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按地球現在的發展水平,多久會有宇宙飛船?

龍king_lin


我們現在的航天器其實也叫”飛船“。只不過和科幻電影裡面的宇宙飛船有一些區別。區別主要在於可否多次重複利用,可否長時間在太空航行。

人類歷史上最接近科幻電影中的”宇宙飛船“的航天器可能是美國的航天飛機項目。

美國的航天飛機於1981年發射成功。當時的第一家航天飛機是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宇航員約翰·楊(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開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頁。

航天飛機也和我們概念中的”宇宙飛船“有一些差別,因為航天飛每次升空都要依靠助推火箭。其實成本也不亞於發射一次性的載人航天器。

航天飛機項目與2011年結束,30年來的航天飛機時代也就此終結。

如今在太空的航天器,僅僅有國際空間站裡面還有人。當然,國際空間站的燃料僅僅能維持其在軌姿態,並不能像”宇宙飛船“那樣飛來飛去。我國的天宮二號雖然沒有人,但是還在執行任務,並且期待著2018年的對接計劃。

美國的SpaceX項目是私營的航天項目。其利用獵鷹系列火箭實現了低成本的航天發射。並且實現了可回收的一級火箭。但是這看來也不符合我們預期的”宇宙飛船“。

要實現科幻電影中的”宇宙飛船“,我們要解決怎樣提升動力與燃料重量的比例。現如今只要是載人航天,都需要很大的火箭才有足夠的燃料將如此大的載荷送上軌道。然而燃料越多,所需要的火箭推力就越大,需要的推力越大,就需要更多的燃料。這是個死循環。

所以人類面臨最大的技術難題就是解決燃料的問題。當然,隨和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發動機推重比也在增加。在50年以內,人類應該還是依靠傳統的火箭發動機,通過提高推重比來提高航天器的載荷。當然,這不包括有突破性的技術革新。

在2030年左右,中國的航天員應該已經登陸了月球。按照現在的計劃以及對科技發展的預期,在2050年應該可以實現近地軌道旅行的平民化,人們可以通過近地軌道航天器來實現長途旅行。就好像現在的飛機一樣普遍,只不過要快得多。

亦可能人類有了新的掌控核能的方法,例如超導的革新,使得核能可以利用在航天器推進上。那屆時就會有真正意義的宇宙飛船了。並且飛船上的供能等問題會隨著對核能的掌握一併解決。

當然,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來推測未來本身就是”無稽之談“。這就好像1918年的人類探討我們什麼時候能乘坐飛機旅行一樣。


蛋科夫斯基



題主問的宇宙飛船大概是恆星際飛船。否則宇宙飛船早就有了。百度把宇宙飛船(簡稱飛船)定義為一次性載人航天器。這個概念就是說飛船要能載人,航天就是要飛出大氣層,這個一次性就有爭議了,航天飛機算不算?這種飛船早就有了,如前蘇聯的東方號、聯盟號,美國的水星號、阿波羅號登月飛船,中國的神舟飛船等等。


題主大概看了不少科幻電影,是想看到那種載了很多人,穿梭於恆星際空間的巨型飛船吧。要想看到這樣的飛船還須要較長時間的耐心等待,我想至少要100年以後吧。因為人類星際航行還有很多重大難題沒有解決。比如動力問題、速度問題、能源問題、生存生態問題等等,這些瓶頸嚴重製約了人類的星際遠航夢想。


不過如果載人飛向火星也算滿足題主宇宙飛船夢想的話,美國宇航局已經宣佈,計劃在2037年派出火星飛船載著宇航員登陸火星。這個消息是在第58屆國際宇航聯合會大會上宣佈的,想必可信度還是較高的。我們拭目以待吧。


時空通訊


題主你是穿越過來的嗎?是從哪個招待來的,現在二十世紀以後,還好有宇宙飛船了,典型就有美國登月用的阿波羅飛船,蘇聯的聯盟號飛船,我們國家楊利偉上天的神舟系列飛船。

你不是要問多久才有飛碟什麼的?

一般講的宇宙飛船都是能夠載人載物到太空中,完成任務能夠返回地球的一次性飛行器。當然還有能往返飛行,多次使用的航天飛機,既可以在外太空活動,也可以在大氣中飛行著陸。

量子實驗室@悟空問答,專注科學問題,歡迎評論和關注。


量子實驗室


科學疑惑篇@何為宇宙飛船?

宇宙飛船按照官方的主流的解釋是能夠將航天員,貨物送達太空並且安全返回的航天器!但是似乎我們不這麼認為,我們可能更傾向於解釋為能夠承載常人並且能夠遨遊宇宙,並安全返回的航天飛行器!而且裡面附帶有生命維持系統,基礎設施等等!

如果按照官方的主流的認定的話,我們似乎很早就已經實現了!但是這裡我們討論的是第二種!



科學解疑篇@按照地球現有水平,多久可以製造出這種宇宙飛船?

其實我們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次很類似的這種方式,那就是1981年發射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實現了可回收的一級火箭,而不是一次性的!雖然這也不符合我們的預期,但是其形式很接近了!當然如果要和我們預期的,美國好萊塢大片中的那種的話,恐怕要等上至少100年啊!



為何會提出100年,而不是500年這種更遠的預測?因為不得不說地球自從上世紀以來的100年內發展的非常快!一百年前人類根本不敢相信會有運算達到萬億次的計算機,會有時速五萬公里的衛星,以及能夠觀察到百億光年之外的星球!但是現在一切都實現了,而且走得可能更遠!

言歸正傳,就拿宇宙飛船而言,最起碼都要推力足夠大,負荷足以承受其重量,而且燃料也要非常充足!所以燃料是一方面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比如掌控了新的核能的方法等等!

按照現有水平來看,在2050年之前能夠實現地月軌道旅行應該不是夢!所以如此龐大的宇宙飛船至少再過100年應該不是問題!



科學科普篇@關於航天器的知識:

  • 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器是蘇聯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一號!
  • 美國1972年發射的先驅者號是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航天器!
  • 新視野號是人類目前飛行速度最快的航天器!



最後,望採納!喜歡的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我喲!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讓更多人知道你!謝謝!


科學無處不在


人類尚處於機械力抗衡重力、揹著乾糧上路的後原始時代。美國旅行者一號跑了四十年,也才剛剛走出太陽系家門。人類要實現真正的自由飛翔、馳騁宇宙的夢想,必須馴服重力(引斥力),實現重力能源。現有理論物理錯誤百出一團糟,連最最基本的引斥力都解釋不了,天體自轉公轉、宇宙衍變、物質起源、電磁力熱光原理及轉換原理等都搞不明白,怎麼可能馴服重力,怎麼可能實現重力能?本人真正懂得宇宙自然之奧秘,有興趣加我微信:17502056920


尋找夥伴造飛碟


小編所指的宇宙飛船,不一定像科幻電影中那樣強大,但保守來講,至少應該是能在太陽系八大行星間自由穿梭的吧!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了,難的是沒有人知道下一次技術跨越會發生在什麼時候!一百年前,沒有人會相信人類有運算萬億次的計算機、有時速五萬公里的衛星、有能看到百億光年的哈勃,連現在的手機、高鐵都是百年前不敢奢望的科幻。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人類的知識水平越高、研究的領域越深入遇到的瓶頸就越大,能夠發現的新理論、新元素和能夠發明的新材料會越來越困難,成本也會極高。在遵循物理規律的前提下,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再有哪個時代會像過去的這個百年一樣,讓人類在知識理論、材料科學、工程製造和能源開發方面獲得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進步極速但回到樓主所提的問題,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瓶頸帶來的困擾,萊特兄弟飛離地面剛六十多年,人類就登上了月球,而現在又過了幾乎六十年,在登月方面卻早已遲步不前,更不要說科幻題材中的太空漫遊和星球大戰了,它是比喊了無數次的可控核聚變還要遙遠的科幻。這並不是我們落後了,而是科技發展到巔峰之後,每創造一個新的記錄都會難上加難!不僅是科技還有經濟能力是否能承受的問題。以現在的水平,別說太遠的行星了,就是載人登火星,能在本世紀成熟完成就很不錯了,更別奢望星系遨遊了。宇宙最恐怖的一點就是它的巨大超出想象,個人認為,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能量模塊的存儲和成本是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障礙,或者真如《三體》裡講的那樣,我們的基礎科學被不明力量給鎖死了,比如詭異的量子糾纏,自愛因斯坦以來在基礎理論上就再也沒有實質性的突破!而反觀現在的航天科技,說白了跟放煙花的道理沒啥區別。當代的火箭技術如果不告別化學燃料這個瓶頸,在速度上就永遠也不會有新的提升,載人航行的旅程可能永遠都不會超過火星的軌道範圍!後面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呵呵…只能遙望一下了!所以,能在太陽系內自由穿梭的最低級的宇宙飛船,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都不可能實現!這個“未來”究竟是多少年,需要在新的技術革命開始後才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