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作者簡介】張佔穩,渭南長壽塬橋南鎮人,現任臨渭區人社局信息宣傳幹部。1980年至2003年,先後在花園鄉(公社)、橋南鎮政府工作,任廣播專幹、宣傳幹部、黨辦文書等職。《渭南文壇》、《渭南熱點》、《臨渭熱點》特約作者。

撫今追昔話廟底

我的家鄉臨渭區橋南鎮廟底村,地處秦嶺北麓,沋河上游,東靠蠍子塬,很早以前因羊河從村子東南繞村流向西北方向曾叫羊河村,後因村莊低於半坡的藥王廟(藥王洞)而改為廟底。全村共有三個村民小組,170餘戶,總人囗 640餘人。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廟底村的新門樓

廟底村與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前,廟底村有南廟(老爺廟、娘娘廟、戲樓)、北廟(龍王廟)、藥王洞(即藥王廟),分佈在村南、村北及村東北坡臺上。

解放前,南廟每年農曆7月15日過廟會唱大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看了熱鬧再分別虔誠地來到老爺廟和娘娘廟祭拜祈禱,賜福免災,求子還願。老人們回憶說,他們小時記得廟內己沒有僧人和尚,前殿曾設過鄉公所,上殿關押過拉的壯丁。解放後,這裡用作生產隊的牲畜飼養室、倉庫,還辦過修配廠、醫療站,南廟先後於解放初、80年代、90年代逐漸拆除,原先的廟底子上已蓋起了座座民房。

北廟也叫龍王廟,院子約有一畝地大,有廟宇三間,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人們都要到此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如今,早無廟宇的蹤跡。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廟底村東的蠍子塬

在廟底村東北角的半坡上,有個窯洞人們叫它藥王洞,是為紀念藥王孫思邈而修的。以前,洞前北邊有一大間廟宇。解放前,常有人到此祈求藥王保佑他們和家人健康,傳說人們到藥王洞時,都要在香爐點著蠟燭,跪在藥王像前,將香表放在地上折藥,老人們說能看見折的藥,十分靈驗。上世紀50年代,因破除迷信,房子被拆,藥王洞遭到破壞。後因年久失修,藥王洞逐漸倒塌。上世紀九十年代,村上一位老人組織村民在原址上挖窯洞,恢復重建了藥王洞。如今,廟底村村民仍有祭拜藥王的習慣,好多村民逢春節或家中過大事喜事,都要來到這裡燒香,祈求神靈保佑他們平安健康,萬事如意。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廟底村南廟已無蹤跡,原址上建起了民房

以前,廟底村各家各戶分別居住在廟背夥(即廟背後的意思)、上礆子、白楊樹巷子、堡子、北崖、北頭幾個地方,據老年人講,廟背夥因位於南廟東邊廟的背後而得名;上礆子位於一處礆上邊,原來只有五戶人,莊子南邊是一隊的大麥場,後麥場變成了莊基地,現居住12戶人家;白楊樹巷子過去曾有一抱子抱不合的大楊樹,人們就稱其為白楊樹巷子;堡子位於高臺之上的堡子而稱之此名;北崖位於村東北一處崖上的臺地;北頭位於村子北邊。北崖過去住有6戶人家,由於路窄坡陡,生產生活不便,於1986年搬遷至村北,原址變為耕地。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繞廟底村而過小河

解放前,堡子南、北、東三面建有城牆,西邊為高礆被一株株鐵梨寨樹罩得嚴嚴實實,並繫著許多小鈴,南北進入口各有一個城門。解放後,堡子裡住的都是第二生產隊的農戶。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也因交通不便逐步搬遷至堡子下面的村子西北,個別戶搬到村子東南和村子南邊的橋陽路旁,如今,堡子裡基本成了空城,只居住著幾戶人家。前些年,在此曾拍過電視劇《關中秘行》外景。

提及這些巷子的名稱,我不由得想起老人們講的這樣一段有趣故事。以前,在龍尾坡下附近也有個叫廟底的村莊,村子裡的巷名也與我們村相同,也叫廟背夥、白楊樹巷子、上礆子、堡子、北崖。老人們說,兩個廟底村是一個祖先,過去,每到春節,塬下廟底村的人們就要來我們村祭祖,當年我們村一些人在龍尾坡修路時,曾住在這個廟底村,村裡人聽說是花園廟底村的人,對他們特別熱情。後來由於時間久了,年輕人都不知道兩村的淵源,再也沒人來花園廟底村尋根祭祖了。聽老人們這麼一說,我感到這倒有點像國外一些地方的“陝西村”。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廟底村南橋

廟底村有兩座橋,南橋始建於1957年,當時是花園至橋南的必經之路,後來,才將路改到了村南不遠處現在的橋陽路。南橋原來較低,沒有護欄,後幾經村上加高改造,現在橋面鋪設了水泥路,並增設了護欄,既堅固又美觀,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北橋為生產橋,以前為木橋,1963年前後修成了橋樑棚樓板的簡易橋,後經過幾次改造,橋面得到了加固修復,農用車及農業機械都能安全通過。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漂亮的住房,整潔的村道,新裝的路燈

在橋南鎮一帶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廟底的蹺走的高”。這裡的高是說廟底村的蹺腿子比別村的高,廟底村的蹺腿子有六尺多高,而別村的只有三尺高,人們是誇讚廟底村的蹺走的好。村上走蹺興盛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般表演都在每年的二三月天氣暖和時舉行,南廟大院和南村口大場面子是表演的好場地。演出前都要給走蹺的打扮一番,化好妝,表演時表演者踩著鼓點,在一圈一圈走的過程中,將各種各樣的戲劇人物栩栩如生的呈現給觀眾,吸引了十里八鄉的社員們前來觀看。除了在本村表演,他們還時常到外村獻藝。如今,“廟底村的蹺走的高”僅僅成了廟底人美好的回憶。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過去,廟底村先後在南村口橋西北角和白楊樹巷子西北角修建了水打磨,蓋起了磨面房。在河裡用石塊壘了兩個捻,用水渠將捻裡的水引到水打磨,靠水的衝力帶動大木輪轉動,再帶動石磨轉動,供人們磨面,故稱為水打磨。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廟底村的水打磨便完成了它的使命,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取代它的是電磨子和自動上料磨面機,村民們磨面更方便了。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原來的村部現變成了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

在吃大鍋飯的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人整天起早貪黑的幹活,日子過得依然貧窮,捉襟見肘,缺吃少穿。面對貧窮,廟底村的社員們只好通過上山搞副業來維持生計。但在當時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裡,人們上山卻成了偷偷摸摸的事。村民們上山採挖野菊花、金銀花、狗骨頭等藥材,割編竽箔用的野生蘆葦和編籠用的藤條,然後拿到東西兩塬的集市上去賣,增加一點家庭收入。上山搞副業雖然很累,但苦中有甜,使家庭經濟拮据的狀況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人們用上山搞副業掙的錢買油鹽醬醋,買米買糧,添置傢俱,購買新衣,臉上露出了愜意的笑容。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農家秋景

廟底村的父老鄉親勤勞樸實,改革開放以後,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鄉親們廣開致富門路,在種植糧食作物的同時,大力發展蘋果、核桃產業和養殖業,青壯年勞力紛紛走出家門闖世界,務工創業,經商辦店,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其中:幾十人多年來堅持在陝北煤礦打工,吃了不少苦,也掙了不少錢,快速走上了勤勞致富的道路;幾十個能工巧匠憑自己的手藝,出外為人修建房子,為家庭創收;還有十多人常年出外搞粉刷,收入不菲。在原任和現任村幹部的帶領下,經過村民們的共同努力,村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一座座平房拔地而起,一條條水泥路通往各個巷道,一盞盞路燈給村民晚間帶來光明。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農閒時村民們敲鑼打鼓扭秧歌,跳起廣場舞,人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廟底雪景

以前,廟底村在村中間位置蓋了9間磚木結構的大房,裡面設有舞臺,作為村上開會、搞活動的場地,並在傍邊蓋有3間村辦公室,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下戶後,村辦公室和大房的6間賣給了村民作為住宅,剩餘大房的3間留作辦公室。後在村西新址重建了村部。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美麗鄉村堦子村

2014年底,廟底村已與堦子、黎明村合併為一村,更名為堦子村,新村部建於原堦子村,廟底村原村部另作他用。近年來,合併後的堦子村黨支部、村委會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團結協作,真抓實幹,正在為建設“民富、村美、風氣好”的新堦子而努力奮鬥著。祝願家鄉的明天更美好!

在渭南,有個地方叫橋南鎮廟底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