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早戀該不該支持?

彭吉光


首先要旗幟鮮明的說,我是不反對早戀的。 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從小被父母教育要好好學習,不要談戀愛,甚至上學的時候,在班上和哪個異性關係好一點,哪怕只是正常的來往,都要受到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麵人身攻擊,然後請家長、寫檢查才作罷的。青少年時期的壓抑,導致了很多人長大後普遍沒有愛別人的能力,不知道怎麼談戀愛,不知道怎麼和異性相處。大多數戀愛的想法、都來自言情小說和偶像劇,根本對戀愛這件事兒,沒有一個清晰地認識,造成了很多成年之後婚戀道路上的悲劇。可是我們的父母,又希望我們能一畢業就找到合適的人然後結婚生子。這真的是非常矛盾的行為。 我覺得談戀愛這個事情,也是需要練習的,所以我不反對早戀。很多人反對早戀,一是覺得影響學習,二是擔心孩子過早的性行為。這兩點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認為這個事情,宜疏不宜堵。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包括對人生、愛情、伴侶的理解,以及為什麼當下學習為先,再合理的科普避孕知識和在身體發育不完全時過早進行性行為的危害,要比抓著孩子早戀就臭罵一頓打斷腿,效果好很多。 所以以後如果我有孩子,我會從小先灌輸給他正確的價值觀。如果他早戀了,我可能會祝福他,我希望能認識他的戀愛對象,更希望他在戀愛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跟我溝通,最後,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可能會悄悄的在他抽屜裡放一個condom,提醒他注意安全。


老李校長


根據“強哥好高興”的考證,“早戀”這個詞來源於“晚婚晚育”的政策!世界上只有中國有“早戀”這個詞,其它國家、地區沒有這個詞。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由於過激的人口刺激政策,導致年人口出生率達到了自然人口出生率的三倍,因此人口激增,出現社會問題。問了應對人口爆炸帶來的問題,所以又提出了過於嚴格的生育緊縮政策——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有了“晚婚”才有了“早戀”這樣的詞彙!

近些年,人口多,教育升學壓力大。學校、家長為了成績、為了方便管理,所以更加提及“早戀”及其危害。

就我我觀察而言,“早戀”的危害並不來自於“早戀”本身,而主要來自於外界的環境!“早戀”不一定導致成績問題,學校與家長視之猛虎粗暴對待,一定會導致嚴重的反彈。所以,不論您對早戀持有統一意見,還是反對意見,一定不要犯簡單粗暴的錯誤。做一個優秀的聆聽者和旁觀者,保護自己孩子、特別是女兒的安全,這是一個好家長應當做的。


強哥好高興


AG拉認為,不該支持。

早戀,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早談戀愛”。早戀分為幾種呢?AG拉分別對這幾種進行推理。(由於題主沒有說,那也就只能一一講答了)

1.14~16歲。

這個有很多,比如一些漫畫為了使故事更長久一些,就會從16歲開始畫,一直到工作才完結。

實際上,這段時間是孩子一生的黃金期(個人認為),學習是重中之重的,如果因為戀愛誤了學習,後悔一輩子。這句話我相信會有許多人反駁,但這就是事實,就算自己不會誤了學習,另一個呢?

2.11~13

這個有點早了啊,畢竟孩子在這個階段對“愛情”的認知不完全,懵懵懂懂,“不完全”對以後的“完全”,這對孩子的影響可大可小,AG拉親身經歷過,至少對我來說是不行的。

3.11歲以下。

這個就太早了,基本沒有這種情況,和{2}一樣,不過大了就會散的,自然會散的。

聽AG拉一句忠告:學習、愛情,不可能雙豐收,早戀?八字沒一撇,別讓“沒一撇”毀了學習!!

這句話雖然老,但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說得不好,但求一個小小的關注。


夢煙說王者


孩子早戀該不該支持?

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孩子早戀是很難接受的,畢竟擔憂的東西會很多,如果不小心造成什麼意外發生,不僅會影響自己孩子的前途,也會給家庭帶來許多不安。

1.首先,對於上小學的孩子來說,父母完全不用擔心早戀的事,除去心術不正的小流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基本上還沒有性意識,男女小孩之間一般都只是純友誼。

2.其次,孩子上初中就得注意了,這個年齡是他們開始萌發性意識的階段,早戀的事會時常發生,甚至嚴重的還會引發惡性案件,比如強姦或者謀殺。

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給孩子敲響警鐘,引導孩子們走健康的路,千萬不要放任不管,因為一旦造成懷孕事件,不僅孩子會被開除,前提沒有不說,可能還會引發血案,到時就後悔莫及了。

3.最重要的階段就是高中,這時候孩子已經是青春期了,對性的渴望很強烈,早戀在所難免,這個階段家長能管的時間不多。

作為父母,在這個時候儘量勸孩子以學業為重,告訴他等高考完可以不反對他談戀愛,但現在必須放下戀愛的念頭,專心學習。如果孩子已經開始早戀了,那就讓他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給家長保證,不會發生性行為。

不管怎麼說,早戀這件事是抑制不住的,尤其是中學時代,這個階段家長很難洞察孩子的日常,因此,只能依靠學校的嚴抓嚴打,一經發現,絕不輕饒。

或許這對青春年少的孩子們是不公平的,但作為家長,但為了孩子們能有一個健康的未來,只能毫不留情的杜絕和打壓了。



xianbo5201315


初二下學期,女兒一臉興奮地說:"我們班有男生向我表白了。"我故作鎮定:"恭喜你,又懶又醜也有人喜歡。"性格好唄"女兒不無得意。我趁機向她瞭解小男生的情況,她一五一十告訴了我,什麼不停地往她抽屜裡塞禮物,明信片紙條QQ不斷。講完了,我鄭重告訴她,從今天起,不能再要男生的東西,不是因為多便宜,吃人嘴軟。第二,現在還不能談戀愛,馬上初三了,學習壓力會很大,第三,你還小,什麼年齡幹什麼事,第四,等你大一點,你還會遇到許多優秀的男孩,那時你的視野會更開闊,再作選擇會更好。第五,早戀吃虧的往往`女生。她點點頭,說我知道了。現在她已考上重點高中。也沒和那男生有聯絡,所以早戀不是洪水猛獸,正確引導,和孩子共度難關,挺好的。


張家才


早戀早戀,到底多早算早戀?

既然說是早戀,那麼這個詞就已經到了貶義詞的含義,是過早的接觸了戀愛。那到底該不該支持呢?

在社會的正面教育裡,當然早戀是不對的,過早的接觸了戀愛,說明先年齡的階段,一定是有比早戀更重要的事情必須完成才對。

為什麼現在早戀越來越普遍,因為偶像劇、青春電影、青春偶像,網絡的發達,信息獲取的便利,讓孩子們情感越來越豐富,對戀愛的好奇變成了期待。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的培養孩子對待異性的正常接觸,就變得很重要。

如果孩子有了異性的好朋友,千萬不要用早戀來壓制他,要正確的積極引導。比如對方成績較好,即可告訴孩子要向對方學習,努力成為和對方匹配的人。用正確的激勵方法,使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切忌暴力溝通,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適得其反。

每個父母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誰沒有經歷過青春的欣喜哀愁,多溝通,多理解和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妙來小姑姑


性,是伴隨生命而來的天性,動物性本能!沒有那個家長,老師,教育機構能夠抑制或改變這種天性的力量!不管你怎麼迴避,如何引導,青春期後的男女生都不可抑制地想去嘗試……這是誰也擋不住的力量!

作為家長,雖然難以接受,但也不必如視虎狼般談性色變!

女生,只要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發生性行為是遲早的事,女生,在沒有接觸性愛之前,心智的成熟有限。俗話說:沒經歷男人的女孩,永遠長不大的!就是這個道理。

結論:女生只要心理生理發育成熟,有性慾望,只要不是被強迫,只要是在自主自願,快樂的前提下去體驗愛情和性,都不會被傷害而是一種成長的必然體驗。

早戀,這個早的定義不應該人為定義年齡,而應當以心智發育的成熟度區別,現在的16-18歲就不算太早了!


自然之子AK


其實早戀一直都是家長想錯了,你們覺得孩子很幼稚,但有幾個家長去一五一十的瞭解孩子,一直幼稚的都是家長,你們覺得為孩子好的東西其實都是在害他們,他們是什麼都不懂,就算長到20多歲了他們還是什麼都不懂那為什麼那個時候就可以了呢,那個時候難道不影響事業嗎,在他們大學的時候,你們催他們找對象,那個時候你們怎麼不說,快考研了,好好學習吧!他們小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懂,不知道責任心是什麼,你們為人父母也不教他們怎麼樹立責任心,長大之後你們覺得他們會對已經成熟的女孩男孩負責嗎,你們一遍打著早戀不好的口號,一遍對孩子不聞不問,最後那些一無是處的和那些心裡障礙的是他們對象導致的嗎,都是家長。現在那些離婚的家長,你們還說孩子沒有責任心,那你們呢,你們比他們強到哪去,你們只不過是比他們多經歷幾次戀愛罷了


kimi你太可愛81


這個應該視情況而定吧。如果喜歡一個優秀的人,早戀就可以促進孩子變優秀。無所謂支不支持,而是在於處理的態度。

甚至早戀不應該稱作早戀,這個“早”的概念本來就不應該出現。什麼年紀產生什麼樣的感情,小的時候以為的喜歡長大了以後可能就不這樣認為了,得經歷過才知道,這些經歷的產生也是因人而異。

如果在年紀還未成熟的時候喜歡了對方,對家長來說最應該做的是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將學業感情這兩項問題分析透徹,最後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一份感情,也要教會孩子如何在一份感情裡成長而避免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

對於尚未成熟的男孩女孩,能夠產生一份純真的喜歡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這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他們自己心底裡最珍惜寶貝。我們需要做的是尊重他們的感情幫助他們守護,而不是把它曬到光天化日之下讓別人看到這份看似不成熟的愛戀有多麼的可笑。


情感專線網


祖傳的傳統文化一點不留,外來的糟粕居然發揚光大,還自以為有面子。青春期長身體,情竇初開,這是生理的必然,但人生才剛開始,身體才剛發育,各方面尚未成熟,提前使用,導致提前變成半成品或廢品。情愛是一種擔當,一種責任,是成人的表現。青春期,自己都養不活,談情說愛,浪費精神,也辜負父母的辛苦錢,讓你讀書學知識,你倒玩偏門自嗨去,這就是枉為人子,不懂感恩,不務正業。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來日方長,著急個什麼?青春期,談情說愛,百害無一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