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微波光子雷達”即將面世:隱身戰機在它面前毫無用處


近日,在南京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的第一臺量子雷達樣機公開展出,顯示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又一次突破。量子雷達為中科院14所研製,14所除了量子雷達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以外,在其他科研領域同樣綻放光彩。2017年6月,中科院14所就曾經展出過由該所研製成功的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樣機,雷達樣機公佈後,14所在此基礎上對雷達在應用層面遇到的問題進行進一步攻克。

近日有消息稱,該所研製的微波光子雷達已近接近收官,這就意味著,我國距離實戰化部署微波量子雷達更近了一步。微波光子雷達是什麼?其有什麼樣的神奇之處呢?微波光子雷達的原理與傳統的電磁波雷達不同,微波光子雷達主要突出的是雷達波的“粒子”特性,具體而言,微波光子雷達就是以光子為信息載體,利用豐富的光譜資源和先進的光子技術,來更好、更快地處理雷達寬帶信號,最終可以實現快速成像且成像高分辨率的一型雷達。

眾所周知,雷達是現代軍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雷達性能的高低決定著我軍武器是否能夠“看得見、打的著”,如果雷達性能落後,軍事武器無疑就變成了瞎子,因此,世界各國在雷達技術領域都投入了巨量的資源,雷達性能也在不斷提升。但是,技術的積累是有上限的,這個上限就是該項技術的基本原理。例如:傳統的雷達就是利用電磁波“波”的特性,發出電磁波,然後利用回波來定位目標的具體位置,速度、高度等等。


但是,傳統雷達波有著很多的侷限,這些侷限就是其基本原理帶來的,隱身飛機的出現就是傳統雷達實失效的最好證明。除此以外,傳統的雷達難以在大霧、下雨、霧霾等惡劣狀況下使用,在雲層等障礙物遮擋下,雷達也無法探測到目標。雖然最新的合成孔徑雷達可以全天候工作且具有穿透能力,但是仍然無法克服精度較差、處理速度慢等缺點。因此,尋找新的技術,突破傳統雷達的侷限,成為了各大國都非常重視的工作。

微波光子雷達的性能十分優異,其使用光子作為信息媒介並實現信息處理。由於其原理完全顛覆了傳統雷達,因此其信噪比、探測精度、探測距離、分辨率等等的性能都要優於傳統雷達。與此同時,微波光子雷達的效率是傳統雷達的好幾倍,並且不受雲層、天氣等障礙的影響,具有全天候全時作戰的優勢。例如我國的微波光子雷達樣機,就曾經在厚厚的雲層中揪出一架波音737並且全程實時地跟蹤。

由於遠離區別於傳統的雷達,因此專門剋制傳統雷達而設計的隱身飛機在新的微波光子雷達面前將不再具有絕對優勢,也就是說微波光子雷達天生就具有反隱身功能。隨著14所的不斷進步,我們距離成熟的微波光子雷達也就越來越近,而那些躲在暗處的敵意目標無疑時日無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