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清朝以來,邊疆地區與內地的交往聯繫愈發緊密,清藏之交愈發頻繁。今天小新要說的是一幅畫,它引起了乾隆與六世班禪的故事。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明清皇帝素來禮佛,清朝諸位天子中對佛教最為“痴迷”的當屬乾隆皇帝。乾隆性情古怪,愛遊覽山水,對於舊物古畫更是愛不釋手。同時,他對拜佛禮佛的傳統有著極大的虔誠和熱枕,在聽聞西藏有一座託林寺後,便命人建造了這座金殿的“翻版”,說道:“朕的宮中也理應有一個這樣的宮殿。”除了在自己殿中修寺,還為太后、太妃等人修建佛壇。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他的這些舉動,也不難解釋之後他與六世班禪之間的深厚情誼。

乾隆四十五年,正逢其七十歲大壽,前來朝拜賀壽的不僅有各地諸侯,還有各級吐蕃首領、六世班禪等人。班禪進京,是繼康熙以來難有的一大盛事,乾隆對此分外重視。班禪穿上藏族禮服,於寺廟覲見皇帝,獻上黃金、車馬、宗教器物等厚禮。乾隆為感謝班禪的到來,在承德修建寺廟,並邀請他在此傳講誦經。這件藏族禮服典雅大氣,盡顯雍容華貴之氣。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同時,乾隆還御筆寫壽《娑羅樹並贊》,贈予六世班禪,歡迎他的到來。這幅墨畫,縱204釐米、橫90釐米,畫頁上側以漢、滿、蒙、藏四種語言文書,且分別對應四種語言刻印的“乾隆御印”。佛教有四大聖樹,相傳活佛誕生於無憂樹,得道於菩提樹,涅槃於娑羅樹,號召集結於七葉樹。因此,娑羅樹的寓意便是涅槃重生的脫胎換骨。當時乾隆本意替六世班禪祝賀,卻不小心失誤,作成了娑羅樹。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這幅娑羅樹畫枝幹遒勁生長,而在樹旁和樹杈間有朱方、白方、白長方等共四枚方印。乾隆意為:樹下得道,心意示眾。修道樹下,直指心傳。娑羅乃聖樹,乾隆趁此讚揚藏族積善成德、弘揚佛法的功德。

然而,在六世班禪得此畫後欣喜不已,可是幾個月後,便患了稀奇之症。半年後,六世班禪圓寂了。當時乾隆正籌備著六世達賴壽宴晚會和賀禮佳品,得此噩耗,傷心欲絕。無奈之下,只好把精心準備的玉器佛像、唐卡畫像以及親筆作畫的《娑羅樹》交予他的弟弟。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這幅絲織唐卡畫像來源清朝時期的大昭寺,人物是大威德金剛,高有兩三米,是鮮有的巨型畫像,幾百年過去了,雖然微微泛黃,卻仍然光彩奪目。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幾年後,為追悼先人,乾隆運用所有資產,在黃寺旁建了清淨化城塔,又名“班禪寺”。坊間傳聞,乾隆的一片心意卻引得班禪圓寂。當然,這些都是以訛傳訛的謬談。額爾德尼作為清朝以來第一位上朝覲見的班禪,自然值得皇帝的禮遇有加。而這幅《娑羅樹》畫像也是清藏情誼的有力證據。

聽完小新講述西藏邊疆與內陸的友好交往故事,你們是否對於天路文化有著好奇與憧憬呢?首都博物館的《天路文華——西藏曆史文化展覽》,正在展出《娑羅樹並贊》、西藏貴族朝服以及唐卡畫像,等你哦!

皇帝斥資造塔為班禪圓寂,竟與一幅畫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