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文 | 于帅

近期,随着世界杯在“黄金档”期间的热播,今年原本就不大景气的电视剧市场再度遭遇了巨大打击。在收视数据上,各大一线卫视只有湖南的家庭伦理剧《如果,爱》可以达到1%左右,之后的作品最多也超不过0.5%。

而就在这几部收视保持在0.5%左右的剧中,我们看到了两部开播前备受期待与关注的谍战作品。分别是在江苏卫视首播的《爱国者》、东方卫视与北京卫视联播剧《脱身》。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这两部由大卡司领衔主演的谍战作品,虽然依旧无法避免地出现了因较多感情戏稀释了谍战戏的问题,但演员自身较好的观众缘,以及注重情节悬念转折、具备较快节奏等因素,还是让两部剧收获了不错成绩。

与此同时,在之前国内市场出现《风筝》、《和平饭店》等众多优质谍战剧之后,又两部作品出世,也将这股谍战热推向了新的高潮。

两部头部作品在播,谍战剧热度不减

主演流量满分,演技在线

先从两部作品的卡司阵容看,《爱国者》的男女主演分别由之前在优质谍战剧《红色》与《麻雀》中表现出色的张鲁一,以及近期在大荧幕收获一票粉丝的佟丽娅共同担当;而“同台相争”的《脱身》也不逞多让,时隔九年再度回归小屏幕的陈坤,协同在《三国机密》、《海上牧云记》、《猎场》中演技大受好评的万茜共同出演。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作为谍战剧而言,因为本身受众的局限性,若想吸引到年轻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喜爱,势必要在原本悬念起伏、矛盾冲突激烈的剧情之外添加其他因素。而最不影响剧情发展与结构的改变便是在演员上做文章。

不过在现阶段影视剧市场,流量与演技似乎成了一个新的固有矛盾,而谍战剧中需要演员精彩的细节演绎与情感变化,更需要较高水平的表演能力,这对于谍战剧的选角提出了巨大考验。

但好在两部在播剧目,几位主演的演技均没有让观众失望,之前在几部电视剧中收获好评的张鲁一与万茜依旧保持着较高水准,佟丽娅与陈坤也始终演技在线。

评分相同,方向大不相同

在演员问题解决后,再看两部谍战作品最重要的在剧情方面的表现,在现阶段豆瓣的评分中,两部作品的评分都在7分左右,是一个在国产剧方面较高,但在谍战剧中较低的成绩,所以两部作品之所以没有成为爆款,不止于类型相关,作品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以十四年抗战为背景的《爱国者》,这部取材于东北抗联故事的作品,讲述了地下党人宋烟桥(张鲁一饰)寻找传奇英雄颜红光,并最终成长为“颜红光”,带领各路爱国者奋勇抗敌的故事。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而从作品最终的呈现看,可以用很用心、但依旧有硬伤来形容,原创剧本的创作者汪海林善用编剧技巧,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与节奏变化都十分合理。同时,大制作也为《爱国者》的服化道提供了水准之上的保障,观众在看剧时会十分舒适。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与此同时,相比于过往谍战剧偏弱的反派设置,作品也做出了相应改变,在《爱国者》中,反派不仅能够提前洞悉主角的行动,编剧甚至还细腻的赋予了反派不同的性格,而他们之间抗衡和角力,既让作品在节奏上十分明快,也更凸显了主角的伟大。

但《爱国者》的问题也十分明显,首先便是编剧技巧过多的使用,在让作品工整的同时缺少了很多谍战剧应当赋予观众的惊喜。而易容术、猪队友、苦肉计等老套、不合理的剧情设置,也在让作品落入俗套的同时,向“抗日神剧”趋近。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脱身》则是以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归省计划”为背景,讲述了乔智才(陈坤饰)、黄俪文(万茜饰)与战友家人的彼此守护和无私奉献的故事。

相比于《爱国者》,《脱身》显得“灵活”不少,首先是与《和平饭店》相类似,作品也在谍战剧中加入了大量幽默元素。尤其是弟弟乔智才(同为陈坤饰)“混混”的人设与他在面对不同人群时不同的反应,成为了剧集笑点的密集区。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同时,《脱身》也抛弃了“精英学派”、满腹理想的英雄形象,通过对小人物在重大历史环境下,通过一次次误打误撞的完成任务,逐渐蜕变成以国家大义为己任的有志青年的描写。让观众可以更深的体会到家国观念以及爱国精神。

而在谍战剧中杂糅更多家庭因素,也是《脱身》的一大尝试,观众在看剧时不但更加亲切,真实感十足的故事也可帮助观众更好的进入剧情。

但《脱身》所暴露的问题也很明显,首先便是没有拿捏好喜剧的“动”与谍战的“静”,这不仅让演员的表演略显浮夸,甚至让作品在宣传时都没有找准方向。在《脱身》播出前,在各路宣传中“烧脑谍战剧”都是作品最大的标签,但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却是一部带有谍战元素的搞笑成长剧。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编剧汪启楠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对观众的歉意:“前期的宣传和这个剧的风格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了观众的不满足;我觉得观众批评都得非常客观、虚心去接受,去反思。”

其次,剧集在创作方面也缺少自身独特的创新,喜剧的模式与《和平饭店》相似,而一人分饰兄弟俩也和去年的现象级网剧《白夜追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谍战剧一分三派,各有利弊

其实在年初,两部谍战剧的出现便为今年的谍战热做出了预告,之后《和平饭店》的热播也持续了这股“谍战风”。而《风筝》、《红蔷薇》、《和平饭店》不同的侧重点,更是展示了谍战剧如今发展的三个方向。

第一便是沿袭过往的烧脑路线,做传统的高品质谍战剧。由身负“谍战教父”名头的柳云龙自导自演的《风筝》便是一部传统的烧脑谍战剧,作品虽然有46集的体量,但从头至尾没有丝毫的注水与洒狗血剧情。

市场对于该类型的口碑反馈也十分积极,虽然作品在送审时遭到剪辑,且时隔5年才得以与观众见面,但最终作品的口碑却十分优异,在豆瓣上,《风筝》共有37000多人评论,评分高达8.7分。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但在卫视的收视上,这部品质极佳的作品在北京、东方两家卫视双台收视率相加才能破2%;在视频网站方面,爱奇艺、腾讯两家分播,也只取得了20亿以上的播放量。相比如今单纯堆砌IP与卡司的作品,有着一定差距。

另一种风格则是谍战+偶像路线。由陈晓、杨子姗主演的《红蔷薇》以及之前播出的《伪装者》、《麻雀》、《胭脂》等均是谍战剧改革后的一大尝试。在该类作品中,谍战剧中情感的元素被放大,而在对于角色的选择上,也会更偏向流量大的卡司阵容。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这种尝试的好处是可以吸引更多观众投身到观看谍战剧中,李易峰、赵丽颖等人所能带起的流量远非过往传统谍战剧重用的老戏骨可以比拟。所以,如果从短期带动谍战剧观看人群的角度看,偶像路线对谍战剧的收视大有裨益。

但如何兼顾情感等其他元素与谍战的融合,成为了这类作品最大问题,今年初安徽卫视播放的《小楼又东风》,便是该类作品的失败尝试,剧集不但充斥着言情的戏码,更是被吐槽为“谍偶第一剧”。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一旦大卡司的谍战作品没有处理好其中分寸的拿捏,便是对该类型巨大的伤害,首先如果作品没有真正展示出谍战剧真实的魅力,那么对于被明星吸引而来的粉丝,之后便不会将收看谍战剧作为选择。

而谍战剧固有的受众也会因为偶像风格谍战剧噱头有余、内容不足的剧情失去对谍战作品的信心,得不偿失。

第三种是以《和平饭店》为代表的搞笑幽默风格。在该类作品中,剧作者会在烧脑与紧张的故事间隙,加入轻松地娱乐情节。这种尝试的目的与如今较为轻松的文化环境有关。而从目前几部作品的表现看,这种尝试甚至比谍偶剧的处理还要难。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首先是该类作品对演员的要求甚高,无论《和平饭店》还是《脱身》,男主雷佳音与陈坤都是凭借高国民度和高演技撑起了角色,如果主演无法拿捏好其中的尺寸,便很容易被观众反感。

其次,对比传统谍战剧要在悬念与节奏上做文章的情况,在一部含有大量幽默元素的谍战剧里面,如何兼顾二者的平衡也更加需要编剧的能力,幽默元素的包袱能否抖响倒是其次,谍战部分悬念丛生、节奏明快才是观众对于该类作品真正的期待。

结语

谍战剧早已告别了过往一年申报超60部的热潮期,但其本身的快节奏、人物关系繁杂、疑窦丛生等特点,在哪个时代都不缺受众。

不过在网络时代到来后,面对更加年轻的观众,谍战剧如何在坚持过往风格的同时,迎合他们的喜爱,是该类型作品能否在未来重现辉煌的关键所在。年初的《风筝》、之后的《和平饭店》以及在播的《爱国者》、《脱身》均有可取之处,如果能在他们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相信谍战剧仍有不错的未来。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更何况,谍战剧作为曾经上星卫视电视剧的重要类型,也将是未来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重点布局的方向。下半年,仍将有多部谍战剧会与观众见面,如刘恺威、李菲儿主演的《深海》;秦俊杰、徐璐主演的《天衣无缝》;佟大为、郑爽主演的《绝密者》;张翰、张俪主演的《猎隼》;任嘉伦、李曼主演的《秋蝉》等

而在卡司阵容逐渐强大、观众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谍战剧将迎来关键时刻,如果在内容上能兼顾谍战剧的快节奏与悬念,再有效利用明星的宣传效果,谍战剧能够再度“重登巅峰”也未可知。

谍战剧再迎小高潮,“烧脑”、偶像与搞笑各走一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