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霍金走了:愛情躺在輪椅上

導語: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4日在位於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

在伽利略的忌日誕生,在愛因斯坦的生日去世,天才總有關聯之處。

人是否能夠快樂,生活是否幸福,除了要有身體健康的前提之外,還要有對世界儘可能豐富儘可能客觀的理解和認知。

霍金走了:愛情躺在輪椅上

史蒂芬·霍金無疑是值得人們致敬的。

霍金走了,他的愛情還躺在輪椅上

2014年11月,一部名叫《萬物理論》的片子在美國上映,講述的就是霍金和簡的愛情故事。

簡說:“我非常愛斯蒂芬,任何東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結婚。我願意為他做飯、洗衣、購物和收拾家務,放棄我自己以前的遠大志向。因為與我面前的挑戰相比,那種抱負現在微不足道了。”

霍金走了:愛情躺在輪椅上

美好的婚姻生活,很快在婚後的第一週就逝去,病痛開始折磨霍金的身體。滿屋子裡迴響著他刺耳的咳嗽聲,震得窗戶都啪啪作響。為了一家人更好地生活下去,霍金更加拼命了。每天通過講課、寫稿子、參加各種競賽獲得來的錢補貼家用。而簡,也每天辛苦操持著家務,管理著家庭財務,精打細算,儘可能多攢錢,用於支付各項費用。

愛是需要回應的,簡是被霍金的幽默風趣智慧靈動吸引的,而被凍住的霍金,已經無法及時給予簡這種感覺。簡對霍金的感情,也漸漸地由愛情轉為親情,把照顧霍金當成了自己的責任。

霍金走了:愛情躺在輪椅上

兩年後的1967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羅伯特出生。三年後的1970年,女兒露西也來了;第二個兒子提莫西出生於1979年。他們這個身體不好的爸爸開始成名了。19世紀70年代,霍金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霍金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本薄薄的《時間簡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

從最後在陽光下看著“what we have made”的平靜、感恩,經歷一路波折,到最初在party上藍色的燈光中眼帶笑意的對視。

霍金走了:愛情躺在輪椅上

什麼都不能剝奪愛的權利。

沒有簡的付出,就不會有霍金的成就。她成就了霍金,霍金最後成全了她,給了她自由和幸福。

他喜歡她淡藍色的瞳孔,像小女孩一樣的笑容;

她喜歡他的幽默,他的才華橫溢;

有朋友跟簡說:“你聽說斯蒂芬的情況嗎?他總是走路搖搖晃晃,不能繫鞋帶。他們說他也許……只能再活兩三年。”

他卻顯得那麼從容、樂觀。

沒有表白,而且拒絕談論他的病情。

甚至還刻意阻止簡進一步和他交往。

每次,簡見完霍金後,都是含著淚水返回倫敦。

霍金走了:愛情躺在輪椅上

但是,這時候簡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霍金,無法擺脫了。終於,在一個小雨淅淅瀝瀝的晚上,霍金終於吞吞吐吐地低聲向簡求婚。1964年10月他們結婚了,那一年,霍金22歲。

1963年,21歲時,就被醫生診斷為身患絕症,並預言只能活兩年。如果是普通人,或許已經因為疾病,而放棄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了,躺在床上等死了。可是,霍金沒有。1965年,23歲時,他打破了醫生的預言,奇蹟般活了下來。

愛意讓生命力放到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