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力神驻守地中海出口:直布罗陀海峡

古希腊人讲的故事,很多都是乱伦的;如果不是乱伦的,那也是乱了套的。比如,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故事,就人神杂交的结晶。

天神宙斯权力很大,权力大的欲望也强。在天上恋爱没意思了,宙斯跑到人间跟阿尔克墨涅弄到一起,并生了个孩子赫拉克勒斯。天神到人间恋爱生子,天后当然不高兴。赫拉天后把嫉妒之火全撒到赫拉克勒斯(Grottes d Hercules)这个力大无比的孩子身上。赫拉天后要求赫拉克勒斯为兄长完成12件苦差事:其中有,杀死铜筋铁骨狮子,九头水蛇;金角铜蹄的赤牡鹿,大野猪;赶走怪鸟;捕捉发疯的公牛;赶走吃人的马群;将高大的山立在地中海的尽头——这壁立的山岩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赫拉克力斯石柱”也译为“海格力斯之柱”,“大力神之柱”)。

人们通常认为,直布罗陀就是西班牙最南端的一个半岛,其实,具体说直布罗陀指的就是海边的直布罗陀岩山,就是那个大力神柱。它高426米,是一个完整的侏罗纪时期的石灰石岩层。地质学上的这个山岩的诞生,显然要比希腊神话要早得多。地质学家认为,是5000万年前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猛烈碰撞,才把这个神柱从海底涌上地表。

大力神守着的这个海峡是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从古到今,这里都显示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希腊神话中,在柏拉图著作里,都有“赫拉克雷斯之柱”的记载。但直到711年,它才有了现在这个名字——“直布罗陀”。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军队入侵北非,从埃及一直向西打到今摩洛哥西海岸,占领了重要港口丹吉尔。将军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kibnziyad)被认命为丹吉尔总督。公元711年,塔里克率7000精兵向北横渡海峡,击溃了10万西班牙守军,强行登陆伊比利亚半岛(10年间,西北非的摩尔人几乎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直到11世纪后,才渐渐被驱离)。随后,塔里克下令在登陆处修建一座城堡,并将城堡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塔里克山”的意思,海峡从此被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后来几经转译,转成英文的“直布罗陀海峡”。

大约有700多年的时间直布罗陀海峡由阿拉伯人控制,所以,这个海峡的早期地图和航海图是由阿拉伯地理学家描绘的,如,这幅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斯塔赫里于1173年绘制的直布罗陀海峡地图,原图名为“北非与西班牙”,但实际上就是一幅直布罗陀海峡专图,图纵42厘米横30厘米。这幅海峡地图详细地记录了海峡两岸的港口,在海峡的出口伊比利亚半岛一侧突出描绘了直布罗陀岩山。绘在地中海里的大山与海岛应为马略卡等岛屿,今天的巴利阿里群岛。这些岛也被阿拉伯人控制了几百年。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的“出口”,也地中海的“入水口”,大西洋海水通过这个唯一通道进入地中海。受大西洋海流影响,海峡表层的海水永远是从西向东流,因此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相反,出去时永远是逆水行舟。不过,再大的阻力,也挡不住地中海的帆船,冲出去发现新世界。

14世纪的直布罗陀是西北非洲阿拉伯人,即摩尔人与西班牙人反复争夺的要地。1309年西班牙人曾夺回了直布罗陀,后来又被摩尔人夺走,直到哥伦布远航新大陆的1492年,西班牙人才将摩尔人全部打出了西班牙。从此摩尔人撤底退出了欧洲。

这是1339年安利吉诺.达科特(Angelino Dulcerl)绘在羊皮纸上的航海地图(14.4),此图北至波罗地海,南至红海,西边描绘到了直布罗陀海峡。作者仔细描绘了地中海唯一的出口——直布罗陀海峡,以及大西洋东岸的重要岛屿和港口,可见当时的欧洲对这一地区的高度关注。图中不仅有用于航海的恒向线,对14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和南欧的港口城市,都做了精细的标注,并按传统在重要的地方用旗帜和城堡以及帐篷来标识属地;北非的山脉被画成深绿色;红海按传统画成了红色。此图纵75厘米,横102厘米,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直布罗陀太重要了,它不仅是西班牙的宝地,也是其他列强争夺的要地。

1700年11月,没有子嗣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按照亲属关系,既可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也可以由法国波旁王朝的人继承(因查理二世,又是法国路易十四的内弟)。由于法国积极“运作”,查理二世立下遗嘱,把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一个孙子安茹腓力普。法国当然高兴,因为当时西班牙几乎拥有半个世界的殖民地。正因为如此,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群起反对,并联合对法宣战——历史学家把那场复杂的战争,叫“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4年,帮助奥地利来打法国人的英、荷联合舰队从海上攻克了直布罗陀,破城后英军抢先升起了英国国旗宣布对此地的占领。1713年,占尽了战争优势的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国,与处于劣势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和约”。英国在“和约”中,得到了西班牙的直布罗陀。但西班牙人一直想把这个镶在自己国土里的英殖民地再夺回来。

这幅英国制图家威廉•费登(William Federn)在伦敦出版的包围直布罗陀战事图,表现的就是1781年10月开始的西法联军对直布罗陀的大包围。这场被史家称为“伟大的包围”,持续了4年时间,也是对直布罗陀的最后一次包围。守军以巨大的勇气、决心和智谋击退了多次进攻和几乎从未间断的炮击。1783年2月,战争以西法联军的失败而告终。这幅地图上精细的阴影线描绘了这一地区多山的地貌,它也是英国人自1704年占领此地后,可以成功抵抗西班牙人所有包围的重要地理原因之一。

这片欧洲现存的唯一殖民地,面积非常小,只有5.8平方公里,中间还被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山占去了绝大地方。但这个只有3万人口的小地方,却拥有自己的机场和货运港口,主宰着海上交通的命脉。它现在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富人旅游区,这里的观风核心即直布罗陀的最南端——欧罗巴角。站在这个“角”上,如果赶上好天气,用肉眼就可以清楚地望到海峡对岸的非洲大陆,毕竟这里只有13公里宽。

大力神驻守地中海出口:直布罗陀海峡

安利吉诺。达科特1339年绘在羊皮纸上的航海图。此图北至波罗的海,南至红海,西边描绘了直布罗陀海峡。

大力神驻守地中海出口:直布罗陀海峡

西班牙对直布罗陀的最后一次包围(1781年)

大力神驻守地中海出口:直布罗陀海峡

伊斯塔赫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地图,1173年绘,图名北非与西班牙。纵42CM横30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