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東北王-大帥張作霖(第二百六十篇)

劉福來也是吳佩孚手下的一員虎將,劉福來小跑著來見吳佩孚,行了軍禮"大帥,有什麼吩咐?"

"快,把你這全師給我拉上去,一定要給我頂住,不準郭鬼子再往前前進一步,違令者殺。"

"明白。"

劉福來騎上高頭大馬,調動他手下這個師,企圖扭轉敗局,但為時已晚、那一個師已經分散到各地,再把人馬集合在一起、再做部署,得有一段時間,現在就這段時間也沒有了。奉軍馬上就打過來了。

再看奉軍的騎兵刀光閃閃,能有幾千匹戰馬叫,眨眼之間湧到劉抓來部隊的前邊,沒等集合就給沖垮了。劉福來再能耐,也扭轉不了了,看得了吧,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他電跑了。

這回吳佩孚才真正著了忙了"這,這怎麼搞的,我槍斃了他。"槍斃誰?法不責眾啊,多少萬人,你找誰的毛病。

正在這時,副官長跑進來了。報告大帥,快轉移這地方咱們站不住了。"

"不,我至死也不離開!"

"大帥這又何必呢,勝敗兵家常事,何必計一城一地之得失,計一時之短長呢,大帥快走吧,鐵甲車等著你呢。"

吳佩孚沒辦法了,鑽進鐵甲車,兩個連保護著他逃到秦皇島。到了秦皇島,吳佩孚還不甘心失敗,還想重整旗鼓,哪知屁股還沒坐穩當,外面報告的進來了"大帥快挪地方吧,秦皇島也不保險,郭松齡親自領兵來了,已經到了秦皇島郊外了。"

"啊,郭鬼子,我跟你完不了,遲早要算這筆賬。"

喊破了嗓子有什麼用啊,在秦皇島陸路跑不了了,坐兵船跑吧,幸虧他有軍艦,一直把吳佩孚送到天津,沒過幾天,天津也待不了了,吳佩孚又坐著軍艦逃到南方去了。第二次直奉大戰歷時五十三天結束。以奉軍全勝、直軍大敗而告終。

張作霖在奉天大帥府得著報告之後,樂得都要瘋了,也忘了大帥的身份了,直拍自己的腦門子,直拍屁股"吳佩孚,小子,你才有幾天的能耐,就想跟我作對,這是你自己找的。馬上給前方拍電,重賞郭松齡、張學良,讓他們繼續進軍,奉軍全部開進山海關,給我擴大地盤。"

張作霖一聲令下,拿下九門口占領榆關,被俘房了六萬多人,人都擠成疙瘩了,想跑也跑不了。但是當大兵的就響一手好,我投降得了唄,所以繳槍不殺,放下武器就行。

張學良跟郭松齡接上頭,兩個人一商議,作出決定,說"直軍樂意加入奉軍的我們歡迎,馬上換軍裝,發給你槍支彈藥,你跟著奔南邊打。說我不樂意當兵了,我膩歪了,願意回家,不反對,每人發放兩塊大洋的路費,給你開路條,開證明,你可以回家。"在那個年月,回家怎麼活?因此絕大多數都樂意留下當兵。就這樣,經過改編之後變成了奉軍。

張學良的第三軍從九門口榆關進山海關,不到一個月,從幾萬人就滾到十幾萬人,張學良和郭松齡把改編的部隊編成了六個整編師,實力空前壯大,得的戰利品太多快轉移,底下各路大軍聞風而動。張學良、郭松齡率領的是第三軍,也就是山海關,他們進兵灤州。一路之上,吳佩孚的直軍多了。

吳佩孚為了打垮張作霖,從外國銀行貸款貸了無數、從英、美、法各國購進廠最先進的武器,大炮、輕重機槍、五連珠的步槍、連發的手槍、都嶄新嶄新的,沒開封,都沒住過的,軍火倉庫裡有的是,什麼棉帽子、棉鞋,大米、白麵、牛、羊、豬、狗,什麼都全了、奉軍是有吃有喝有穿有戴,把得的這個東西源源不斷地裝上軍用列車送回奉天。

有的人、腰包都肥透了,發戰爭財,在死屍身上找零碎刀就得了不少,什麼懷錶、手錶、鋼筆、現大洋,往褲兜子裡就揣吧。據說有的當兵的都走不動,因為褲襠裡都塞滿了。所以說張作霖發了財,底下也肥了。

第二軍軍長是張宗昌,副軍長是李景林,奉張作霖之命,他們從熱河南下,不是主要戰場。主要戰場戰鬥已解決,他們撿便宜,所以張宗昌勢如破竹,率領他的第二軍很順利地拿下了朝陽和凌源。在進關這一路之上,據說他抓的俘虜最多,從前線敗下來的都叫他抓住了,而且強行改編,回家不行,必須得當兵。

張宗昌這一下子抓了十多萬俘虜,改編成八個整編師,他這軍長就掌握著十五萬軍隊,哪有這麼大的軍長?張宗昌野心勃勃,誰不想利用這機會擴大自己的實力?誰不想抓槍桿子?而且這些當兵的手裡都有傢伙,把他們改編之後就能給自己服務,張宗昌能不紅眼嗎?

在近代史上,這個張宗昌是國家的敗類,老百姓的禍害,都說張宗昌有幾樣事他一輩子都不知道。第一個,他有多少老婆他不知道。你說他這老婆得有多少吧,他排不上號來,專門糟蹋婦女,走到哪裡都是妻妾成群第二個,銀行有多少存款他不知道,咱一般人存摺有多少錢還不清楚嗎?說明這小子錢太多了第三個,他手下有多少軍隊他不知道,後來都到了這種程度,所以說他擴大地盤擴大實力給老百姓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他這十幾萬人馬從朝陽、凌源直接趕奔營口,再取灤州,直逼天津。

吳佩孚這次的失敗主要是郭松齡奇襲九門口,攻打石門寨,郭松齡這步棋算走對了。奉軍作戰勇敢,這也不假。但是就憑這一點打不過吳佩孚,吳佩孚失敗不了,從地利、配備、人員的素質,這些方面吳佩孚高於奉軍,高於張作霖。那怎麼還打敗了呢?關鍵的一步棋是馮玉祥的倒戈。

另外馮玉祥這個人有一定的遠見,他對曹錕、吳佩孚不滿,特別是第一次直奉大戰之後,曹錕賄選當了總統,逼著黎元洪下了臺,把持了中央大權,為所欲為,誰的話都聽不進去。尤其不可容忍的就是這吳佩孚,那簡直驕傲自滿,不可一世啊。馮玉祥說什麼他也聽不進去,因此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張作霖正是利用這一點,不惜重金,用三百萬巨資收買馮玉祥,讓張學良帶著鉅款趕奔熱河,偷著跟馮玉祥密談的。馮玉祥答應了,戰爭一旦打響,他拽吳佩孚的後腿,拆吳佩孚的臺。有這麼一句話。碉堡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內部要一不和,非倒黴不可。

馮玉祥是第三路軍總司令,手下也好幾萬人馬,實力雄厚戰爭打響之後,表面上他聽吳佩孚的指揮,出兵古北口,裝模作樣地直奔興城、猛插綏中,切斷奉軍歸路,然後端奉天張作霖的老窩。其實他根本沒按吳佩孚的計劃辦,到古北口他按兵不動,從蒙古購進了不少駱駝,拉頭東西天天在外頭轉圈,你要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大軍行軍呢,估計是駱駝隊,趕奔興城、綏中的,實際上他轉一圈又回來了,他就在古北口按兵不動,坐觀成敗。

馮玉祥有自己的打算,心說,吳佩孚,你要打勝了我也不怕,打勝了你得奔奉天,我把你這後門給你關上,我掐住楊村,掐住秦皇島。我不讓你回來,這河北之地就歸我了。如果你打敗了我也不讓你回來,我把門也插結實了,你從海上跑,從空中跑我不管,你從陸地上跑不了歹我在後頭收拾殘局。

吳佩孚能不倒黴嗎,馮玉祥是這麼計劃的,也是這麼幹的,當他得著報告,郭松齡奇襲石門寨一舉成功後,馬上就知道了,直軍完了,吳佩孚敗了,不趁這個機會動手更待何時?他馬上傳出命令"回師北京!"

然後抽出一個精銳師擺在楊村,掐斷吳佩孚的歸路。散兵遊勇他也收編了不少,後來馮玉祥一琢磨,為了區別我和吳佩孚的軍隊,怎麼辦呢?乾脆改名吧,我的第三陸軍從今以後就叫中華民國國民軍,從這兒之後改稱"國民軍補了,自封國民軍總司令。

北京後防空虛,他領著幾萬生力軍沒費一點力量就佔領了北京,控制了政局。首先命手下大將鹿鍾麟找曹錕去,這位大總統正睡覺呢,摟著小老婆睡得挺香。手槍指腦門子上,從被窩裡把他掏出來,曹錕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認識鹿鍾麟"你要幹什麼?你要造反嗎?"

鹿鍾麟樂了"大總統,上支下派迫不得已,總司令馮玉祥叫我這麼辦,我沒辦法。我看您還是知趣點兒,我認得你,你是大總統,我這手槍可不認識你,我這子彈可不認識你。"

"好吧,我聽你的。"

誰不怕這玩意兒啊!曹錕規規矩矩地把衣服穿好了,連他的小老婆、家眷都做了俘虜。但是馮玉祥指令不要虧待曹錕,多少年的交情了,曹錕也是老帥,跟自己相處多年了。你就在總統府官邸老實一待,所以馮玉祥進了北京之後,先下令解散了國會。後再作決定。

供你吃供你喝,你別炸刺就行。將來大總統的人選在戰爭結束之北京內外皇城全都是國民軍,都揹著大刀片。據說國民軍的紀律在軍閥當中是第一流的,比較嚴明,也不欺負老百姓,公買公賣,這與馮玉祥將軍的領導是有絕對關係的。老百姓一般怕別的軍隊,不怕國民軍,所以北京安靜如常。

皇城裡邊還住著個小皇帝,溥儀還在裡邊待著呢。每一年中華民國還得供給他們四百萬元的開銷,這成何體統?民國建立都十三年了,還養這不倫不類的,從我這兒就得改變。因此馮玉祥下令,命大將鹿鍾麟、張畢,帶著兩連手槍隊進了紫禁城,去找溥儀。溥儀聽說大兵進了紫禁城,嚇得不敢露面。

誰接待的呢?內務府大臣,也是溥儀皇帝的老丈人,叫榮源。為這事榮源腿肚子都轉筋。見著鹿鍾麟之後,鹿將軍把國民軍的決定向他做了通報,給他提出五款"主要的一項,四百萬元太多,老百姓的負擔太重,養著你們這幫人有什麼用?你們對國民一點兒貢獻都沒有,白吃白喝那不行。但也不能不給你們生活出路,從今天開始,把四百萬元降成五十萬,這就對你們不錯了,你們簽字吧。另外,限你們三個小時搬出紫禁城,要過了一分鐘別說我們不客氣。"

三個小時就得搬家,榮源聞聽,五雷轟頂,知道不能再討價了,飛報溥儀皇帝,叫他簽字。溥儀掉著眼淚苦於無奈只好簽字畫押,馬上打點東西,搬出紫禁城。

從辛亥革命到現在,這個小朝廷又存在了十三年,溥儀含著眼淚離開了鳳閣龍樓。要說這個皇帝從秦始皇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經歷了兩千餘年,真正結束到誰手呢?結束到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手裡頭,不管這小朝廷有沒有用,畢竟還存在,真正解體是從馮玉祥這兒開始的。

溥儀搬出紫禁城之後,帶著家眷上哪兒去?事先一點兒準備都沒有,一開始住到他爹家裡,他爹就是醇親王載灃,就是攝政王。可他爹腦瓜皮太薄了,一看他兒子領著家眷搬到他家,現在時局又這麼亂,誰知道引來什麼大禍?載灃一想這幾年我過得挺好,平安即是福,我兒子這一來,打破了平靜,這可不行,不能長期在我這兒住著。老頭子急得每天愁眉不展,溥儀在這兒住能安穩得了嗎?

就在這關鍵的時刻,溥儀手下有位老師叫鄭孝胥,他給出了個主意。說"陛下不必焦急,為臣給你奔走奔走,我去安排。"

鄭孝胥就找到倭奴駐北京公使芳澤,他跟芳澤還挺熟悉。經過會談之後,芳澤笑呵呵一點頭"喲西,可以。"就答應了鄭孝胥的要求,把溥儀這一家子接進了公使館。這裡掛著膏藥旗,誰也不敢動,到這兒就安全了。

但是公使館畢竟不能擱住戶,三天五天行,十天半月可以,這要長期,不是那麼回事。但是溥儀手下還有一位幹臣,叫羅振玉。羅振玉到處奔走,到了天津,見著倭奴駐天津總領事,倭奴在天津的駐屯軍司令,經過秘密會談,這兩位也點頭幫忙,讓溥儀換上學生服裝,戴上眼鏡,拎著書包,好像個大學生,偷偷離開公使館趕奔天津,他的家眷也分期、分批化裝到了天津。在羅振玉的安排下,住進了張園。

據說這張園就是清朝末期統制張彪的公園,裡邊修得不錯,有小別墅,住到這兒了。後來由於地方太小,又搬到靜園,據說靜園是陸宗輿的家宅,挺漂亮。從這兒之後,溥儀就在這定居了。

看著叫靜園,並不安靜,溥儀這年十九歲,也懂得很多事了,溥儀也不服勁兒,心說,把我趕出來了,咱等著瞧,遲早有一天我還搬回紫禁城,這天下還是我們大清朝的,只是現在我一時走背運而已。

溥儀寫過一本《我的前半生》,在這本書裡他把當時的心情,當時的情況,寫得淋漓盡致。這個靜園並不靜,自從這下野的皇帝搬來之後,門庭若市,車水馬龍,上這兒來拜會他的人太多了。

可是到這兒來了之後,這幫人不會別的,就會吹大牛,一個比一個吹得響。有的表示陛下你放心,陛下蒙塵乃臨時的,我還有實力,將來有了機會,我可以輔佐皇帝重新主政。那個說了我銀行有多少存款,我有多少哥們兒弟兄,外國我還認識誰,遲早有一天我得給您幫忙,我得效忠陛下。

儘管溥儀對他們所說的疑信參半,但是聽這話他心裡頭舒服,他現在需要找心理平衡,聽了這話明知是假的,他也舒服。所以每次接見來訪的客人之後,溥儀都出手大方"賞。"

且不說國民軍每年給他五十萬元,"船破有底,底破有幫,幫爛了還有三千六百顆大釘。"愛新覺羅氏進關之後,做皇帝做了二百多年,雖然近百年來屢遭塗炭,損失很多東西,家底還是相當豐厚的,就其家底而言,他有的是錢。有這麼句話銀行裡有大批存款。溥儀離開紫禁城之後,帶的珠寶古玩太多了

所以溥儀出手大方,誰說好話賞給誰東西,給你兩幅名人字畫,字是嚴嵩的,閫是唐伯虎的,有的是無價之寶。最次的給兩顆珠子,賞兩身衣裳,或者在手指頭上把扳指擼下來,這給你了。皇上的東西有次品嗎?都是精品,都是寶貝,你得點兒就得發大財。有些人就是出於這個目的來給溥儀打溜鬚,到這兒來領賞的。回頭變賣了錢,花天酒地,揮霍無度,所以這個靜園簡直成了一個魔鬼的小天下。

喜歡本文的書友們,請關注小編,為本文點贊、收藏、轉發,多謝各位書友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