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中國至少還需要埋頭髮展50年

中國至少還需要埋頭髮展50年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與歐美200年的發展積累相比,中國仍然還是中學生,還需要踏踏實實的向歐美學習幾十年。

只有在高端製造和科技創新方面與歐美並駕齊驅,中國才有資本說"趕英超美",在媒體上自我歌頌一番,但現在還不是時候。近幾年來媒體對中國發展成就的歌頌值得反思,《大國重器》、《輝煌中國》、《厲害了,我的國》等紀錄片讓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好像中國已經站到世界的巔峰,並引起西方對中國的警覺。

媒體是否也應該告訴民眾中國與發達世界的差距,這樣才能更好的平衡人們和世界的認知,避免民間的民粹和狂熱情緒給國家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如中國政府所一再強調的,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雖然中國長遠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但面對現實必須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樣認識到,"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估計未來20年至30年,甚至50年至60年還不能消除,美國領先世界的能力還很強。"中美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只有認清了這個現實,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才能腳踏實地,避免被清華大學資深教授胡鞍鋼的"胡說"--中國在經濟實力(2013年)、科技實力(2015年)、綜合國力(2012年)上已經完成對美國的超越--所迷惑。

還好中國官方比較清醒,對中國製造在世界的位置有著準確的認識。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曾清楚的表示,目前全球製造業的格局是,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處在第三梯隊的中國,沒有資本自吹自擂,需要做的只能是埋頭髮展,奮起直追。

2017年中國GDP約為美國GDP的62%,有一種說法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總產值達到美國的60%是遏制其超越美國的最後機會,一旦美國錯失這個機會,崛起國家將很可能超越美國,成為新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不過,中國不是蘇聯,也不是日本,美國想通過遏制的手段阻礙中國崛起,恐怕很難成功。這是由中美兩國的國情決定的--中國人口是美國人口的4倍,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是必然的,除非中國經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中國經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產業升級,發展高端製造,實現創新發展是中國必走之路。

要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至少還需埋頭髮展5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