子:好,你們不待見我,是吧?我走。老子非得出人頭地,讓你們看看!

於是,他離開家鄉,到了長安,真就混了個小官吏。幾年後,他又結交了一個好朋友,一個貴人,就是張安世的孫子張勃。

張勃很欣賞陳湯:這人有材,好!

正趕上,漢元帝下詔,

詔列侯舉茂材。--《漢書*陳湯傳》

就是讓所有有侯爵的人,可以向朝廷舉薦一兩個吧優秀的人才。這是西漢察舉制的一種形式。當時應當是叫舉秀才。班固寫《漢書》要避光武帝劉秀的諱,所以不叫秀才,改叫茂才,“詔列侯舉茂材”。

張勃是有侯爵的,他繼承了張安世的富平侯,於是,他就舉薦了陳湯。

按照貫例,接下來,陳湯就能做個縣令什麼的了,就能真正去主持一方政務了。作為底層出身的他,這一步要是弄上,絕對得說是出人頭地了,實現人生夢想了。

陳湯此時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啊,因為我也是基層的小公務員嘛:啊,我要當縣長了!肯定是非常激動,非常興奮,晚上睡覺都睜著眼,盼著組織上來考核,然後去上任。

可就在這時,噩耗傳來。他老父親去世了。

按當時的法律,陳湯就得立即回家奔喪,然後在家守孝三年什麼的。

那樣的話,這個縣令可就泡湯了。

想想家鄉人那無數的白眼相加,陳湯一狠心:爹啊,您老人家走好吧,我不回去奔喪了。我假裝沒這回事。

他一點也沒聲張,繼續沒事人似的,在長安等著上任。

結果,怎麼著呢?

結果,就被人告了。不但這個縣令沒弄上,還進了監獄。

張勃也受牽累:你舉薦的這是個什麼人啊,你這也太不負責任了。罰!削戶二百。把你侯爵的封地削掉二百戶。

弄得張勃挺鬱悶,可能身體本來也不好,不久就死了。

人說,死了,死了。這人死了,什麼問題,就該都了了。是吧。

沒了。還沒完。侯爵死了,得定個諡號。

給張勃定個什麼諡號呢?

大臣們一商量,就看張勃舉薦陳湯這樣的敗類,親爹死了都不奔喪的。這樣的敗類,他都舉薦,可見他有多迷糊啊。那就叫“繆侯”吧。諡法曰:

名與實爽曰繆。--《漢書*陳湯傳》

看個人你都看不準,名實不符,真是有辱你祖上聲名,叫繆侯。

古人這手諡法,挺絕的,中國人最重身後之名,要想保得身後令名,身前就得處處留心啊。

另外,也可見西漢官吏管理之嚴格。

然後,陳湯怎麼著了呢?

陳湯在監獄裡也不關了多久,史書也沒細講,咱就書說簡短吧。

後來,陳湯出獄,又東山再起,終於做了官,一路就做到了西域副校尉。

就是西域都護府的二把手。

一把手叫西域都護騎都尉。

當時陳湯的一把手叫甘延壽,也是能人,軍人出身,做過羽林軍,

投石拔距絕於等倫。--《漢書*陳湯傳》

扔石頭,跳高跳遠什麼的,都沒人能比得了他,又有力氣,身手又好。後來,這位甘延壽被一路提拔,做過遼東太守。又做了這個西域都護騎都尉。

公元前36年,陳湯和甘延壽一塊到西域都護府上任,之後,兩人都很能幹,都很盡職,跟西域各國的關係都協調得很到位,可以說是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域各國的控制,對西域的整個戰略形勢,他們也都有很深刻清晰地認識。特別是陳湯。

《漢書》說陳湯:

為人沈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漢書*陳湯傳》

前面咱說了,他從小就好讀書,博學多聞,而且得說是有豪傑氣質的,是不為貧窮和規矩所束縛的,有膽氣,有謀略,有建功立業的志向和追求。平生走到哪個城,哪座山,哪條河,他都要登高望遠,居高臨下,觀察一通。

幹嘛呢?他就是預想一下,將來要是在這裡打仗該怎麼打,幹事業怎麼幹。

所以,陳湯到了西域之後,工作了一段時間,各方面的情況都熟悉了,都掌握了,他就發現一個問題,有了一個想法,一個驚人的計劃。

有一次,他就這個想法跟甘延壽說了:老大啊,有個事,我想跟你念叨唸叨。這個北匈奴郅支單于,可是咱西域的一個心頭大患啊。西域這些國家,本來都是臣服匈奴的,都怕他。這幾年,他跟康居綁在一塊,好幾次打烏孫,欺負大宛。咱得管!

咱不能光瞅著了。咱要是不管,烏孫、大宛早晚得被他們拿下。那樣的話,用不了幾年,其他西域小國,可能也都得讓他們禍禍嘍。那咱這個西域都護府可就立不住了。

甘延壽說:嗯,有道理,這個,那你看,咱該怎麼辦呢?

陳湯說:我看怎麼辦?我看咱就涼拌了它,滅了它就完了。據可靠情報,郅支單于的北匈奴現在其實只有三千多人,而且,他們那座城也不咋地,他們築城是外行,守城能力一般。咱乾脆發動咱屯田的將士,聯合上烏孫等國的兵力,給他來一次突襲。

郅支單于他肯定以為離著咱長安遠,咱大漢朝夠不著他,不會來打他。他想不到,咱們會從西域調兵去打他,肯定沒有多少防備。到時,他守城守不住,跑也沒什麼地可跑。

(此)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漢書*陳湯傳》

好!甘延壽聽了也很興奮:咱要是幹成了這個千載之功,那可太露臉了。幹!不過,這個,這個,這麼大的事,事關重大,咱倆做不了這個主啊,咱得好好寫一份奏摺,請朝廷來定奪,咱再幹。

陳湯一撥拉腦袋:別,老大,別,這事要請示朝廷那幫官老爺們,準黃。

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漢書*陳湯傳》

這種奇謀良策,他們那腦子,不可能認可的,肯定給咱否了。乾脆咱就給他來個先斬後奏!幹了再說。

甘延壽一啜牙花子:這個,嗯,我再考慮考慮吧。

陳湯:好吧,你想想吧,咱得抓緊時間。我回去,聽你信吧。

然後,一晃好多天過去,甘延壽這邊,沒信了。

陳湯就急了。當時正好是甘延壽生病,在寓所養病,整個西域都護府的工作,陳湯全權盯著。

陳湯一琢磨:得了,老子自己幹!

於是,他“矯制”發兵:奉我大漢皇上聖旨,我們要發動軍事行動,西域各國軍隊和我漢朝屯田將士,即日整裝,準備集結出發。

陳湯就私自以皇帝的名義,調集各國軍隊,要組成聯軍。

漢朝自己的屯田將士們,很快就都集合到了都護府駐地,這就要出征了。

這動靜就老大了。

甘延壽這才知道,急急忙忙從寓所跑來制止:陳湯,你這是幹嘛呀,你有什麼權力調兵出征啊,你得到我同意了嗎?朝廷批准了嗎?你......

他這指著陳湯的鼻子還要罵。

陳湯啪地一拍桌案,滄浪一下就把佩劍拔出來了:住口!甘延壽,

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漢書*陳湯傳》

大軍已經集合待發了,你小子要擾亂軍心,敗我大事嗎?!

把甘延壽嚇了一哆嗦。一看陳湯,殺氣騰騰,眼睛瞪得溜圓:這個,啊,嗨呀,老湯啊,彆著急,彆著急,別衝動,我就是來看看,好!這事兒,我贊成,那天你跟我一說,我不就同意了嗎,好,咱一塊建功立業!

甘延壽心說了:我還是情商高點吧,這小子真瘋起來,把我殺了,也不新鮮。

於是,兩人一塊,組織聯軍,

漢兵胡兵合四萬餘人。--《漢書*陳湯傳》

一共四萬多兵力,兵分兩路,

......

如果您還沒看,或者沒發個評論,請點下面的“閱讀原文“,可以跳轉到愛奇藝視頻播放的頁面。

另外,歡迎在愛奇藝節目下方“打賞”,或者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打賞”,謝謝!

第121回: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谷園大眾國學智慧書系列

第121回: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吃透曾國藩》:濃縮曾氏智慧的精華。

《人生四書》(修訂版):融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儒家智慧總結。《簡易經》:史上最簡明易懂的易經智慧。《這才是戰國》:《谷園講通鑑》的戰國部分,中國歷史最智慧的一段。

《谷園講通鑑》的秦漢部分,中國歷史最霸氣的一段。

看完以上五本書的朋友,可以加入谷園學習社,與谷園隨時做微信交流。

第121回: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