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種超級偏科生不被破格錄取才怪!

在當前相比於朝氣蓬勃的美劇顯得格外乏力且幾乎處於發展停滯階段的好萊塢,很難在短期內給出一部足以讓人對視覺效果進行重新思考的電影,畢竟在迪士尼用《奇幻森林》徹底模糊了虛幻與真實在視網膜上的界限後,

“逼真”對於一線大片的視效來說早就不算是什麼重要的衡量標準了,如今就連大白話中的“場面”也逐漸失去了其在“奇觀”範疇內的意義,就近兩年來的主流大片中,有兩個熟知的例子最為明顯。

失敗案例就是羅蘭·艾默裡奇指導的《獨立日2》,耗資不菲的場面也延續了其從業以來“堅定不移”的創作思路,就是“大大大”,而當年《獨立日》的成功與20年後續集的失敗就是“場面”在失去新奇性後在衡量維度中逐漸失去分量的表現。而成功的,《速度與激情8》也僅僅是用“閱後即焚”的腎上腺素來證明著“視覺類爆米花”存在的意義,而這種問題在有腦子的影迷那裡根本是無需證明的,在技術再一次突飛猛進之前,好萊塢視覺系作品的侷限性似乎已經暴露無遺了,這也是好萊塢所面臨的的週期性問題。(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種超級偏科生不被破格錄取才怪!

那麼問題就是,當“震撼感”與“驚奇感”逐漸轉為了觀眾的麻木,到底什麼算得上是真正的“奇觀電影”呢,我再喜歡DC系列電影也沒辦法將其歸類為“奇觀電影”,最主要的原因是作為一名觀眾,你給出的很多畫面只是在一些小點子上有驚喜或者是追求質感,也就是說沒有超出我的預料範圍。兩億美元的製作經費能交出怎樣的答卷?好萊塢的“優秀作文”早就足夠整理出一套嚴格的模板了,而在科幻審美上有些離經叛道的呂克·貝松卻交出了一份偏科到足以將其視為奇才的答卷——《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影片從一開始就展現了千星之城的來源,如紀錄片般的質感卻附上了大衛·鮑伊的歌聲,瞬間營造出了一種復古的浪漫主義色彩,全片的科幻氛圍更像是一部純太空版的《黑衣人》。向來靠著“點子”取勝的呂克·貝松這次更是毫不吝惜的給出了足以撐起十部太空科幻的創意,從多到數不過來的外星人到各種超乎想象的自然環境,這一切又都以極具特點的審美風格展現在了大銀幕上,不誇張的說,《星際特工》在每一秒似乎都不遺餘力的拿出新東西來。

《阿凡達》讓呂克·貝松認識到技術已經不再是限制,於是無限的想象力成為了老爺子開疆拓土的制勝法寶,也彌補了《第五元素》時的遺憾。

在世界觀的構架上,《星際特工》也可以被視為近年來最具野心也最具執行力的一部,令人眼花繚亂的28世紀顯然給出了新世紀《星際迷航》與《星球大戰》兩家老牌霸主沒能填補的遺憾,而《銀河護衛隊》極具風格的表現方式帶出的驚喜也因顧及太多而沒有達到《星際特工》這種誇張的數量級上。與其將探索宇宙未知的疆域停留在嘴上,倒不如像這樣高濃縮式的創意炸彈來的過癮。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種超級偏科生不被破格錄取才怪!

SO,我的建議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找硬件設施最好的廳去看這部,不然真的是對不起這樣的畫面與想象力,我之前也是真的沒料到一部完全沒聽說過的連載漫畫《韋勒瑞恩和洛瑞琳》居然有如此之廣闊的拓展空間。不過我為什麼說是重度偏科生呢?要說起來這顆重磅創意炸彈有沒有波及無辜呢?當然有!整個劇本可以說被龐大的世界觀壓得喘不過氣,而兩位主要人物的塑造也極為罕見的為了世界觀而讓路,這不是走彎路的問題,而是直接翻車。

對於空間站以及各星球的展現,《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都報以嚴謹的態度,但人物塑造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居然處於停滯狀態,是典型的副標題超越主標題的結構性紊亂,相比較一部未來世界的紀錄片,電影必然性的需要令人信服的故事與人物,當然能不能有豐富的情感就是更高的要求了,這也是為什麼《阿凡達》仍舊可以自信的位居《星際特工》之上,這樣的情感波動在《星際特工》中是草率且浮於表面的,而在我的心裡更是完全不存在,感情戲居然成了本片最多餘的地方。

戴恩·德哈恩與卡拉·迪瓦伊的組合再次證明了顏值高的人之間還真不一定就有火花。

由於刨去世界觀和動作戲留給人物塑造的時間真的不多,導致了在後半段每當進入感情戲的時候都顯得極為突兀與倉促,雖然影片已經長達137分鐘,但人物卻沒有足夠的份額去完成自己基本的人物弧光,如果一直按照前半部分的節奏進行下去,倒像是一集超豪華的馬桶臺美劇,不至於主動露出了自己的軟肋。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種超級偏科生不被破格錄取才怪!

戴恩·德哈恩飾演的韋勒瑞恩從頭至尾就是處在一種非常擰巴的狀態。首先這是一個類似於星爵的人物,一個職業水平感人卻浪到起飛的角色,韋勒瑞恩勾搭了一大批女人的事實上來就擺出來了,與洛瑞琳偏高冷的理性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開篇基本就是在暗示韋勒瑞恩對於搭檔的追求是又一次不走感情的遊戲。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把“求婚”無限制的掛在嘴上到最後走到一起,這種至始至終的執著又是莫名其妙的走心。至於洛瑞琳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改變了男主的固有形象,完全不知道。也覺是說一開始的渣男是在影片開始之前,而這種較為關鍵的人物轉變卻被規避掉了,反正一上來的人物,就是改變之後的。

就像我之前說的,改變人物性格也要按照基本法,不是說為了改而改,有本事就真的從頭至尾毫無改變也算你厲害。現在的情況是,原本感性的韋勒瑞恩卻一再的展現理性的一面,而象徵理性的洛瑞琳卻不斷展現感性的一面,沒有立得住的過程,至於這是為什麼?鬼知道啊。

兩人的感情從一開始就被堵在了洛瑞琳對韋勒瑞恩感情的不信任上,而真正讓兩人達成靈魂大統一的卻是超越私人感情的良知問題,這裡的關鍵又落到了忠誠與否上,兩人情感的主要癥結到了最後已經被完全偷換。更何況這種莊重的感情對於兩個明顯不在一個次元的角色來說也是不合適的,漫畫中的兩位較為成熟的角色去談婚論嫁是可以,但這兩個,尤其是戴恩·德哈恩飾演的這位剛摸清什麼是愛情的小年輕,好好談個戀愛不就得了,畢竟故事的整體風格也就是青少年冒險類型,乍一看也是俗套家庭的一份子,但人物的定位不清卻將故事拉到了及格線以下。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種超級偏科生不被破格錄取才怪!

反派也給劇本補了狠狠一刀,這次的反派差勁同樣不是迪士尼的那種“so so~”類型,而是握著一個與難民相關的影射現實的點子卻玩兒砸了。其實男主到最後強調軍人的職責雖然毀了本來就體無完膚的感情戲,但是和反派卻在一個層面上進行了對比。強調軍人職責與宏觀道義上的衝突是悲劇反派的經典套路,從《阿凡達》中的邁爾斯上校到《鋼鐵之軀》中的佐德將軍都是正面典型,而本片在把“難民”美化到極致的同時也將反派置於了一個極為欠抽的位置,沒有絲毫值得同情的地方,因為人物過強的主觀性表述讓他順利包攬了所有罪惡。所以,複雜的難民問題是打到一個“反派”就可以解決嘍?本該建立在此之上的“如何面對不光彩的歷史”的探討基本也是自行消解了。

同樣在軍人職責面前稍微掙扎了一下的韋勒瑞恩,如果這是一個這麼有原則的人,這麼理性的人,那麼在營救洛瑞琳的時候為什麼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殺死了外星種族的國王?你難道不知道這會引起多麼嚴重的政治危機嗎?

隨手就是一個“薩拉熱窩斬”啊朋友!?

反倒是吳亦凡飾演的那位無關緊要的角色沒有出現重大失誤,被一些無腦黑無限誇大的尷尬感也不明顯,吳亦凡只要別演喜劇還是說得過去的。同樣作為配角的蕾哈娜的一段秀更是加分環節。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片子單看劇本也就是五分都懸的水平,但考慮到偏科偏到這麼一個離譜的程度,不破格錄取它才怪呢!(許久未出現的視覺享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