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淇濱區大河澗鄉小河澗村112戶貧困戶喜領分紅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範鑫】“去年12月份簽了協議,俺成了同發肉牛養殖場的股東。往後這3年,俺每年都能領到4000元分紅呢!”6月25日,淇濱區大河澗鄉小河澗村貧困村民楊小花拿著上半年分得的2000元分紅喜上眉梢。

楊小花所說的協議是小河澗村兩委”為村裡46戶貧困戶爭取的產業扶持入股分紅項目。“貧困戶拿出1000元,鄉政府配套1萬元,入股企業用於經營,企業每年為入股的村民分紅4000元。”市人民醫院派駐小河澗村第一書記張景旺介紹,他們還積極利用金融扶貧政策,為村裡其他66戶貧困戶爭取到了金融扶貧小額貸款,資金同樣用於入股企業分紅。

在小河澗村,112戶貧困戶像楊小花一樣享受到了產業扶持和金融扶貧政策帶來的收益。“我們已經實現了產業扶持和金融扶貧對貧困戶的全覆蓋。”張景旺說,不少貧困戶由於缺技術、缺勞力、缺門路,貸款難以發揮作用,通過“戶貸企用”的模式,既解決了企業的融資問題,又讓貧困戶通過分紅增加了收入。

小河澗村貧困戶孫江鳳家因病致貧,為了給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丈夫去世後,家庭的重擔全落到了孫江鳳的肩上。去年10月,村裡安排她到楊志波養豬專業合作社工作。有了穩定的工作,再加上年底產業扶持資金的分紅,她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起來,對今後的生活有了新的期盼:“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給兒子把婚事辦了!”

兩個月前的村“兩委”換屆工作圓滿完成,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楊志波當選為新一屆村黨支部書記,這讓張景旺對小河澗村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要實現穩定脫貧,還得靠村集體經濟。”張景旺說,小河澗村依託資源優勢謀劃了一個投資60餘萬元的紅薯深加工項目,目前正在施工。此外,通過轉移就業,設置公益性崗位滿足了10餘名貧困村民的就業需求。

總值班:李宏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