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江蘇新任市委書記和市長們:定什麼調,亮什麼劍

今年4月中旬,江蘇對徐州、泰州、宿遷等多個城市的黨政主官崗位進行了集中調整,加上2月份進行的部分變動,江蘇13個市中有九個市的書記和市長進行了調整。

他們中,有從市長就地轉崗為市委書記,更多的則是異地調任模式。

如今,他們履職時間已經滿月。這一個月,“外來幹部”們往往忙著廣調研,熟悉地情。同時,在江蘇省委“解放思想大討論”的背景下,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醞釀著契合當地實際、又立足於未來的跨越式發展新思路。

新的主政官會如何“開局”,燒出的“第一把火”會是什麼,外界頗為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根據當地官方媒體的公開報道進行梳理,總結了一些共性特徵和個性特點,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不同官員的施政思路和風格。

定調發展:未來的路怎麼走

“泰州地理位置居中,但思想不能居中;發展處於均線,但標準不能是均線。”

這是新任泰州市委書記韓立明,在5月6日全市黨委中心組學習會上說出的一番話。克服“中游心態”,這是她上任後多次提出的基調。

在這位女書記看來,泰州要在思想和工作層面要實現三個躍升,即跳出“城河思維”,跨過“長江天塹”,激活“大海基因”。

具體而言,要從思維上跳出“舊城河”,跨過長江融入蘇南,以及需要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胸襟氣度去擁抱世界、迎接未來。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履新常州市委書記的汪泉,則在上任後多次提及常州“明星城市”定位,並提出要“充分激發常州作為改革明星城市的動力和活力”。

“常州過去發展得益於科技創新,未來發展仍然要靠科技創新打開新局”,他在上任後不久舉行的重大項目增效年動員大會上,點出了常州未來打開局面的關鍵。

連雲港新任書記項雪龍,更是以一種在外界看來有些振聾發聵的方式,警醒連雲港幹部,指路港城發展——要“後發先至”。

4月初,連雲港舉行“高質發展、後發先至”動員大會,項雪龍用數據全面點出連雲港發展嚴峻形勢,並直言連雲港在區域競爭中已經處於非常被動的位置,“沒有任何退路”。

“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動於衷,甚至麻木不仁”,項雪龍直言不諱,加快發展、奮起直追是港城唯一出路。

“外來幹部”忙調研

廣泛調研,熟悉地情,是幹部異地任職後的“常規動作”。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新任主官們在上任後一個月內,基本將下轄縣區都“走”了一遍。

宿遷市委書記張愛軍於4月中旬履新後,先是馬不停蹄對市委宣傳部、組織部、政法委等黨委重要職能部門進行調研,後前往地方熟悉情況。

代市長王昊比張愛軍到任早近兩個月。他首先專題研究了生態經濟示範區建設工作。2017年江蘇省兩會期間,宿遷被賦予“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發展定位。

據《宿遷日報》報道,張愛軍地方調研首站選擇了洋河新區,並在洋河股份和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而王昊專題調研經濟工作的首站,同樣放在了洋河股份。

洋河股份是宿遷納稅“第一大戶”。用王昊的話說,之所以把洋河作為首站,不僅因為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也因為這裡寄託著百萬宿遷群眾的情感,更因為政府要大力支持洋河股份做大做強。

南通市代市長徐惠民將外出調研第一站放在了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蘇通科技園區。曾擔任崑山市委書記和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的他,精研“園區經濟”。

鹽城市下轄3區5縣1市。出任鹽城市代市長後,曹路寶在一個月內走了個遍,跑得勤快。曾在南京市老城區長期主政的他,每到一處必談城建,並屢屢提出“緊湊城市”、“精明增長”。

“高規格”帶隊外出考察

由徐州市長就地轉崗市委書記的周鐵根,履新後並沒有立馬深入縣區調研。對徐州已有全面認知的他,瞄準了城市整體格局的提升,率領徐州市黨政代表團,赴外省的多個明星城市考察。

5月5日至9日,由市委書記周鐵根、代市長莊兆林帶隊的徐州市黨政代表團赴外地考察。他們先後去了鄭州、成都、深圳和東莞這四座城市,來回飛了4000公里。

在這四座城市,徐州市黨政代表團先後考察學習了地方建設中心城市、城市規劃建設、開放創新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澎湃新聞注意到,和過去前往蘇南、山東考察不同,這一次,徐州瞄準學習的對象都是國內重要中心城市,這被當地官方解讀為“眼光高了、眼界寬了、格局大了”。

2017年,國務院正式批覆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總體定位。中心城市建設,也就此成為徐州轉型攻堅的“新淮海戰役”。

對此,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說過,徐州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看作江蘇的一個市,而是要從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這一站位,研究謀劃新一輪發展。

用更廣闊的視野,樹立更為宏大的目標,做名副其實的淮海經濟區“老大”,這是周鐵根履新後一系列動作所要釋放的重要信號。

向實際問題“亮劍”

新任黨政主官們在完成“常規動作”的同時,也開始著手解決各自的實際問題。

比如環境汙染問題。曹路寶到任鹽城的那兩天,江蘇省分管環保的副省長繆瑞林正帶隊在鹽城督察調研環保工作。當時,鹽城接連曝出環境違法事實突出、社會影響惡劣的負面典型案例。

因此,整改汙染成為曹路寶履新鹽城代市長後需直面和處置的首個“危機事件”。據公開報道,這一個月內,曹路寶多次召開相關會議部署或專題調研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情況。

上任後即向汙染“亮劍”的還有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

據公開報道,4月18日上午,周鐵根在全市幹部大會上正式就任徐州市委書記。當天下午,他便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調度聖戈班公司相關環保問題整改情況。兩天前,江蘇衛視“263在行動”欄目曝光了聖戈班管道公司大氣汙染等環保問題。

事實上,這是他擔任市長時就在推動解決的問題。4月13日,時任徐州市長的周鐵根主持召開了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

當月27日,已履新市委書記的他沒有甩手,接著主持召開了第二次全體會議。

他說,大氣汙染防控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具體而言,要避免一刀切,避免標準、目標不明確,還要避免扯皮,明晰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