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玻璃器作为舶来品其发展历程有何特色?

斜阑


【文藏来答】

瓷器源于中国,而玻璃器对中国来说,自古就是舶来品。北京艺术博物馆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主办、上海优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玻璃的艺术—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藏珍品展》曾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本文仅择展览的几个亮点谈一些粗浅和认识,请方家指正。

古代玻璃器

图1

图2

这次展览中,有2件为地中海卡普阿地区发现的公元前4—前3世纪的“酒壶”(图1)和“细颈瓶”(图2、3)。不透明质地,简单的几何纹饰,其质感与色泽同我们平常见到的玻璃器大相径庭,它们看上去更像是陶器。但与同时代的陶器相比,它们的器形小了很多,简单的波状纹饰与同时期陶器上复杂的图案相比,艺术性也逊色很多。

图3

图4

这是因为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用熔融的玻璃表达纹饰不如在常温的陶泥坯上绘画那么简单。与追求完美的时代取向相比,这两件玻璃器皿线条简洁而得当,朴拙却不失精巧。公元前一世纪,居住在地中海东岸善于航海与商贸的腓尼基人发明了吹火筒,使玻璃器皿可以通过吹制生产。蓝色的“瓶”(图4)、淡绿色的“执壶”(图5)。

图5

图6

它们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和10厘米,造型类似实验室里的玻璃器。淡黄色的“双耳小罐”(图6)在形制上有早期陶器的影子,但表面嵌有丝状纹饰,是那个时代玻璃制品上特有的装饰特征。有三层环状提梁的双格“香膏瓶”(图7),陶器的材料绝对难以制作这种形制的器物。

图7

图8

总的来看,那时的玻璃器皿常常带有便于提携的“耳”、“提梁”,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体现了以简单、实用为主的造型取向。尤其“四面凹陷的大酒杯”(图8)和“花瓶”(图9),其简单流畅的造型,让人想起当代造型简洁的瓷器。

图9

中世纪的玻璃器

欧洲中世纪的起止年代大约是公元400年至1400年,跨越了千年左右的时间。

图10

中世纪早期,教堂的镶嵌画与教堂建筑本身一样,是处于巅峰状态的艺术创作。镶嵌画题材主要是对宗教与权力的歌颂。彩色玻璃的使用也让镶嵌画达到宗教所追求的效果——体现上帝与权力统治者的神圣、神秘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彩色玻璃窗的制作费钱费力,此次展览中,有5件中世纪的玻璃展品,其中的一件为用黑色珐琅彩装饰的“彩色拼花窗玻璃”(图10)。与教堂彩色玻璃一贯以宗教题材做装饰图案不同,这件花窗玻璃的图案上绘的却是采矿工人,颇具世俗味道。

图11

图12

在中世纪的玻璃展品中,有6—7世纪制造的“酒杯”(图11)和“铃铛形酒杯”(图12),可能属于玻璃质量下降的那个时期。它们的纯度较差,淡黄色中泛着绿色。不过,它们的凹凸花纹分布很均匀,给人一种细腻之感。15世纪下半叶的一件“酒杯”(图13),就是所谓的“森林玻璃”,通透纯净,花纹流畅。

图13

图14

另一件被喻为“卷心菜茎”的“酒杯”(图14),在制作过程中用熔融玻璃做粘花装饰杯壁,它的造型很富于想象力,表明500多年前的玻璃工匠们对玻璃工艺已操作熟练,并且在制作时颇有创造力。


原文作者:穆朝娜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5年8月刊《透射与折射——欧洲玻璃艺术管窥》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文藏


有人说瓷器源于中国,玻璃出自西方,这是一个想当然的结论。瓷器源自中国不假,但玻璃出自哪里并无定论。很有可能,玻璃跟陶器(注意,不是瓷器)一样,有多个起源地,而非出自一个国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迄今最早发现的玻璃不是人造的,而是来自荒无人烟的沙漠。当温度极高的闪电击中沙漠中大量存在的石英,就可能形成玻璃。石英本来是有规则的晶体,高温将其熔化,复又冷却,变成不规则的二氧化硅固体,这就是玻璃。

沙砾和泥土经过火和高温,能产生奇妙的新物质。古人们很可能懵懵懂懂地知晓了这一秘密。陶器如此,玻璃也是如此。有学者估计,人造的玻璃出现于公元前2000—3000年,也有人指出,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上就有上釉的痕迹——而所谓的“釉”就是一种玻璃。这些古老的不透明的玻璃,有的出现在古埃及,有的出现在美索不达亚,彼此看不到工艺上的传承和联系。出现在中国的玻璃较晚,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即春秋战国时期。但生产它们的技术是本土发明还是外部传入的,没有可靠的证据。但有考古证据表明,到了公元前100年左右,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掌握了制造有色玻璃和无色玻璃的基本知识。中国也不例外,古文中提及的琉璃、陆离(对,就是光怪陆离的陆离)、流离、琅轩、药玉等等,指的都是玻璃。

公元一世纪之初,在今天的叙利亚或伊拉克的某个地方,玻璃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过去的玻璃产品是铸造或磨制出来的,而那里的人发明了玻璃吹制技术,从此玻璃可以制成纤薄透明的物品。这一技术,标志着欧亚大陆的东西分野。从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在玻璃技术上大大落后于西方,到目前为止也未必完全赶上。

不过,真正对玻璃制造做出巨大贡献的是古罗马人。他们发明了助熔剂,降低了玻璃烧制所需的温度,从而可以大量生产廉价的玻璃制品。窗户玻璃、葡萄酒杯、镜子、瓶子、罐子、盘子、排水管等等,一应俱全。随着这些工艺的进步,西方人到后来掌握光学知识似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中国的科技发展却被看起来比玻璃更完美的瓷器“耽误”了。没有高超的玻璃技术,中国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发明望远镜、显微镜以及透明的化学器皿。缺少这三项关键的光学仪器,使得中国人既无法观察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又无法进行各种必不可少的化学实验,从而难以开启与西方17世纪科学革命相匹敌的历史进程。

直到1670至1760年,在耶稣会教士的推动下,中国人才对玻璃产生了短暂的热情。特别是康熙当政之际,大概是亲眼目睹了西方玻璃制品的精妙,康熙设立了由耶稣会会士监理的玻璃工坊,开始自己制作玻璃制品。但这样的热情也就持续了一个世纪,并没有在民间掀起多少波澜。没有玻璃技术就没有玻璃制品,没有玻璃制品,就没有玻璃文化,就这样,一种本该为文明做出贡献的物质受到冷落,就像现代的科学思想一样,要待坚船利炮迫近,才有落地生根的可能性。


西闪


琉璃和玻璃都是起源于最早的费昂斯琉璃珠的工艺,都是用石英石作为原料,在制作中,低温融化的石英中的二氧化硅,同时加入少量铅钡等熔点低的金属,经过二次烧造得到的半透明的带有色彩的琉璃。而玻璃则是通过高温得到的比较纯净的,透明度较高的氧化硅结晶。



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就发明了吹制玻璃工艺,可以一次成型。由于玻璃耐高温,透明如水晶,很受中国人喜爱。唐宋时期就从西方进口了很多玻璃制品,由于当时玻璃制作并不容易,价格也相当昂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通常是宫廷御用之物。

所以从唐宋时期开始,在豪门大户中偶尔能见到玻璃器皿并不违反历史,我们在唐宋影视剧里如果看到玻璃也不要笑话导演没文化。只是那时候做不了平板玻璃和大件玻璃器皿。“玻璃”一词在宋代就开始出现,用来区分琉璃和不透明的罐子玉。




一直到清末,琉璃器和玻璃器皿一直都是价格极其昂贵的世界主要贸易品种,也是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主要外销商品,其中威尼斯琉璃珠和非洲贸易珠十分有名,而中国一直都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中国在出口丝绸、瓷器的同时也大量进口琉璃器和玻璃器,并且在宋代以后开始自主生产低温铅钡玻璃,清朝皇室更是建立专门的御制琉璃器制作作坊,生产的琉璃器更是冠绝一时。


直到现代,玻璃制作的工艺品更加美轮美奂,虽然不再像古代一样与珠玉同辉,已经变得十分寻常,但玻璃器皿仍然十分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一些好的琉璃艺术品在大师的精心设计制作下,仍然会价值不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