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吉利汽車有哪些缺點?

寒亭寂


[車茶一味]專業車評員為您解答,歡迎關注,有任何汽車相關的問題都可以諮詢我們。

2017年,吉利汽車全年累計銷量128萬臺,同比增長45%,成為名副其實的自主品牌領頭羊。2018上半年吉利趁熱打鐵,累計銷量已經達到76.6萬,照這個趨勢下去,吉利今年的累計達到150萬臺並無難度。

吉利的跳躍式發展,讓我們感受到“自主驕傲”,但每一個以不尋常速度前進的企業,同樣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和諸多的隱患。吉利當然也不例外。

隱患一:品牌力的增長,過度依靠營銷

吉利的營銷手段值得“誇讚”!請水軍、撒軟文、刪負面,這些似乎成為公關部門最重要的工作了,吉利的品控在自主品牌中很優秀,但還做不到萬無一失,你能看得到奧迪、奔馳、日產、別克滿天飛的質量投訴,卻幾乎看不見吉利的負面信息,這是不合理的。

就像隨便寫篇一篇吉利汽車的測評稿,評論區會各種誇上天,而我這篇文章的下方,一定是一群根本不會看內容,直接跳至評論區開罵的無腦黑們,罵完拿著截圖給老闆“五毛請結賬”。

吉利2017年上市公司財報顯示,銷售費用達到40.56億,過於依靠營銷堆積起來的品牌力,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而每次去吉利4S店看車,銷售人員總在你耳旁提醒:我們這車是和沃爾沃一樣的技術和用料,不臊得慌嗎?除了領克,吉利哪款車敢說和沃爾沃有一毛錢關係?

隱患二:技術進步跟不上銷量增速

銷量破百萬,吉利恐難眠,吉利的銷量增速讓人欣慰,但背後的技術儲備顯然有些跟不上腳步,吉利目前要做的是儘快提升核心技術實力,銷量已經進入第一隊列,甚至可以與合資品牌抗衡,但技術實力上吉利頂多算個二流水平。

發動機、吉利汽車常見的有1.3T、1.5L、1.8T三款引擎,其中1.3T發動機還是鑄鐵工藝;1.5L動力孱弱,是由豐田老舊引擎1ZZ-FE逆向而來;1.8T發動機拆解後基本可以確定,也是大眾EA888照葫蘆畫瓢而來。

變速箱、變速箱是所有自主品牌的短板,即使吉利曾收購過澳大利亞DSI變速箱公司,但時至今日,吉利仍舊不能生產一款優秀的自動變速箱。吉利汽車的雙離合變速箱體驗很糟,而新款博瑞上,吉利放著自己的6AT不用,反而購買韓國HPT的6AT,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底盤、底盤上更不用說了,我們都知道吉利最好賣的SUV博越,逆向使用了豐田RAV-4的底盤構造,被稱之為“豬大腸”。吉利共有三大平臺構架,分別為FE(低端車)、KC(中端車),以及全新的CMA平臺。三大生產平臺中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和沃爾沃共同研發的CMA。

隱患三:高端車型步履維艱

身為一個年銷量突破120萬臺的車企,你很難想象,居然沒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高端車!這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罕見的事情,吉利博瑞定位是中高端,卻因為銷量低迷跌至13.5萬的起售價。如果只看量產車,吉利並沒有超過20萬的車型,也沒有任何一臺排量超過2.0L排量的車型,如何佈局高端車型?吉利要做的還有很多。

可見,吉利的銷量增長,主要依靠低端車型來走量,其最大的優勢為價格便宜,例如帝豪起售價只有6萬多,遠景只有5萬,這個售價區間還不至於與合資品牌形成直接抗爭,但不排除將來合資汽車大幅降價,屆時沒有技術優勢的吉利,銷量也將不復存在。


車茶一味


吉利集團的營銷就是最大的問題!無限誇大產品的性能,無視自身存在的缺陷並脅迫經銷商封口,僱傭大量水軍在各類平臺攻擊同行,捏造事實、無中生有的把其它廠家的產品說的一無是處。李書福知道這些問題的存在嗎?


18824139388


吉利板金太薄手指都能擰出凹來,用戶太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