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一龍等人用真功夫拍電影,可以挽救日益沒落的功夫片嗎?

伯德小姐


一龍本身的賽事戰績就沒有說服力,何來用真功夫拍電影就能成功。

實戰功夫拍成動作其實真不好看,實戰的動作就是簡易實用,如果在現場觀看,還有感觀刺激,如果放在電影,不夠炫麗,沒看頭。

回顧動作電影的歷程;

最早就是各種神話人物,說明人的心理對不存在的事物更覺得好奇。

後期傳統武術解招與破招,來來回回的打來打去,以關德興為代表的傳統武術時代,

李小龍是接近現代搏擊的動作,

成龍是雜誌加特技武術的時代

李連杰是以套路的動作舒展飄逸之美,加上特技,人己在空中飛來飛去了。

用真功夫表演的人物代表,一是周比利,泰拳的動作,招招制命,大多是反面角色,還有近期的散打王柳海龍,不溫不火,他的長像,他的動作只有看過散打的人才會說,哦,散打王這招厲害,不懂武術的人未必能懂。

近期的泰拳電影,《拳霸1~盜佛首》類型也是有大量難度動作才吸引人。


福州禪武


我的回答是無法挽救。

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一龍本身的形象、演技,技術動作都比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動作明星差得遠了。二是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電影娛樂行業的大趨勢,不是一兩個所謂的明星可以拯救得了的。

首先,一龍的擂臺戰績本身有太多爭議,即便他是有真功夫,那他的功夫本身的觀賞性要差很多,李連杰、成龍、甄子丹的動作比他好看太多了,演技也更加好,他們都拍不出更好的功夫片,一龍憑什麼可以拯救功夫片?

更根本性的原因在於中國功夫片的套路已乎已經固化,沒有什麼好的創新,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趨勢以及觀眾的鑑賞能力的提高,更別說外國優秀的動作、科幻、戰爭等類型大片的圍攻。近年來最好的動作片大概有《葉問》系列與《繡春刀》系列,狗尾續貂的《臥虎藏龍2》和最近的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新電影更加說明了中國傳統武俠功夫片的炒冷飯。

一龍本人也是拍過電影的,與王洪祥合作拍過,好像叫《鐵橋三》,但從打鬥片段看,基本上沒什麼新意,而且看起來假得有誇張,有點神劇的感覺,演技還生澀拙劣。像之前號稱有真功夫的陳天星、嶽松等拍過的電影,從藝術性上、劇情可看性上真的不敢恭維。

看看外國拍的特工片,《颶風營救》系列、《柏林》、《諜影重重》系列、《突襲》系列等,人家的劇情,動作風格都是與時俱進,又有創新,可看性強。

總之,多睜眼看世界,才更明白我們的差距。一龍?算了吧!


格鬥老兵


其實功夫片的概念早該淘汰了,就是動作片而已。不要說一龍的功夫高下有待質疑,就說現在拍電影的演員中就有世界冠軍周比利,超級散打王柳海龍,論功夫,成龍李連杰一個也打不過,但他們只能當配角,撐不起一部電影。說到底,電影是一門藝術,靠的是故事,剪輯,表演,配樂等等,功夫片的好壞不是功夫好不好,而是為什麼打,怎麼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