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今年,聊城高新區將全力衝刺“國家級高新區”

五年前,自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設之日起,一粒高新的種子就在聊城大地上播下,一支創新的火炬在魯西腹地中點燃。

砥礪奮進五年路,高新區已然魅力十足。

28日上午,高新區設區五週年新聞發佈會舉行,與此同時,13家省駐聊及市級新聞媒體齊聚高新區,實地檢驗了高新區五週年發展成果。


說發展:五年,高新區交上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今年,聊城高新區將全力衝刺“國家級高新區”

在28日上午舉行的高新區設區五週年新聞發佈會上,高新區新聞發言人、宣傳辦主任王含冰是這樣總結高新區發展成果的——“縱觀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可以說高新產業穩步發展,重點項目推進有力,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城鄉發展日趨協調,民生事業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安全生產態勢良好,黨的建設深入推進。”

數據固然枯燥,卻最有說服力。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令人驚喜的數據——

今年,聊城高新區將全力衝刺“國家級高新區”

2017年,高新區完成區內生產總值50.93億元,同比增長9.4%;

三次產業比重持續優化,調整為15:54:31;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87億元,同比增長43.5%,增幅居全市第一;

稅收佔比91.6%,居全市第一;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6.7億元,同比增長54.5%,居全市第一;

實現工業利潤和工業利稅25.1億元和29.4億元,同比增長306.5%和284.9%,居全市第一;

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3.5億元,同比增長38.8%,佔比達到47.8%,增幅和佔比均居全市第一。

建區之初,高新區企業僅有魯西化工等幾家,截至2017年,企業數量已達到22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4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15家,收入過億元企業27家。


論民生:民生事業持續改善,扶貧攻堅見實效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高新區的建區理念。

五年來,高新區民生事業持續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總投資120億元的26個城鄉建設項目去年完成投資45億元,超進度10個百分點;

九州窪月季公園完成投資超過4億元,完成了土方施工、基礎造型等工作,進展順利;

新建改建高效集約蔬菜溫室大棚1782個,完成旱廁改造1.2萬戶,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36戶;

完成總投資1.5億元206公里的村村通工程,提前一年完成了三年建設任務;

小城鎮提升工程、美麗鄉村示範片區工程進展順利;

今年,聊城高新區將全力衝刺“國家級高新區”

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及學前二期行動計劃走在全市前列,義務教育均衡縣通過了國家驗收。

在實現3230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21個貧困村順利摘帽的基礎上,創新“產業+”扶貧新模式,促進扶貧產業和農業、工業、旅遊業融合發展,其中,整合韓集鄉紅色資源做強紅色旅遊,帶動全鄉11個重點貧困村規劃建設美麗鄉村,促進整村脫貧。


談展望:今年全力衝刺國家級高新區,確保順利實現晉升

三年跨入國家級高新區行列是2016年高新區向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全區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2018年,是高新區交答卷的時候了。

“今年‘兩會’,市委市政府把“全力支持高新區發展、突出高標準定位,推進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環保科技等六大產業園建設,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此,全部高新區人將義不容辭,必需迎難而上、全力衝刺,確保把這張答卷做漂亮。”提到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王含冰鏗鏘有力。

敢說這話,高新區底氣十足。

今年,聊城高新區將全力衝刺“國家級高新區”

2017年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家數、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新技術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這四項反映科技創新水平的指標均居全市第一位——

截至目前,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家,居全市第一;研發投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5%,居全市第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件,居全市第一……

可以驕傲地說,高新區已經成為引領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距離國家級高新區的標準要求越來越近。

記者 李小芹 通訊員 楚詩韜 楊勁松 王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