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在保靖县复兴镇,有一个需经过花垣县城北部上山,然后在山梁上盘旋好一阵子才到边的偏远小山村,这个小山村有盘古坡、糖坡、白果树、石家寨、马家寨等9个自然寨,230户920多人分散住在一个个半坡上、山谷里,这样的地形地貌让人难以想象它竟有一个通俗而又新奇的名字——门前村。

该村离保靖县城远、离花垣县城近,地势高,山林多。或许正因为它离保靖县城远,而且是几届乡党委书记的联系村,2018年5月上旬的一天,突然从村外来了五位客人:老李、小李、大吴、小吴和老曾,每人手里提了一个简易布包,包里放的是表册、卷尺、相机、水笔等。他们先在村部召开镇党委负责人和村组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宣传有关工作的重要性、有关政策,宣传发现问题、推进问题解决、提高脱贫质量等工作目标和要求,并请与会人员介绍门前村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会后,他们分成两个小组,由村组干部带路,分别到1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15户农村危房改造户家了解情况,到左邻右舍走访座谈。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村部所在地叫石家寨,是第二村民小组,组长田应文是危房改造对象。两位客人站在他家的坪场上,发现他家瓦房上换了不少新瓦,两根挑梁也是新换的,堂屋的大门及两侧的壁板散发着杉木板的清香。走进堂屋,最扎眼的自然是楼上三方壁板,象桐油漆过般锃亮,他们用卷尺丈量了壁板的面积,照了相,与田应文搬了几张小椅子,坐在堂屋的门前外一起算运费、算成本,边算边问他施工人员的确定、验收等情况,问他是否满意、还有没有什么困难等。田应文说:为了节省开支,施工请的是邻居一位木匠师傅,老师傅的手艺好,大家都放心,他对工程质量很满意,并表达了对党和政府关心的谢意。吴姓客人问他村里在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和问题时,他说:他自己先后享受了两次危房改造补助,2014年因为房子墙体被农用车撞坏,村里帮助申报安排了1600元的改造资金;今天看到的是2017年申请的7000元补助实施的危房改造工程。他说村里符合条件的危房改造对象没有实现全覆盖,主要原因是少部分人嫌补助资金少,不愿意申请,还有一些人长期在省外打工,没有时间回来进行危房改造。听得出来他讲的是真话、实话,他的坦诚出乎客人们的意料,客人认真地记在了本子上,填写了入户调查表,老田主动签了字。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另三位客人去了易地搬迁对象彭家磊家,彭家磊和爱人外出打工去了,不在家,他的父母和兄弟正在堂屋吃饭。几个人站在堂屋大门外与他们打招呼,老彭端了饭碗走出来,热情地请客人吃饭,客人回答“吃过了、谢谢!”之后,说明了来意,一起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边陪主人吃饭边聊。

问他家的人口、耕地面积、产业发展、家庭收入以及儿女分户、彭家磊建房情况。老彭看到几位客人很谦和、热情,象真正关心人的人,三下五除二把饭吃完,抹了嘴巴就和客人们细说,并把家里的户口本和档案资料拿给客人看。说完了主动带客人到旧房地址看复垦情况,旧房的基础已平整、挖松,玉米苗已经露出了2寸,客人问了复垦时间等,用手机照了相。之后老彭带着客人去看新房,新房建在旧房左侧山湾里的地里,地边是一条约5米宽的尚未硬化的毛坯路。几位客人看了周边环境,看了房屋内外质量,然后测量房屋面积,刚好100平方米,人均25平方米。客人在新房外与老彭了解房屋施工、监管和验收等情况,并通过手机与在外打工的彭家磊本人联系,补充了解其他情况。他们告诉客人:新房是2016年7月建的,花了11.9万元,国家补助11万元,已收到8.8万元,自筹资金0.9万元。新房通了水、通了电,下一步还要通电视、通水泥路的。客人问老彭为什么把房子修到山湾里,离进村公路比旧房还远了呢?老彭说是为了发展养殖业,方便养猪,新房的旁边已建起了两间新猪舍。主人、客人又一起聊了一阵养猪的事来。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折回的路上碰到一位名叫张春兰的妇女,拉着客人要反映情况,几个人笑着停下来,到她家的门前停下。她说她家一直没有收到建档立卡户应该有的一卡一册,别人家都收到了,不知是漏掉了还是什么原因,要客人帮她解决。客人问了她一些情况,她是彭礼和的母亲,彭礼和外出打工去了,全家6口人,村秘书多次去过她家,还在她家门上贴了扶贫联系卡。客人便问一起来的乡镇干部是否知情,镇干部说知道,答应回去后帮她到镇财政所问一下,一定办好。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后来客人专门就此事问了村秘书,村秘书说可能是漏掉了或者是忘记了,一直没有发下来。而且有一户人家有两本存折的现象,儿子有一个扶贫存折,父亲也有一个扶贫存折,一家人收到两个本子,不知怎么回事。客人便请乡党委的负责同志帮助处理。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客人这样在门前村转了两天,没人在家的,客人们看了新旧房屋的变化、质量,测量了面积,侧面打听一些情况。第二天下午,他们从盘古坡、马家坡往村部石家寨赶的路上,一边揩汗一边计划着回去给不在家农户电话联系的事,以便了解他们是否满意、还有没有相关问题和困难;思考着晚上比对相关资料和数据的事。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快看,野鸡!野鸡!”老曾指着前面不远的野鸡叫喊,把大家的视线聚焦在一起。野鸡正站在村道边啄食,见到客人们靠近了,才轻轻弹一下腿,扇动翅膀,拖着长尾巴飞过客人们的头上,躲进山林里去了。带路的村干部说:“门前村人少山高林密,不仅有野鸡,还有山羊、野猪呢。今天你们来了,它们很高兴,平常不大露面的凤凰都代村民出来欢迎你们了。”客人们的疲累一下子减轻许多,和村干部边走边谈,兴致勃勃地欣赏着门前村的风景。

18:50左右在村支书张世明家吃晚饭,两晕两素几大碗,客人把过路的一位老婆婆也拉到一起吃饭,满满一桌人,象过年亲戚团聚一样,吃得很高兴。不同的是,客人们吃完饭后,每个人都交了20元的伙食费,并请村秘书打了收条,村干部感到有点和以往不一样。

李银慧 吴萌春:门前村的特殊客人

离开门前村时,天气凉爽多了。客人的小车在山顶上奔跑,忽上忽下,忽直忽拐,象一条曲线、一道风景向远处延伸。据说,他们是一群关注民生的党员干部!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受当地党委委派,到乡村去看哪儿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困难群众有没有安居,有没有影响脱贫质量的人和事……

呵,原来他们是深入一线的巡察人,他们已经由门前走进了屋里、走进群众的心里去了。

写于2018年6月6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