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汽車4S店有哪些黑幕?

謝龍



有必要說下這些所謂黑幕,基本上都是老遊親眼的所見所聽,是存在過發生過的,不代表整個行業。

修車以前是我賴以生存的手段,但在這其中也有很多不能公開的秘密,這主要還是從我剛進入這個行業,在師父那裡學來的。在剛學的時候就開始,剛開始還是比較謹慎的,後來就越學越壞了,為了生活嘛。很多時候要花很多時間修好這輛,可能是五個小時,也可能兩三天,如果不詐騙點的話,這種小故障或小零件只能掙三四十元,減去成本那你這兩三天算白做了。因為時間成本大於零件成本。

目前很多4S店依然規定,必須到廠家的授權的售後服務點保養才能享受質保。看來三包政策對目前汽車保養維修並沒有什麼卵用,未來怎麼樣還不知道。若超過質保期該如何選擇呢?一位在4S店工作的朋友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你稍微懂一點車的話,還是開到維修廠去保養吧,那裡更便宜一些,由於更換的零部件比較簡單,因此質量和4S店並沒什麼差別。

我現在向大家痛訴下4S店的坑人手法,如果你是將要購車,覺得能學到點什麼,能少出點冤枉錢的,如果你是已經購車的,覺得不想讓其他人再中圈套.那就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 (*/ω\*)

這換件兒也是有原則的,在沒有可能出現問題和後果的情況下,剎車、變速箱、發動機內部、車鎖等方面一般是不會動的,但一輛車不動之處大約只有10%左右,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先說汽油

很多車主認為加進油箱的油是無法放出來的(至少你沒有鑰匙)。 錯在保養的時候,把車升起換油濾,油濾拿掉了,油壓會使汽油從高向下流,這時拿個盆兒接就成了。跟車主就說有個夾子不成了。某車型每1.5萬公里換油濾夾子。這是事先說好的,在換的時候,油就可以貪汙一些。 機油:某車型機油加註量為5升,一桶XX機油為4升,所以首保XX一般給兩桶,修車的加完就說回庫。這油又省下來了,再有保養就加那個少的給車主,省一桶新的。有的車主比較精明。想把那油帶走,修車的會想盡辦法不讓你帶走。齒輪油:一般也是加兩桶,每桶1.5升,但用不了那麼多,修車的把剩下的留下不讓車主知道,或者就當著車主的面扔掉,等車主走了再撿回,積攢多了封好(XX無論什麼油都有封的),修車的在拿油半路上,假裝開封,車主看了也不知道。 防凍液、電瓶液、玻璃水都是用同一個方法。。

二、機械

機械是最“肥”的地方,有的聰明的車主會把自己換下的舊件賣給汽修廠,價格適中,“兩面全好”,修車的在有些件上,取了好的部件,結合在一起組合成新的,再清洗、去傷,在有車要換這個件的時候給用上(但你至少要保證幾個月內不壞、好用),新件回庫。你要問新件哪兒去了—— 當然是賣了賺錢啊!

三、電路

電路是說那裡有毛病,那裡就有毛病。缸線100多一條,看著差不多了就提出更換。有錢人不在乎啊,一口氣就4條,好的留下來加工給別的車。 但是最來錢的還是“全車電路”,它是兩個主線直通電腦,有N多個小線組成,買來線自己“造”!新線加工,在與車工作件通口處是最難接插頭的,因為有專用工具,所以還算比較順利的做出來。三天出一套。賣能賣400左右吧。

四、底盤

這是車的安全保證,車主很重視(還有發動機),但還是經常會跟車主說剎車片不成了,該換了。車主呢,通常是想都不想,一句“換就成了”的話,就給修車的吃了定心丸(鐵定心要黑你)。拆下來的舊的,就可以以10元的價格給“精明的”老顧主換上。

五、事故車

那就不用多說了,所有的舊件都可以一口氣偷換上去,比較新的件拿走(保留起來),保險公司來人定損,就說這個不行了、那個也不行了,保險公司會把修車的偷偷換上去的舊件拿走。這樣,新件就可以賣錢了。

六、內飾

車內有很多夾子,有的XX不給這種貨的,而且從車上摘下十幾個也不會有影響。 這一個就是好幾塊錢…… 這樣的行為是小修理廠所為,因為保險公司給他們的特權,有索賠這個項目,汽修廠可以用這個做護身。這也是服務站生命的“索賠” 在修車的時候千萬注意,在保修期內,修車除油、防凍液等消耗品和塑料製品外全可以索賠,工時費全不要。除非自己要換東西時。聽完上述的東西,我不禁感嘆,連我們相熟的這些公司的下屬3S、4S店都這樣,車主的利益還那裡能保證啊?


案例


原來修了一輛奧迪A6,報故障是起步衝擊,檢查後發現是節氣門有點髒,洗一下就好了。但是這樣的話也就幾十塊錢,怎麼賺錢呀。然後直接跟車主說自動變速器壞了,需要大修,下午報價兩萬四,三天後提車。其實車子只是在車間放了三天而已,提車的時候隨便找點以前的壞零件給車主看。

話說好多4s店自動變速器都不修的,都是建議換新的,而實際上把舊變速器拿給我們翻新後當新的給換了,奧迪的比較多,我們給店裡報價一般都是一萬五左右,店裡給車主報價少則兩三萬,多則五六萬。


小毛病被描述成大問題


日前,車主張先生髮現水箱存在漏水的情況,便開到一個維修廠進行維修。維修人員簡單檢查了一下後,便直接告訴他水箱壞了,需要換一個新的。張先生覺得很奇怪,車子平時只在市內跑動,並沒下區縣,也沒有跑爛路,車子的水箱怎麼就壞了,而且還修不好,需要換新的呢?維修人員還告訴他,如果不更換新的水箱,車子再上路很容易引起新的問題。無奈,張先生只能按對方所說的,換了新的水箱。


以次充好

幾十元次品當作上百元正品,一輛汽車上有上萬個零配件,每一種型號的汽車都會有好幾種零配件。但零配件的生產廠家不同,其價格也往往相差數倍,甚至數十倍之多。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做法是,把正廠(汽車廠商指定的生產廠家)的零配件用副廠(雜牌的生產廠家)來頂替,但同樣是收正廠零配件的價格。

還有一種最坑爹的,由於自己的失誤導致車輛的損壞,事後還不告訴車主。自己叫人在店裡敲敲打打一晚上,第二天車主來取車竟然一點看不出來。PS:最嚴重的事故是修車時車子從舉升器上掉下來。 Σ( ° △ °|||)︴

沒辦法,現在修車行業就是個惡性循環,小修不掙錢,只能坑蒙拐騙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良性循環起來。


最後給點防坑指南

一. 25萬以上車輛儘量去熟悉的4S點

二. 儘量早上去維修不要晚上去,車不要放在維修店過夜,以防零件被換。

三. 和懂車的朋友去維修

四. 看著他操作,讓他不能做手腳,可以和他聊聊 讓他告訴你那裡壞了?為什麼會壞?要怎麼防止壞?

五. 不要貪圖小便宜,車子需要維修時,一定要去正規的汽車修理廠進行維修。路邊的維修點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返修的幾率很高。

六.在車輛維修保養前,你需要記錄下當前行駛公里數。(可能在某個酒店停車庫就停著你的車呢,泡妞用豪車幾率大大提高啊)

不過現在你記錄了沒用了,如果拔了ABS線接頭的,俗稱里程錶線,那線拔了以後不管你再怎麼開,里程錶上累積行駛里程都不會變。



用戶58856421171


很多車主會發現自己的愛車在4s店保養或者修理的時候價格要遠遠高於路邊修理店。很多人被這樣誤導:4s店原廠配件、4S店比較專業、可信度高等等之類的話給給忽悠,其實不然,4s店黑幕太多,今天就來個4S店黑幕大揭秘。


賣車黑幕:捆綁銷售答覆優惠吸引,羊毛出在羊身上!

1.送你一個大禮包!買車的時候,特別是銷售看你過來看了幾次這款車,就知道你對這個車情有獨鍾,一定會買。當你使勁的砍價的時候,幾番輪迴,銷售告訴你,不能優惠了,我們的車全國統一價,這樣吧,給你申請下送你個萬元大禮包。黝黑,感覺自己勝利了,佔了大便宜?什麼送保養,送配置,你感覺這些東西成本多少?其實這只是開端,汽車銷售4s店只佔25%,省下的利潤哪裡來?保養和維修!


2.我們沒有低配,現車只有高配!這就是營銷,廠家生產汽車的時候是大部分車型會根據需求生產低配。沒有是因為看你急要車,好啊,要麼加價要,加多少?少的幾千,多的上萬。要麼你提高配啊,大家都知道,高配和低配差別在哪?大部分在內飾,成本很低,多的能加幾萬,其實這些配置還是可有可無的能看不能用。有同感嗎?

修理與保養坑哭你沒商量!

1.原廠配件只是讓你安心且順利掏錢。很多車主去4s店的原因就是因為傳言是原廠配件,比其他牌子的配件貴了幾倍,自己的愛車肯定要換最好的,最完美的,來,要原廠的!我去,你居然信了,其實他和你買的渠道差不多,配件城,特別一些你看不到的部位!

2.小毛病大修理。往往他們抓住了車主的心理,比較愛自己的車像小三一樣。本來是個爪小問題,他給你說,你這毛病大,得修理很多東西很麻煩。你一擔心,修!就這樣你看著他把車給拆了,然後又給你裝上,大哥,其實也許根本沒有毛病。

3.說換實修。車出現了毛病,你去4S店,也許某個配件損壞的不是太嚴重,完全可以修復。他會告訴你,不行啊,這個配件得換,不換就會出現什麼什麼樣的問題,嚇唬你。你一聽,這麼危險,趕緊換,他就修了修給你再裝上,而且還是收的換新的錢!



4.偷樑換柱,以優換次!這個利潤就更大了,一個配件真的需要更換的話,他們會告訴你,給你換個原廠的,這樣很耐用,更能保護愛車的協調性。你肯定換啊,他們拿個副廠配件給你換上,然後收了原廠的錢,然後你的真正的原廠呢?和你同往有需求的人,給他們換上,這可是修復過的真原廠。就這樣,一個副廠配件,收了兩個原廠的錢。夠狠不?

5.機油的利潤空間你不可想象。當你換機油的時候你從來不知道,你買的是一壺的機油,沒用完的去哪了?給你換下來的舊機油去哪了?當然是賣了。原本你掏過錢的東西沒用完還是你的,結果被他拿走高價賣出!換下來的舊機油怎麼辦?當然是稍微低一點的價格賣出!

保養也是利潤的大來源,坑也不淺

1.免費保養,給你洗腦。汽車銷售變相捆綁銷售你完了車後,還要利用你第二次,讓你免費(其實綁在買車費用裡)體驗的時候給你講,多少公里完保養下次,而且給你灌輸很多4s店保養的好處,東西多好,多專業。讓你形成了消費習慣,剩下的都是坑了!



2.保養間隔時間誰對誰錯?4s給你說了保養時間和說明說不一樣?他會給你說,不能依賴說明說,說明書是在完美駕駛狀態、環境、路況的情況下評估的,國情不一樣,國內環境不行你的在更多的時間內保養,要不然怎麼怎麼樣。就這樣你開始了挨坑之旅。

我是吹牛談人生的墨旅中國,歡迎點贊關注,發表你的見解哦。


用戶2971605133


Hello大家好!對於小夥伴們來說有一臺屬於自己的小汽車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有時候著實也挺頭疼的,因為好不容易躲過了買車的重重陷阱,這到了保養的時候又得開始鬥智鬥勇了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那些汽車保養的坑,要分清是不是坑,咱們也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正常保養?

正常保養小解析

正常保養在汽車行業裡被粗略的分為(沒啥嚴格規定,就是大小套餐的叫法):小保養和大保養兩種。但非汽車行業內的小夥伴可能有點蒙圈。

什麼是小保養?

其實汽車最小的保養,就是更換機油、機濾,有時候還會加入空濾。機油小夥伴們都知道是做什麼的吧?它在發動機內主要起到潤滑作用。當然,也有減震、密封、冷卻等作用。

而機濾是用來過濾掉髮動機磨損產生的殘渣,從而保持機油儘可能地清潔。如果機油因為產生的殘渣過分髒汙,發動機就會有過度磨損的風險,所以需要定期更換。

空濾是幹啥的?

我們的發動機要吸入空氣,空氣再和汽油霧氣混合點燃,才能讓發動機工作。可如果空氣是髒的,帶有顆粒物的話就會直接導致發動機的磨損。因此需要在節氣門前面加上一個空氣濾清器把空氣中的髒東西阻擋住。但空濾過髒也會降低進氣效率,導致發動機出力不足,就好像呼吸帶個口罩有點喘不過氣。

啥是大保養?

其實除了發動機基礎小保養以外,增加其它項目,就成為所謂的大保養了。而其它項目也來自於車輛的其它系統,比如剎車油、變速箱油、空調濾芯、更換火花塞、更換汽油濾芯等。

那保養的坑在哪?

所謂的坑,其實就是用不正常的說辭或手段,誘導或欺騙小夥伴增項、或提前保養。比如可能還不需要保養的項目,想方設法的要說服你做。

我們下面就揭露一些常見的保養陷阱。

不展示空濾直接換

以空濾這個東西來說,作用我們前面解釋過了。很多4S店可能都不會給你展示它的髒汙情況就建議你更換。

其實對於長期居住在內陸城市的小夥伴,空濾通常的確是一個必換項目,因為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霧霾或揚塵相對還是比較嚴重的。但對於居住在海島周邊,或者沿海地區的小夥伴,空濾並不是每次保養都需要換。這是為啥?

原因是沿海地區常年受海洋季風的影響,其空氣中的沙塵要比內陸少很多。因此在保養前可以先跟隨4S店員工,一起去打開空濾盒看一下空濾的髒汙情況。如果幹淨自然就沒必要更換了。

但怎麼看是關鍵,一定是在車邊上現場拆下來看。而不是4S店的人直接拿著一個髒汙的空濾給你看,這樣就沒辦法證明是你車上的了。

雖然一臺車的空濾並不貴,不是改裝件的話原廠價位也就是幾十到一百多塊錢不等(不同車型有所不同),但一百個車可就是一萬多塊錢啊。積少成多都是錢。

提前更換火花塞

一般車輛,4S店可能會讓你到4萬公里左右換一次火花塞。但實際這個數據,是汽車主機廠根據大數據總結出來的。小夥伴也知道,大數據並不完全適用於個體。

坑在哪?

其實手法和空濾是一樣的,店裡直接拿幾個觸點燒凸了的火花塞給你看,這時候就已經掉坑裡了,因為你沒辦法分辨這火花塞是不是自己車上的。

正常情況是,業務員會先問你到公里數了,要不要換火花塞?然後你一定要求:帶我到車邊上看著拆。如果拆下來觀察觸點確實燒凸了那就換吧。

但如果觸點還是比較尖銳的,而且你的車還沒有出現著車困難、加速抖動、油耗偏高的情況。那其實可以再等一等。火花塞不同車型、不同種類、不同氣缸數的價格都不太一樣,包含工時在內的價位也在幾百至上千元不等。

誇大更換點火線圈

點火線圈其實沒問題,但仍建議更換。這是從上面的火花塞引申出來的一個陷阱。有的4S店會告訴你“只換火花塞沒用啊,不換點火線圈,這車肯定還會抖,或者起步困難。”這其實是一句大廢話,只要你的車還在用,這故障肯定遲早是會出現的。

車是損耗品,不消耗那才不正常呢,但是不是馬上就要換?這需要我們自己來考量。

建議是先看一下點火線圈的狀態,如果已經有不正常的燒蝕痕跡了,那的確需要更換。

但如果幹乾淨淨什麼事都沒有,那就只換火花塞先跑一跑。沒有加速抖動或者著車困難的跡象就不用換點火線圈了。點火線圈不同車型的技術要求也不同,因此價格也不統一,便宜的可能兩三百就能搞定,高端車型或者技術要求比較高的發動機,一套點火線圈的價格也可能有數千元。

謊稱節氣門需清洗

啥是節氣門?其實相當於汽車的咽喉,咱這嗓子要是進異物了,那肯定難受。

其實汽車是一樣的,如果節氣門髒了,髒東西就容易進發動機造成發動機加速磨損,過分髒汙還可能引起節氣門開不到正常位置,導致油耗增加。因此的確需要定期清洗。這洗一次,在4S店通常都要幾百塊錢。

巴特

實際保養的時候真需要洗節氣門嗎?其實只要看節氣門髒不髒就好了,髒了就洗,乾淨還洗個啥?但怎麼看?這裡要注意一下。

如果4S店問你節氣門髒了洗不洗?這時候你要說:先別拆(這三個字是最好用的保護措施),帶我去看一下。為什麼不能拆?因為一旦4S店拿一個拆下來的髒汙的節氣門,你沒辦法分辨是不是自己車上的。(很多保養項目都同理)

第二點,洗節氣門的標準流程也的確是要拆下來,然後兩面清洗,這樣才能把節氣門清洗乾淨。裝在車上只清洗外側的做法如果還收費的話基本都是在騙錢,節氣門內側還是髒的...

所以就算同意洗節氣門,最好也是要看著維修工親手從自己的車上把節氣門拆下來雙面清洗才靠譜。

注意:小夥伴應該看到範老溼在上文中說了多次“先別拆,先不要拆”,這其實是有依據的。實際汽車是小夥伴們的私人財產,未經我們同意其實是不允許擅自拆解的。如果拆了就有破壞他人財產的嫌疑。這一點其實在4S店的員工要求中可是有明確規定的哦,如果要拆也一定要經過小夥伴書面簽字同意。我怎麼知道的?這可是在4S店的朋友告訴範老溼的~

看到了這裡,你以為保養的坑就到此為止了嗎?

當然不可能!這些通常都是車輛還在質保期內常見的坑,下期我們會聊聊那些出了質保期之後的保養陷阱。記得要持續關注範老溼喲~


汽車情報組


曾有業內人士稱,4S店每賣出十臺車就有一臺問題車。

車聚君採訪了上海某豪華品牌4S店的資深銷售人士,他表示,部分4S店確實“比較野”。

“小的經銷商有些時候什麼都不管,只要賺錢就做”。這位銷售人士坦言,“但上海這種一線城市的大經銷商集團,極少出這種么蛾子。”

他進一步解釋,問題車的來源大致有這幾種:運輸途中的擦掛碰撞後修復,客戶買車後發現質量問題退回,試駕車裡程清零輪胎更換後繼續銷售。

所以,消費者提車時一定要做好現場檢查,儘早發現問題並積極維權。以車聚君自己的購車經歷為例:

2017年8月,車聚君選購了一輛捷豹XFL轎車,提車時發現車身右前門位置有一個小坑,銷售稱可能是由於運輸過程中小石子蹦上導致的。

雖然不屬於太大問題,但確實已經不是“100%的新車”,故車聚君要求立刻退車。

經過兩小時的協商,最終經銷商決定附送價值5000元的“十年20次小保養”作為補償。

其實車聚君遇到的這個問題不是很嚴重,4S店也應該不存在主觀惡意,且發現及時,所以比較好解決。

但不可否認,在成本和競爭壓力之下,一些經銷商不惜鋌而走險,把問題車當新車銷售。那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防患於未然?

▎選車儘量去更大、更正規的渠道。能去4S店,儘量不去二級經銷商店;能去大店,儘量不去不熟的小店。價格透明的今天,同城同車的價差不會很大,而購買體驗和售後保障差別很大。

▎價格可以講,但不要輕信過於便宜的“特價車”。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壓價過狠,輕則出現“低車價、高雜費”的情況,重則出現“以次充好”的欺詐行為。

▎提車當天,一定要帶朋友去。哪怕不是很懂車的朋友,也可以在現場幫你檢查漆面。因為一旦出了店門再發現問題,舉證將非常困難。不放心的,還可以現場抄下VIN碼,和銷售一起去售後查是否有過維修記錄。

▎細節檢查。如底盤、發動機艙、安全帶、座椅的角落,是否有水漬或異常;常見部件的螺絲是否有擰動痕跡;胎毛是否齊備;剎車盤是否有明顯磨損。

若發現問題,要堅決主張合法合理的利益訴求,包括退車及賠償。當然,如果問題不大且對方無惡意,提議另贈免費保養是現實可行又實惠方便的訴求。


車聚網


我們經常遇到下面的情況:

A:車子上保險了嗎?

B:上了呀,6000多一年。

A:為什麼給車上保險呢?

B:國家強制的。

A:錯了,只有交強險是強制的,一年950元。商業險是自願的。你決定取消商業險嗎?

B:......

A:我想你還是會買的,因為車子在外,你擔心發生事故,會產生修理費。撞到人,要賠償醫療費。

B:恩,我第三者買了100萬(很自豪的說)

A:那我想問問您給自己買了100萬保險了嗎?

B:不是有100萬嗎!

A:這個100萬是第三者責任保險。意味著你撞到別人,別人最高獲賠100萬。而你自己發生意外,只有座位險的1萬元。

B:原來是這樣的

A:車子一般開多久?

B:十年

A:如果10年沒有出險,保費可以領回來嗎?

B:消費掉的

A:車子的修理費如果高的超過車價,你會修理還是報廢

B:報廢

A:這意味著車子的修理費是有限的。人吃五穀,時間久了,也要修理、保養。

B:是的

A:我們一生要花多少修理費,你知道嗎?

B:不知道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一個自欺欺人的問題,就是“我很健康,我坐在車子裡,我不會有事,給車上保險就好了,我拒絕人身保險。”

車子需要上保險,人比車子貴,人更應該上保險。車子修理費至多幾十萬,我們一生的修理費是X,這對自己對家庭都會造成影響,不重視自己難道人不如車嗎?十年車險,用與不用都是消費型的,我們買商業保險最後還是返還的,留了筆資產給我們家人的!


保險有錢莆田生活館


1.拔掉ABS讓新車公里數不變化

業內潛規則,對於我來說是小伎倆。拔掉客戶車的ABS就是為了讓里程錶看上去沒有變化,這是因為有些洗車店、維修點素質極差,開客戶的車出去玩不想被發現。其實拔ABS是個愚蠢的行為,真早追究起來很容易就能查出來,原理就是你拔掉後整車的控制系統會報錯,從報錯的那一刻起,會永久凍結一些錯誤的數據方便開發工程師解決問題,這些數據是清除不掉的。


2.維修時以舊當新,給你換上“全新”配件。

4S店每天那麼多車輛維護保養,如果配件不足,又急需要更換怎麼辦?那隻能隨便從一輛車把新的拆下來互換,那麼問題就來了,從哪裡去找這麼多車呢?畢竟一個車就只有那麼幾個配件。第一就是拆次新車,一般廠家會給4S店一些試用試駕車,這些車是整車廠做完小批量整車驗證試驗後,還比較完好的車,一般內部人員能以市場價的5~7折左右的價格購入,賣配件比賣整車貴多了。第二就是拆新車,完全的店裡的新車,畢竟賣配件比賣車值錢得多,至於後面怎麼處理拆新車後庫存的問題,辦法多的是。4S一般不會用事故車的部件,主要是怕容易出事有風險,畢竟事故車零部件有損傷容易被發現不是新的。


所以,雖然4s黑了一些,但是比外面又要好很多,最好是去那種可賣全國的大型4S保養,要正規很多。


深藍月華


首先得明白4S店和二級經銷網店的區別。


4S店是包括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後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等(Survey)四合一,所以叫SSSS店;而二級網點則是4S店再下一級單位------說明白了就是4S店是廠家配車,二級網點是從4S店拿車。

(4S店)


早年汽車行業頗為混亂,黑幕很多,但現在銷售透明化,消費者的信息渠道越來越多,所以基本4S店本身的黑幕很少了,但有的二級網點卻因為代理商的“小家子氣”而依然頻爆黑幕。這裡我就稍微總結下,4S店、二級網店的黑幕吧。


“加裝車型”

所謂的加裝車型就是配置表上不存在的車型,通過4S店、二級網點自行加裝某配置然後虛高定價,給出鉅額優惠的套路。

比如正常的奧迪A4L乞丐版(進取型)沒有導航,官方指導價位29.30萬;但經銷商給加了腳墊、貼膜、GPS,弄了一個皇家版,售價35.3萬,然後優惠6W.....


注意事項:嚴格對照廠家給的車輛配置表,以防魚目混珠。


精品價格奇貴

這個應該是眾所周知的“黑幕”了,比如可樂在小賣部和五星級賓館的售價不同一樣。

但是注意一點,精品分兩種,一種是廠家配的精品,一種是4S店自己的精品;廠家的周邊精品是真的貴,一般是用來展示的,很少出售;第二種是4S店自行採購的精品,這玩意價格翻十倍。

注意事項:廠家的精品一般都是周邊,比如單車,手錶、鑰匙扣。並沒有什麼防爆膜、腳墊之類的(除了原裝腳墊,這是免費送的)。


返工車

所謂的返工車就是被偷偷修整過的車,主要是兩種。

第一,巡展車因為公里數過大而被調了里程錶

第二,車輛運輸過程中因為磕碰而補過油漆或者修理過。


注意事項:說句實在話,這種從4S店出來的返工車是非常難判斷的。我們只能做到以下幾點,儘可能的避免:

1.儘量選擇近期到店的車。

2.儘量選生產週期最近的車。

3.拒絕被4S店指定車。



以上,就是4S店、二級網店的一些黑幕和應對方式。



無聊到巔峰


關注微信公眾號:進擊的輪子,輪子哥恭候你的到來!


買車是項大事,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是筆不小的開銷。相信小夥伴們買車前都是深思熟慮、貨比三家,可就是有些黑心車商經不住金錢的誘惑欺騙消費者。

根據北京市工商局和市消協發佈的投訴信息,今年1月,由購車引發的糾紛增長了三成。

事後投訴不及事前防備。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看過別人被坑的經歷,咱就有了前車之鑑。今天小編就總結以往消費者購車被坑的經驗,幫助小夥伴們在購車時識破車商的騙局。

一、購車合同藏玄機

小夥伴們,是不是以為簽了合同,事情白紙黑字定了下來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那小編只能說你太天真了!一個被坑的小夥伴說他去年9月買看中了一輛車,並於10月支付了全款。【合同約定40天以內取車】但是直到現在連車影都沒見到。

這個小夥伴氣憤的拿著合同找車商理論,卻被告知儘管購車合同約定了40天內交付,但是在銷售合同的下方,甲方(公司)明確表示,如果因為廠商汽車交付和其他不可抗因素,則可以延期交付,具體延期時間也沒有說明。

這一免責條款意味著公司可以以廠商沒貨為由反覆推遲交貨。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小夥伴們籤購買合同的時候可一定要看仔細了。


二、巧立名目,重複收費

很多小夥伴在購車時選擇貸款,汽車貸款市場也日漸火爆,有些車商趁機賺取昧心錢。

一位汽車銷售人員透露,很多時候購車的朋友在辦理購車貸款時,往往求車心切,之前沒有好好了解相關的費用,加上沒有一個確切的汽車貸款收費標準可供參考,這就給不良車商有機可乘。

在汽車貸款的過程中巧立名目,多收費用。這是他們最常用的一招兒,也是最好使的一招兒,好多車商獅子大開口,莫須有的費用項目加得滿天飛,甚至一個項目起好幾個名字,重複收費。

消費者在辦理購車貸款時就需要花點時間,查查相關資料,多對比幾家,以免掉進陷阱裡。


三、以舊抵新,花錢買了二手貨

一些“正規”4S店用翻新車冒充新車欺騙消費者。很多小夥伴在給新車做保養時發現車子有被動過的痕跡。比如車前保險槓有刮擦、車身有噴漆打蠟、車內零件有被調換等痕跡。這些痕跡都表明你購買的是一輛經過翻新的二手車。

據一名4S店銷售人員透露,汽車配件市場的“二手貨”現象更普遍。汽車零配件是非常專業的領域,一些4S店藉此矇騙不懂行的顧客,打著原裝的旗號,用非原廠的配件,卻收取原裝的高價,賺取更多的利潤。


四、出爾反爾,許下的禮品成泡影

掏錢時顧客是上帝,掏了錢後懶得搭理你。有些無良車商在忽悠你提車時許下諾言,送你全車貼膜、車載導航等禮品。真等錢到了車商的腰包,曾經的諾言變成了兒戲,車載導航、加油卡、免費提供貼膜、車內裝璜等服務成了泡影。

小夥伴們在提車時一定不要相信車商的口頭許諾,白紙黑字蓋了章的才算數。這樣等商家事後耍賴的時候就可以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


五、購車時強制購買保險

一些4S店以優惠價格為由強制消費者購買保險,左右權衡之後很多消費者選擇了屈從。其實如果是全款支付買車,4S店又要求強制購買保險,可以只購買強制險,商業險可以自己在外面找保險公司購買,一般第一年在外面購買要找跟4S店沒有合約的保險公司購買,有保險合約的公司一般買不了。比較高端的車輛,一般會有要求買指定維修險,在4S店維修才不會有差價,如果自己在外面購買一定也要購買指定維修險。


六、購車【糊塗費】不知花多少

上海市汽車行業最近的一次監督調查顯示,24.83%的受訪者表示在購車過程中被收取過各種名目的費用。比如,4S店主動代辦車牌,但是上牌費用卻比客戶自己去車管所辦理還要高出幾百元;車管所只收取5元的工本費,有的4S店卻向客戶收取50-60元。

雖然比起幾十萬元的車,這都是小錢,但畢竟咱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花了冤枉錢,無論多少都會心疼!

◆ ◆

如何才能防止購車被坑呢?

購車前要仔細瞭解車輛配置情況與售後服務承諾,不能輕信銷售人員的口頭介紹與承諾;務必將車輛價格、型號、交車時間、優惠承諾、違約責任等重要信息在合同中明確清楚;

提車時要仔細檢查車輛,察看外觀是否受損,內飾裝潢等配置是否與承諾相符,核對購車發票、車輛合格證、購車合同等憑證是否交付於消費者手中。

無論在哪個環節都要注意保留證據,這樣在商家耍賴的時候咱們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好好的治治他了!


進擊的輪子


我一同學在一家4S店幹店長!我們之間談論過這事,如有不對請指正!

你的車進店之後,所有的問題都不要問了。有店員就帶你去喝咖啡、看電影、中午吃飯、唱歌、等等就是為了消磨你的時間,不讓你寂寞!

咱不說具體細節了!有時候什麼都沒給你動,拿個抹布給你在重要的零件上擦擦,就要幾千塊錢!當然,真有毀的零件,就給你換一個吧!可別聽說是原廠的,那你就錯了!小廠的都不會給你換的,最多換一個'拆遷'的。更別說機油了,四十塊錢一壺的,收你四百八十,你還只能要一半!至於貨架上的零件都是給車主看的,那可是真品啊!

還有就是先忽悠你。店員給你試過車以後,就像醫生一樣:這這不行了,那那不行了。影響安全,影響車的性能,不要多少錢的,換一個吧!十幾、幾十萬的車換一個小東西二三百,哪個車主會心疼。幾樣一起可就多了吧!

不會說話的媳婦兩頭傳,會說話的媳婦兩頭蠻。老闆心裡是有數的!上報汽車公司的零件都是新的,換的卻是'拆遷'的,把原廠零件單賣出去!表面上看,老闆賣一輛車才掙500到4000之間,一個月賣的車,連房租費都不夠!錢從哪裡來,還有員工的開資。大家想想就行了!


用戶9127763985


沒辦法避免,這種現象不光4S點有這種現象,包括有些修車的小店它們也會這樣做,即使現在4S點推行透明工廠,只是在休息室和車間之間加了一大塊透明玻璃而已,有誰會真正的去看自己的愛車保養到哪了,該換什麼了,沒有,都是在休息室裡看電視,聊天,或者是玩手機,有沒有那塊玻璃沒用,都是障眼法,你沒辦法不讓4S點坑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