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秦嶺,世界十大主要山脈之一

橫亙在祖國腹地

形成了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

劃分了華夏大地的北方與南方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丨秦嶺南五臺 攝影/屈濤丨

正在建設的引漢濟渭工程,設計引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水,在黃金峽、三河口兩大水利樞紐調節配合下,經98.3公里輸水隧洞穿越秦嶺,優化配置關中、陝北的水資源,是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項目。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丨引漢濟渭示意圖丨

峽谷之中,一道拱壩已具雛形,塔吊聳立,各種施工機械、車輛有序運轉,一派緊張、繁忙景象。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工地,一道拱壩已具雛形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忙碌一夜的混凝土澆築工的劉世華微笑著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劉世華和他的工友們

與修鐵路和公路不同,引漢濟渭需要遵循水的規律,是在地下水水位線以下挖輸水隧洞,平均埋深達1300米,最大埋深2000米。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隧洞施工遭遇了“比鋼板還硬的岩石”,加之出現巖爆、斷層塌方、湧水等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強噪、高溫、高溼的考驗。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在引漢濟渭嶺南3號洞,小火車要跑40多分鐘才能到達TBM施工現場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風道(通風是遠距離隧洞施工的生命線)

在鑽爆法施工的黃三段3號洞掌子面,鑽機與岩石較量的震撼——高強噪聲強行衝擊著耳膜,甚至連自己說話都根本無法聽到!工人之間只有簡單的手勢和眼神交流。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引漢濟渭黃三段3號洞鑽爆法施工掌子面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在鑽爆法施工高強噪聲中,工人與鑽機和岩石上的影子做伴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工人只有在換釺的時候才需要工友配合,幫助舉釺定位

嶺南3號洞TBM(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施工現場,不僅有高強噪聲,還有高熱、高溼。TBM系統總長約300米,越是離機頭近的地方越熱。近40攝氏度的高溫是常態,人在其中就像蒸桑拿,不動都冒汗!工人們為了方便散熱,避免中暑,一般都光著膀子,但仍然汗流浹背。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受掘進過程中設備發熱、長距離獨頭施工影響,洞內溫度超過了30度,刀盤作業區溫度高達45度,相對溼度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中鐵隧道局引漢濟渭秦嶺隧洞項目部皮帶班工人現場討論維修方案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在引漢濟渭嶺南3號洞TBM施工現場,一名工人在沖洗檢查設備時也給自己沖涼降溫

最熱、最溼的地方當數刀頭室。工人們經過僅容一人的狹小孔洞爬進刀頭室。頓時,就像蒸桑拿時在木炭上潑了一瓢水,汗水朝外猛擠!狹窄,昏暗,藉助偶爾閃亮的電焊火花,才能看見夾縫之中工人正在更換刀頭。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在引漢濟渭嶺南3號洞TBM刀頭室,工人張立斌正在夾縫之中檢修刀頭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在昏暗的刀頭室裡拍照,需要藉著電焊的火光才能對焦,所以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火花包圍著工人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圍巖石英含量高、耐磨值大,導致刀具磨損速度快,消耗嚴重,圖為工人在進行刀具更換。

直擊!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洞穿秦嶺

△刀頭室外一名工人在搬運刀頭

刀頭室,正是刀具切割岩石的地方。人們很難現場看到幾十個刀頭同時作業的場景,但是從“大約每掘進一米就磨廢一個刀頭”的統計和強噪、高熱、高溼的環境中,可以想象火花四射、熱能迸發的壯觀!

穿戰秦嶺

是鑽機與岩石的對話

實質是人與岩石的較量

引漢濟渭工程在秦嶺底部的挖鑿與澆築

彰顯了建設者的艱苦與偉大

內容源自中國水利報、中國中鐵

© 悅西安 保留所有權利

法律顧問 / 張曉哲

北京大成(西安)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