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都聽不見叫聲,是被人抓絕了嗎?

過去農村早早就有能聽到知了叫了,以至於因為知了太多都嫌吵。而如今突然感覺少了點什麼,想了半天才發現到原來少了知了叫。偶爾聽到稀稀拉拉的叫聲,還提醒著人們夏天到了。不知道為什麼知了越來越少,都說是被人們抓絕了,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記得小時候農村裡知了特別多,榆樹果樹枝幹上通常都爬滿了密密麻麻的一層。叫起來時候震耳欲聾,只得拿著長竹幹趕走一些才行。到了晚上正是知了猴出土的時候,這是一種美味油炸了特別香。隨便在村口的林子裡轉一圈就能抓到幾十個,要是等到下雨後的晚上甚至能抓二三百個。不管知了還是知了猴抓不完,這是當時所有人的共識。

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都聽不見叫聲,是被人抓絕了嗎?

而最近這些年知了卻越來越少,晚上抓知了猴的人都比知了多。知了猴的價值決定了它的命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於這些野味需求加。居高不下的價格使得不少人瘋狂,每公斤的知了猴能賣到100多塊錢。過去抓知了猴都圖個樂呵,權當在外面乘涼了,而現在抓知了猴更是為了賺錢。面對這樣的場景,不少人都說知了猴是被人們抓絕的,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關係,但卻不是主要的原因。

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都聽不見叫聲,是被人抓絕了嗎?

近些年來農村裡對於化肥農藥的使用已經非常的成熟,絕大部分的害蟲都能被農藥控制,基本上很少在發生一些大型的蟲害。農藥的作用可謂不小,不過這也導致了農村的生態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農藥隨著雨水滲入土裡,除了殺了一些埋藏在地底的害蟲,連知了的幼蟲也不能倖免。農藥的濫用也是知了變少的原因,不僅知子如此像一些蜻蜓,青蛙,螞蚱等都變的少了。

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都聽不見叫聲,是被人抓絕了嗎?

記得小時候農村裡綠樹環繞,都是長了幾十年的大樹,夏天裡也是乘涼的好去處。隨著農村土地的緊缺,小樹林和道路兩旁的大樹都被村裡賣掉,當做農田使用或者從新栽種一些小樹苗。樹木的砍伐也是知了變少的原因,一個知了從幼蟲到成蟲要經過三五年的時間,其中大部分都在土裡,靠的吸食樹木的根液為生。大樹被砍伐其根部也隨著枯了,吸食不到根液的知了自然也出不來。

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都聽不見叫聲,是被人抓絕了嗎?

現在農村裡過於追求硬化面積,現在整個村子裡基本上都見不到泥土。在過去僅院子裡一晚上就能爬出來不少的知了猴,但過於硬化使得許多知了猴憋在土裡出不來,也無法進行產卵。家裡面的院子,村裡面的街道都是如此,除了預留的一些花壇全都向城市看起。這些固然使得農村裡出行更為方便,看起來更加的整齊美觀,但卻失去了本來的農村的本來樣貌。除了一些必要的硬化,泥土跟野菜才更適合農村。

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都聽不見叫聲,是被人抓絕了嗎?

農村裡的知了越來越少,少了知了的夏天無疑也失去了許多的樂趣。造成這些有許多的原因,不僅是人為捕捉的緣故,更多的是農村的生態在發生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