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玻璃器作為舶來品其發展歷程有何特色?

斜闌


【文藏來答】

瓷器源於中國,而玻璃器對中國來說,自古就是舶來品。北京藝術博物館與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主辦、上海優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玻璃的藝術—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藏珍品展》曾在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出。本文僅擇展覽的幾個亮點談一些粗淺和認識,請方家指正。

古代玻璃器

圖1

圖2

這次展覽中,有2件為地中海卡普阿地區發現的公元前4—前3世紀的“酒壺”(圖1)和“細頸瓶”(圖2、3)。不透明質地,簡單的幾何紋飾,其質感與色澤同我們平常見到的玻璃器大相徑庭,它們看上去更像是陶器。但與同時代的陶器相比,它們的器形小了很多,簡單的波狀紋飾與同時期陶器上覆雜的圖案相比,藝術性也遜色很多。

圖3

圖4

這是因為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用熔融的玻璃表達紋飾不如在常溫的陶泥坯上繪畫那麼簡單。與追求完美的時代取向相比,這兩件玻璃器皿線條簡潔而得當,樸拙卻不失精巧。公元前一世紀,居住在地中海東岸善於航海與商貿的腓尼基人發明了吹火筒,使玻璃器皿可以通過吹制生產。藍色的“瓶”(圖4)、淡綠色的“執壺”(圖5)。

圖5

圖6

它們的高度分別是8釐米和10釐米,造型類似實驗室裡的玻璃器。淡黃色的“雙耳小罐”(圖6)在形制上有早期陶器的影子,但表面嵌有絲狀紋飾,是那個時代玻璃製品上特有的裝飾特徵。有三層環狀提樑的雙格“香膏瓶”(圖7),陶器的材料絕對難以製作這種形制的器物。

圖7

圖8

總的來看,那時的玻璃器皿常常帶有便於提攜的“耳”、“提樑”,以滿足功能上的需求,體現了以簡單、實用為主的造型取向。尤其“四面凹陷的大酒杯”(圖8)和“花瓶”(圖9),其簡單流暢的造型,讓人想起當代造型簡潔的瓷器。

圖9

中世紀的玻璃器

歐洲中世紀的起止年代大約是公元400年至1400年,跨越了千年左右的時間。

圖10

中世紀早期,教堂的鑲嵌畫與教堂建築本身一樣,是處於巔峰狀態的藝術創作。鑲嵌畫題材主要是對宗教與權力的歌頌。彩色玻璃的使用也讓鑲嵌畫達到宗教所追求的效果——體現上帝與權力統治者的神聖、神秘和至高無上的地位。彩色玻璃窗的製作費錢費力,此次展覽中,有5件中世紀的玻璃展品,其中的一件為用黑色琺琅彩裝飾的“彩色拼花窗玻璃”(圖10)。與教堂彩色玻璃一貫以宗教題材做裝飾圖案不同,這件花窗玻璃的圖案上繪的卻是採礦工人,頗具世俗味道。

圖11

圖12

在中世紀的玻璃展品中,有6—7世紀製造的“酒杯”(圖11)和“鈴鐺形酒杯”(圖12),可能屬於玻璃質量下降的那個時期。它們的純度較差,淡黃色中泛著綠色。不過,它們的凹凸花紋分佈很均勻,給人一種細膩之感。15世紀下半葉的一件“酒杯”(圖13),就是所謂的“森林玻璃”,通透純淨,花紋流暢。

圖13

圖14

另一件被喻為“捲心菜莖”的“酒杯”(圖14),在製作過程中用熔融玻璃做粘花裝飾杯壁,它的造型很富於想象力,表明500多年前的玻璃工匠們對玻璃工藝已操作熟練,並且在製作時頗有創造力。


原文作者:穆朝娜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8月刊《透射與折射——歐洲玻璃藝術管窺》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文藏


有人說瓷器源於中國,玻璃出自西方,這是一個想當然的結論。瓷器源自中國不假,但玻璃出自哪裡並無定論。很有可能,玻璃跟陶器(注意,不是瓷器)一樣,有多個起源地,而非出自一個國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迄今最早發現的玻璃不是人造的,而是來自荒無人煙的沙漠。當溫度極高的閃電擊中沙漠中大量存在的石英,就可能形成玻璃。石英本來是有規則的晶體,高溫將其熔化,復又冷卻,變成不規則的二氧化硅固體,這就是玻璃。

沙礫和泥土經過火和高溫,能產生奇妙的新物質。古人們很可能懵懵懂懂地知曉了這一秘密。陶器如此,玻璃也是如此。有學者估計,人造的玻璃出現於公元前2000—3000年,也有人指出,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上就有上釉的痕跡——而所謂的“釉”就是一種玻璃。這些古老的不透明的玻璃,有的出現在古埃及,有的出現在美索不達亞,彼此看不到工藝上的傳承和聯繫。出現在中國的玻璃較晚,大約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即春秋戰國時期。但生產它們的技術是本土發明還是外部傳入的,沒有可靠的證據。但有考古證據表明,到了公元前100年左右,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都掌握了製造有色玻璃和無色玻璃的基本知識。中國也不例外,古文中提及的琉璃、陸離(對,就是光怪陸離的陸離)、流離、琅軒、藥玉等等,指的都是玻璃。

公元一世紀之初,在今天的敘利亞或伊拉克的某個地方,玻璃技術有了革命性的突破。過去的玻璃產品是鑄造或磨製出來的,而那裡的人發明了玻璃吹制技術,從此玻璃可以製成纖薄透明的物品。這一技術,標誌著歐亞大陸的東西分野。從此,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在玻璃技術上大大落後於西方,到目前為止也未必完全趕上。

不過,真正對玻璃製造做出巨大貢獻的是古羅馬人。他們發明了助熔劑,降低了玻璃燒製所需的溫度,從而可以大量生產廉價的玻璃製品。窗戶玻璃、葡萄酒杯、鏡子、瓶子、罐子、盤子、排水管等等,一應俱全。隨著這些工藝的進步,西方人到後來掌握光學知識似乎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而中國的科技發展卻被看起來比玻璃更完美的瓷器“耽誤”了。沒有高超的玻璃技術,中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發明望遠鏡、顯微鏡以及透明的化學器皿。缺少這三項關鍵的光學儀器,使得中國人既無法觀察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又無法進行各種必不可少的化學實驗,從而難以開啟與西方17世紀科學革命相匹敵的歷史進程。

直到1670至1760年,在耶穌會教士的推動下,中國人才對玻璃產生了短暫的熱情。特別是康熙當政之際,大概是親眼目睹了西方玻璃製品的精妙,康熙設立了由耶穌會會士監理的玻璃工坊,開始自己製作玻璃製品。但這樣的熱情也就持續了一個世紀,並沒有在民間掀起多少波瀾。沒有玻璃技術就沒有玻璃製品,沒有玻璃製品,就沒有玻璃文化,就這樣,一種本該為文明做出貢獻的物質受到冷落,就像現代的科學思想一樣,要待堅船利炮迫近,才有落地生根的可能性。


西閃


琉璃和玻璃都是起源於最早的費昂斯琉璃珠的工藝,都是用石英石作為原料,在製作中,低溫融化的石英中的二氧化硅,同時加入少量鉛鋇等熔點低的金屬,經過二次燒造得到的半透明的帶有色彩的琉璃。而玻璃則是通過高溫得到的比較純淨的,透明度較高的氧化硅結晶。



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就發明了吹制玻璃工藝,可以一次成型。由於玻璃耐高溫,透明如水晶,很受中國人喜愛。唐宋時期就從西方進口了很多玻璃製品,由於當時玻璃製作並不容易,價格也相當昂貴,一般人是用不起的,通常是宮廷御用之物。

所以從唐宋時期開始,在豪門大戶中偶爾能見到玻璃器皿並不違反歷史,我們在唐宋影視劇裡如果看到玻璃也不要笑話導演沒文化。只是那時候做不了平板玻璃和大件玻璃器皿。“玻璃”一詞在宋代就開始出現,用來區分琉璃和不透明的罐子玉。




一直到清末,琉璃器和玻璃器皿一直都是價格極其昂貴的世界主要貿易品種,也是地中海沿岸地區的主要外銷商品,其中威尼斯琉璃珠和非洲貿易珠十分有名,而中國一直都是這些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中國在出口絲綢、瓷器的同時也大量進口琉璃器和玻璃器,並且在宋代以後開始自主生產低溫鉛鋇玻璃,清朝皇室更是建立專門的御製琉璃器製作作坊,生產的琉璃器更是冠絕一時。


直到現代,玻璃製作的工藝品更加美輪美奐,雖然不再像古代一樣與珠玉同輝,已經變得十分尋常,但玻璃器皿仍然十分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一些好的琉璃藝術品在大師的精心設計製作下,仍然會價值不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