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中醫藥企業在橫琴有了“新家園” 成片孵化區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跨過橫琴二橋,往南前行不到5公里,一座座造型各異的現代化建築群落映入眼簾。區別於昔日“蕉林魚塘”景象,多棟已竣工的建築大樓與正在緊鑼密鼓施工的建築群彼此呼應,組成了正在加速建設中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中醫藥企業在橫琴有了“新家園” 成片孵化區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作為《粵澳合作框架協議》首個落地項目,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承擔著推動粵澳產業合作和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使命。

圍繞“國際級中醫藥質量控制基地”和“國際健康產業交流平臺”兩大核心發展目標,目前,產業園在園區基地建設、業務平臺搭建、促進項目落地和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有效進展,產業園園區建設也順利有序,公共服務平臺一期已於去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公共服務平臺二期(成片孵化區)將於今年9月建成,產業園大健康產業區預計將於2020年建成。

基地建設:成片孵化區將於今年9月建成

位於橫琴新區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分為公共服務平臺和大健康產業區二大區域。其中,公共服務平臺一期包括GMP中試大樓等7個單體項目,已於2017年9月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公共服務平臺二期(成片孵化區)包括孵化器、加速器、獨棟總部三大區域,目前已進入施工衝刺階段,將於今年9月建成;產業園大健康產業區已全面啟動建設工作,預計將於2020年建成。

8月7日,記者隨園區工作人員走進公共服務平臺之一的GMP中試生產大樓,高標準的中醫藥產品生產車間內一塵不染,制丸機、膠囊填充機等全自動化生產設備配備俱全,瓶裝生產線、數粒外包線等包裝生產線一應俱全。“相當於企業只要帶配方過來,就能在這兒實現生產。”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馮準向記者介紹道,GMP中試生產線嚴格按照中國及歐盟GMP認證標準進行建設及管理,最大產能可達到片劑3.75億片/年,膠囊劑1.25億粒/年,顆粒劑1500萬袋/年。

與GMP中試生產大樓一樣,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公共服務平臺還有研發檢測大樓、科研總部大樓、提取大樓及相關配套設施等7個單體項目,能為入園企業提供產品研發、技術改進、質量標準提高、產品二次開發、產能擴大及拓展市場的空間載體。

而緊鄰公共服務平臺一期、位於產業園中心區域的,則是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的產業園成片孵化區。“成片孵化區預計將於今年9月建成,屆時企業便可入駐進來了。”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紅表示,該成片孵化區建築面積約12.8萬平方米,包括孵化器、加速器、獨棟總部區域,建成後將為初創型、成長型、總部經濟型等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不同面積的發展空間,預計可容納300家企業入駐於此。

此外,產業園的大健康產業區規劃設置了中醫藥科技創意博物館、瑞蓮莊(橫琴)度假主題酒店、主題文化街(暫名)等示範性項目,目前該區域已進入全面規劃與建設階段,預計將於2020年建成並開展試運營。

以醫帶藥:搭建國際健康產業交流平臺

近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派往莫桑比克等葡語系國家的培訓宣講人員剛剛結束新一期培訓班回到國內。“通過‘以醫帶藥’的方式,將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技術傳播到國外,非常有意義。”剛從莫桑比克回來的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教育培訓部經理王丹笑著告訴記者。

據悉,自2016年以來,產業園與莫桑比克衛生部在莫桑比克合作舉辦了8期中醫特色療法培訓班,累計培訓約200名當地公立醫院的醫生及理療師,惠及當地患者近7000人次,受到當地臨床患者的歡迎。今年6月,為發揮與莫桑比克合作開展中醫藥培訓的示範作用,將合作經驗和模式推廣輻射到其他葡語系國家,產業園在當地舉辦了首期2018非洲葡語國家中醫特色療法國際培訓班,為30名來自安哥拉、佛得角、幾內亞比紹和莫桑比克衛生部公立醫院的醫生和理療師進行中醫療法培訓,進一步促進中醫藥文化、技術與非洲當地傳統醫藥的相互交流及共同發展。

藉助產業園的中醫藥產品海外註冊公共服務平臺(橫琴),中國企業中醫中藥產品走出國門多了一個新渠道。“我們成功幫助來自澳門張權破痛油藥廠的張權破痛油、石家莊以嶺藥業的連花清瘟膠囊在莫桑比克完成產品註冊。”王丹表示,目前,產業園又分別與兩家企業和莫桑比克經銷商NATUR共同簽訂了三方貿易協議,將採用深耕推廣的貿易模式在莫桑比克開展中醫藥產品貿易。據悉,第二批和第三批共計7款產品也已陸續啟動在莫桑比克的註冊申請,目前已進入審核流程。

舉辦傳統醫藥國際合作論壇等專業論壇,構建以葡語系國家為切入點的“國際交流合作中心”,進行中醫藥產品的國際註冊和貿易,開展中醫藥文化國際教育與培訓……秉承打造“中醫藥產業與文化‘一帶一路’的國際窗口”的發展定位,產業園多措並舉,已建立起不同區域、不同範疇的傳統醫藥專家交流的平臺,搭建起連接歐盟、非洲、東盟三個方向的合作網絡,成功打通了與各國在傳統醫藥產業合作的渠道。

招商進展:產業園累計 註冊企業88家

隨著以技術為主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以業務為主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建設的不斷推進,產業園“搭建優勢平臺促進產業發展”的工作初見成效,基本實現了中醫藥產品從前期研發、到質量檢測、再到生產包裝的全流程覆蓋,初步搭建起了中醫藥文化走向國際開展交流合作的全流程推廣和服務體系。

築巢引鳳棲。盈科瑞(橫琴)藥物研究院於2017年7月進駐產業園,主要開展業務為中藥新藥與新型製劑技術研發與產品質量檢測。入駐產業園僅僅一年,盈科瑞研發人員規模已超過40人,2017年藥物研發外包合同金額已達6000萬元。據瞭解,接下來盈科瑞計劃入駐產業園成片孵化區,搭建包括新藥研發中心(小試和中試研究基地)、國際食品藥品進出口註冊中心、國際生物醫藥培訓中心、國際藥品質量檢測中心、國際新藥研發外包中心五大中心於一體的現代化、多元化創新技術平臺。

搭載產業園平臺“快車”,加速發展的企業並非獨此一家。截至2018年7月31日,產業園累計註冊企業88家,涉及中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領域。其中,澳門企業24家,佔27.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