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裡赫特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

霸王龍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現在已知的數據:棘龍體長12-19米,臀高270至480釐米,體重4-18噸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都以最大論 14.7米對19米 14.85噸對18噸 棘龍的背帆又要扣掉部分重量

二者衝撞的話 霸王龍身體結構更佔優勢。棘龍的爪子可能給霸王龍造成致命傷,但是靠爪子秒殺霸王龍並不實際。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霸王龍前肢是殘廢 進攻以衝撞與咬合為主 而棘龍頭部很長 正面對決不可能抬起身軀,等著用爪子進攻,兩隻恐龍打起來根本不會跟獅子老虎那樣兩隻對拍。除非棘龍能一巴掌把霸王龍拍飛,不然說什麼霸王龍咬不到簡直是扯淡,棘龍並不是熊,拍飛什麼簡直是做夢,它的前肢根本不能像熊一樣揮舞,只能在有限的角度內運動,源自百度百科:“與人類相比,棘龍的肩膀的轉動範圍小的多。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它們的手臂無法做出360°的旋轉幅度,但可後襬至離垂直面約125°,所以肱骨可以後擺至斜微上方。手臂可以前轉至超過垂直面約50°。手臂無法完全垂直地往下襬,但可外展至超於水平面20°。與人類相比,手肘的活動範圍也很小,大約只有70°的轉動幅度。手臂無法180度伸直,也無法大幅彎曲,而肱骨不能做出100°彎曲。橈骨與尺骨互相固定,所以無法如人類的前臂,做出往內側或外側旋轉的動作。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換句話說,棘龍的拍擊只能針對 比他體高矮的多的恐龍,直接拍擊霸王龍是不現實的,二者搏鬥沒有撂倒對方前,爪子基本是沒機會拍擊,只能進行抓撓。而且他的頭部很長,雖然有兩米的前肢,實際肉搏衝撞的時候身體接觸了,前肢也還沒接觸到,如此巨大的兩隻恐龍並不是武林高手 正面衝撞肉搏還會躲避什麼都是胡扯淡,真躲避才是死的快,如此龐大的身軀,2足移動,如果不是正面與對方撞擊,一下就會被對方撞倒甚至被撞骨折,撞倒基本別想爬起來了,勝負的關鍵只在於:一誰能把對方先撂倒 二如果互相咬住誰能先咬死對方。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兩隻恐龍真對戰的話,第一波交鋒必然是正面衝撞,誰倒下基本誰輸,糾纏在一起爪子才有用,有的人說棘龍的前肢2米長,拍擊力量最大能達到30000牛,30000牛就是3噸物體所受的重力,對於人類來說這個數據很叼,對於十幾噸的恐龍這個力量並沒有什麼(100KG的泰森可以打出225KG的拳頭,對於十幾噸重的恐龍這個上肢力量並不算很大),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個拍擊力量必須是在爪子下襬動作的末端才能達到最大,同樣站立下狀態,由於前肢可抬起的高度比霸王龍體高臀高要低是無法發揮出來的(棒球棍剛揮動就碰到球是沒有什麼力量的,棘龍的前肢構造可打不出詠春拳的寸勁的),拍擊的力量對於十幾噸重的霸王龍來是造不成什麼大傷害的(兩個十幾噸的恐龍碰撞的力量是這個的數倍,遠大於這個級別)糾纏在一起時棘龍的前肢主要是依靠鋒利的爪子抓撓給霸王龍帶來傷害。從體型上看霸王龍更壯實,強壯的後肢粗壯的頭部,棘龍是長而大,撞擊的話棘龍實際是比較吃虧,霸王龍更適合衝撞,骨骼比例與重心都更適合與衝撞,如果兩隻恐龍衝撞後僵持起來,體重較大的棘龍倒是有可能依靠前肢將霸王龍先壓倒在地,而互相咬合的話,棘龍必死無疑,同樣咬住脖子,先死的必然是棘龍,霸王龍粗壯的頭部比棘龍細長的頭部更抗咬合,而霸王龍的咬合力又遠大於棘龍。換句話說,如果棘龍能在衝撞中頂住霸王龍並糾纏在一起,很有可能利用前肢的優勢給霸王龍造成傷害先壓倒霸王龍然後殺死它。

理論上可以打敗霸王龍;《侏羅紀世界》恐龍中兩個霸主,誰厲害

如果壓不倒霸王龍則棘龍的贏面小,兩者同樣站立的情況下,進攻手段必然以互相沖撞與互相撕咬為主,武器主要是頭頸部與牙齒,霸王龍的身體構造更適應衝撞與咬合。兩者其實差不多,棘龍有長前肢與大體重利於按壓抓撓,霸王龍咬合與抗咬合以及抗衝撞更有優勢。霸王龍被按倒則棘龍贏,沒按倒基本霸王龍贏。誰也不能穩滅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