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是什麼制約了中超球隊,以至於像恆大上港這樣的俱樂部都沒能力建設自己的專業足球場?

面壁仁者


很多球員,像黃博文等等都公開表達過,希望自己的主隊擁有一個專業球場,而很多俱樂部的中遠期計劃都有建設專業球場,但是最後不了了之。之所以這樣,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土地開發權的複雜性。中國不是土地私有制的國家,所以俱樂部要建球場,在大城市買一個球場地塊,高價買地,不實際,投入大,收益少,而且周邊不一定如願地配合球場的需要建設相關配套的公共設施和交通網絡。

如果現有交通網發達的地方,在大城市,更加是金貴的土地,不搞房地產開發,搞球場?只有腦袋不好使才會這樣做。所以這條路基本上在一線大城市算是堵死了。

第二,在已有場館重建或改造成專業足球場,涉及所屬權益問題。像熱刺可以在自己的舊球場那裡拆了,然後重建一個新的,那麼中國能否在那些看上去不適合看足球的破舊運動場上建一個新的球場呢,答案是很難。

因為建一個球場投資至少幾個億(當然預算少的這種可能滿足不了中超豪門坐5、6萬人的疏散和空間需要),更大更專業的10個億人民幣以上,當然越接近英超德甲頂級的,就更貴,但是球場所屬是政府或下面的體育局管理運營,你一改,以後收入權歸屬,還能不能搞演唱會了?邊上的商鋪算誰的收入。俱樂部也不願意花10億弄一個球場,專業的草皮,然後說權屬不是你,然後定期開個演唱會把你的專業草地弄壞弄髒。而作為體育局,也不願意見到本來每年收幾百萬俱樂部的租借場地費和百來萬演唱會場地費,現在你一搞,這塊收入,沒了。談不攏!所以第二條路也不通。

第三條路,政府發心搞專業球場,獨資或者按比例合資建設,然後租給俱樂部。這是中超最可行的。可惜是很多大俱樂部所在的大城市,很多都是有很多很好的投資項目,足球場投資回報慢,規劃立項,到研討,然後搞兩下,換一任領導,覺得建球場還不是優先,再緩一緩,結果就推後又推後,特別是在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球場規劃,以及周邊地塊的用途,每一小塊地的價值都可能影響很大。

結論,如果要實現第三條路,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辦世界盃,藉著這個名義,各個機會上演世界盃比賽的城市必須要修專業球場,也有藉口,有目的地重視,但是目前中國辦世界盃,還是在規劃中,不確定幾時正式決定申辦,以及申辦哪一屆。


球道人


誰都不要羨慕外國俱樂部有什麼專業球場什麼的,實際情況是為足球俱樂部專門修建一座球場絕對是得不償失的事情。在中超只有恆大、上港、國安這樣的俱樂部有能力並有興趣去做自己專屬的專業足球場。


首先就是地皮問題。中國的地皮是屬於需要審批,並不像外國是city council和議會通過,然後再購買,這就決定了西方職業足球的經驗不能夠照搬到中國足球上。在北上廣的地皮價錢居高不下的今天,想要弄一塊專業球場的地,必須附帶一堆商業用地,這是可以想象到的。所以這三傢俱樂部新主場的位置都不是特別理想,往好聽裡說就是“城市副中心”,難聽裡說就是郊區。


其次是中國市場運作問題。一個成熟的足球俱樂部,其核心收入包括轉播分成、紀念品收入、贊助費、比賽日收入。咱們中超別的不說,紀念品做得稀爛、贊助費的大頭讓足協拿走,比賽日收入慘不忍睹,各俱樂部都沒自己的規劃。看看英超、德甲,到了比賽日的時候,球場就跟過節一樣,球迷紀念品、視頻、小酒吧、賣彩票,幹什麼的都有。往往一場聯賽下來,除了門票收入外,俱樂部能從比賽日獲得幾十萬的收入,中國絕對辦不到。

第三是球迷熱情,這個具體看看中超俱樂部上座率就知道了,除了恆大、國安、江蘇之外,其他的球隊上座率真的“掙不回門票錢”。原因?拿國安來說,國安一場聯賽,光安保費用就幾十萬元,這個也就高上座率能彌補的回來,否則一般小球市真的是賠本運營。

其實這些還都可以克服,像恆大、國安、泰達、上港、建業這樣賠本運營可以接受。最主要的,是我們有沒有一顆搞“百年俱樂部”,踏踏實實做事業的心!


快意體育


題主這話是錯的,因為恆大和上港都在建設自己的專業球場,而且上港的主場很快就要投入使用了。


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上海都市範本”展覽上,上港未來的新主場“浦東體育場”規劃方案首度披露,乾淨利落的灰色立面,象徵上港的紅色裝飾線穿插其中,與球場僅僅相隔十米的看臺,高端大氣的上港新主場甚至讓人有種溫布利大球場的即視感。

根據規劃,上港的這座新主場將於2019年年底竣工,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此前中國已有數座專業球場,分別是上海虹口體育場、天津泰達足球場、天津團泊足球場、上海金山足球場和成都龍泉足球場。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國內政策不讓建專業球場,這是無稽之談。之所以中國缺乏專業球場是因為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中國足球以前不成氣候,地方政府動用公共財政,考慮的是全民體育文化,不會專門對足球項目傾斜,這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是也是更直接的原因,想建專業球場的俱樂部,自己都不能保證自己有興趣玩多少年足球(例如上港新球場計劃就是第三方建設,上港長期租用),甚至出現北京人和這種滿中國跑的球隊,球場建來供誰使用?球場是重資產,需要非常專業的運營經驗,否則就會不斷貶值,投資者風險巨大。

所以多數這種建球場的計劃只是心血來潮,真到論證計劃可行性時,這些投資者自己先遁了。例如成都龍泉足球場,2004年為亞洲盃而建(民資建設)投入使用沒幾年就荒廢了,現在成了上面這個鬼模樣。


中國土地是稀缺資源,尤其是中超球隊所在的都是大城市,更是寸土寸金。俱樂部想要自己的球場,又想要在位置好的地方(上海申鑫都不想在金山呆了),那建造球場的成本可想而知。西方國家也一樣,私人機構想修建球場,必須滿足地方政府各種條款,例如米蘭雙雄的球場計劃一次次腹死胎中,米蘭市政府要為全體市民考慮,而不是為個別有錢的資本財團考慮,足球只是當地經濟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球場問題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待到球場消費文化培育到位,中國足球市場進入健康發展階段,才有更多資本願意長期在這個方面投入。恆大這些資本集團,幾億甚至幾十億的投資建設一座球場,當然不是隻為給球隊安個家,更重要的是有通過運營獲得盈利的可能性,這才是他們現在有興致建球場的根本。


足球大玩家


呵呵,因為沒有地啊!你知道在上海和廣州這樣的城市,拿一塊地得多少錢?建設一個專業球場的用地,起碼可以幹兩個小區了,這樣的成本太高了。足球是不是公益?是不是可以拿到公益項目用地,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專業球場如果能有地皮,上港和恆大自己修建一個球場是很容易的。當然,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獨有的,很多大俱樂部也沒有自己的專門球場,都是租用政府的球場。例如,我們熟悉的米蘭雙雄的聖西羅球場,羅馬雙雄的羅馬奧林匹克球場。

虹口足球場似乎是中國第一個專業足球場

有一個特別逗的事情是來自足協的內部會議。足協要求各個俱樂部必須要有自己的基地,對此權健代表表達了自己的苦衷:“我們有錢都知道,我們也藏著掖著,我們也想在天津建設自己的基地,可是我們有錢也拿不到地啊!足協能給我們解決一下,我們的基地馬上開工!”呵呵,專業球場的問題在哪裡,大家知道了吧?


球哄哄


其實俱樂部專有球場應該算是比較國際性的難題,比如AC米蘭和國際米蘭共用球場,過了這麼多年應該也沒解決……

具體到中國,個人覺得首先是拿地的成本,因為中國城市的土地都是國有屬性,雖然說體育場館算是有一些公益屬性,但牽扯到歸屬權、運營權等比較敏感的話題,其實很難突破,目前國內的幾個專業足球場,也都是不屬於俱樂部而是屬於一些有國資背景的運營公司或者乾脆就是體育局系統內。畢竟動輒幾萬平方,還要交通便利,這塊土地的拿地成本就已經是天價,體育場館運營更是全世界的難題,只有付出沒有回報,這種生意只適合政府來做……

其次,從中國足球職業化的經驗來看,也沒有幾個俱樂部擁有養活自己的專業球場的實力和能力,尤其是我們還得看到,中國足球職業化20幾年,投資的企業和投資人早已經城頭變化大王旗,1994年那一屆甲A聯賽各俱樂部背後的投資人應該都已經換了一遍(包括國安,中信集團也把大部分股份轉讓給了中赫集團),這說明,其實在中國經營足球俱樂部是件不容易賺錢的生意,如果再加一個動輒投資幾億的足球場,就算是可以有些演唱會之類的活動可以有些收益,總的來說還是虧本買賣……

再次,球迷對於“聖·魯迅球場”之類的專屬球場和聖地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過於理想主義,中國足球現在大型的體育場館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比如山東濟南,在魯能遷到奧體中心(魯能大球場)之後,被譽為“聖體”的山東省體育中心已經幾近荒廢;上海,雖然如今上港在造專業球場,但簡單數數,虹足、八萬人、源深……其實大型體育場館並非稀缺資源,真正缺少的,是中小型的足球場,尤其是成本比較低的社區足球場,這才是政府應該去關注的方向……


搬不動的小強


目前國內已知的專業球場:上海一個、天津兩個、成都一個,其它應該沒有了。職業化20年了,賽場條件其實基本在原地踏步,我認為各俱樂部是應該和政府協商,儘快建設好自己的專業球場。這也是吸引球迷去現場看球的最重要舉措。我們看歐洲足球的時候,尤其賽場很好的德國球場,會發現現場球迷的助威聲非常有氣勢,其實球迷可能也就三萬人左右,但是看起來人非常多,這就是專業足球場設計造成的。專業足球場看球更近、座椅圍合更緊,同時由於在聲學設計上的考慮,加強了現場球迷的“聚聲”效應,甚至在某些專門為球迷組織設置的區域,助威聲會因為建築設計得到強化。這也是為什麼在專業足球場看球更有氛圍的原因。

而我們的球場都是綜合體育場,缺點大家都清楚得很,尤其是經常在現場看球的,距離遠、聲音散,主場氛圍很難營造,同時因為是綜合體育場,還時常會被某某運動會、某某演唱會佔用,毀壞草皮。

另外從歐洲足球強國的球場看,他們在主場氛圍營造上也是頗費心機,比如德甲,主隊是什麼顏色基調的,他們座椅到賽場附近的廣告牌及字母標語等,全是一個色系基調,看起來非常震撼,而我們的主場,從主隊球服顏色到主場座椅、場邊廣告標語等,往往五顏六色,觀感很差。我們和足球強國的差距體現在很多方面,場地也應該重要一環了吧。

說回中超賽場,每個球隊都設置自己的專足也不現實,但是作為老牌強隊的北京國安、山東魯能、大連隊這些球隊,沒有自己的專足實在說不過去(北京的主場是工體改的,先天不足,根本不具備成為專足的條件)。而新崛起的豪門球隊例如恆大,沒有專足更說不過去。

希望這兩年各職業隊能陸續擁有自己的專業足球場。


笑百步哈哈


錢不是大問題,但建設一個專業足球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中國,土地均為國有,房地產商獲得土地開發權後,大多會選擇建設住宅或商業綜合體,然後出售來獲得利潤。但是體育場不一樣,體育場屬於文化體育用地,在城市規劃審批時必須符合城市規劃的整體需求,例如城市體育場飽和時不得新建,比如附近已有體育場時不得新建,等等,像在國外那種兩個同城對手主場就隔一條街的情況,在中國你是見不到的。而且,專業足球場沒有跑道,僅能用於足球比賽這一個單項體育運動,不能用於綜合性賽事尤其是田徑賽事,所以事實上綜合功能性不強。如果一個體育場綜合功能性不強,那麼規劃方面是很難通過審批的,規劃部門會覺得這個足球場除了舉辦足球賽,不能給當地帶來更多的用途,比如舉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比如在突發自然或人為災害時用於疏散和避難等。

所以綜合考慮,在中國,要想建設一個專業足球場非常不易,中國的專業足球場數量寥寥無幾,而且還有逐漸減少消失的趨勢。

一個企業如果真的希望建設專業足球場,可以依託近年來興起的足球熱,並且藉助如足球特色小鎮建設和申報等為契機,進行申報。特色小鎮是當前較為火熱的城市特色產業集中區模式,在小鎮內建設專業球場更容易獲得規劃審批。


Asaikana


又在胡說八道了,睜眼說瞎話,上港今年已開建自已的專業足球場,桓大沒建不要帶上上港,小編你是否信息不靈?還是有所說?建不建是俱樂部的問題,跟中超制約有吊毛關係?你想打造百年俱樂部,你就建,不要老希望當地政府給你什麼優惠政策,送你地,送你投資,到時拍拍屁股走人,獅子大開口賣球場,這都是奸商的老套路!


數星星數數羊


主要是大城市現在很難有一塊這麼大的地皮,城市周邊也讓房地產商早期全囤積起來開發,太偏遠的地方對俱樂部以後的發展也不現實,畢竟交通對球迷的不便也是主要因素,門票的收入至關重要,現在想擁有一座自已的球場各方面的因素也要考慮進去,難!


小馬哥214357256


這個問題問的好?

我也一直在問。恆大不是有錢嗎?有錢買進高價教練、隊員,卻沒錢建設自己的專用足球場,這不是畸形發展是什麼?

中國球迷太可愛了,花了那麼大的價錢買到的球票,卻只能遠遠觀看,有時就是瞎起鬨,進球了沒看到,看到別人呼喊,自己也跟著呼喊。體育場舉行中超比賽,去現場還真不如看電視轉播清楚,當然現場看球要的就是那種發洩的氣氛。我也曾經狂熱的現場看比賽,現在不去了,主要是受不了現場的吶喊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