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家庭教育漫談(3)——學以致用,重視效果

《大學》中的三綱領,是一個大框架,止於至善是其終極目標。但人生的過程從某種角度講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持之以恆和堅持不懈地向前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如何在人生過程中逐漸超越自我和不斷地提升人生境界呢?八條目給出了人生旅途的邏輯線索和基本程序。八條目分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顯然是一個基礎和邏輯的起點,離開這個基礎和起點,後面的其他條目都無法實現。很多人都喜歡說我是誠心的,而學過和學懂《大學》的人就知道誠意和誠心需要以格物和致知做基礎的。格物的本質和核心是什麼?格物就是研究自然、社會和人性的規律,而且要求人們對規律的研究不能是淺嘗輒止,而是深刻、透徹而系統地掌握,達到這種狀態的境界就是致知。致知的本質是關於事物規律完善而系統的知識。我們現實中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格物的問題上就存在了重大的問題,家長和老師們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孩子們的格物上,而是專注於孩子們的記憶和考試成績上。格物首先不是記憶,格物的結果也不能夠完全由考試成績來衡量。格物的途徑主要應來自於學習者的親自觀察、教師引導下的學習等。格物的方法則主要有學習者的自主學習、閱讀、思考和練習等。事實上,致知要通過學習者的行為變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檢驗。單純靠死記硬背和缺少實踐而獲得的知識積累,其價值是很低的,而只有通過有效的格物和致知所達到的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狀態才是人們應該追求的結果和目標。物理學家勞厄所講,真正的教育價值是學習者把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都忘掉後剩下的東西才是教育的思想是及其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值得眾多家長們深思。

真正有效的格物與致知過程中必然伴隨著的是有深度的思考,培養學習者的思維能力理應是教育的核心宗旨之一。在所有思維方式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最重要和最關鍵的。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所做的太少,甚至有時還出現扼殺孩子們創造慾望和創造性思維的行為。

在培養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方面,批判性思維、發散性思維、聯想和直覺思維等都是很重要的。英國腦科學研究者託尼·巴贊先生提出的“思維導圖”就是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聯想思維的有效工具,但目前能夠正確認識到這個工具先進功能的家長還很少。“思維導圖”工具的掌握對於一個孩子的學習來講無異於給孩子們插上了可以飛天的翅膀,這個先進的思維工具不但協調了人的左右腦的平衡,還使得人們已有的知識具有了一種自組織的結構,掌握這種工具將大幅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