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開學在即,小編今天奉上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可以收收心,開始準備新學期嘍。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新一學年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學期從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1月25日結束,實際教學時間100天。中學2019年1月20日—1月23日安排期末考試,小學2019年1月22日期末考試,2019年1月26日起全市中、小學生放寒假。

第二學期從2019年2月18日至2019年6月30日結束,實際教學時間為94天。中學2019年6月25日—28日安排期末考試,小學非畢業班2019年6月27日安排期末考試,小學畢業考試初定於2019年6月15日。2019年7月1日起全市中、小學生放暑假。

‍常州市學校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周曆表‍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常州市學校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周曆表‍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1、常州市義務教育1—6年級課程(教學)計劃安排表‍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材名稱更改為“道德與法治”,起始年級德與法治、語文學科使用統編、修訂教材。本學期起一至六年級均開設科學課。

‍2、常州市義務教育7—9年級(初中)課程(教學)計劃安排表‍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注: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名稱更改為“道德與法治”,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學科使用統編教材。

3、常州市普通高中一年級課程指導方案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4、常州市普通高中二、三年級課程方案‍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5.小學課程(教學)計劃的說明‍

道德與法治、語文一、二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其他年級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換版本。

2017 年,教育部發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將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一、二年級學生使用審定通過的增編教材,三至六年級使用現行教材。

綜合實踐活動課從一年級起開設,一、二年級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三、四年級平均每週不少於2課時,五、六年級平均每週不少於3課時。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製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安排課時。

信息技術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屬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三年級起開設,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安排課時。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每學年至少35課時,總量不得少於140課時(包括基礎模塊100課時,拓展模塊40課時);勞動技術教育每學年至少35課時,總量不得少於140課時,可以集中安排,以主題教育的方式開展。

外語課程從三年級起開設。有條件的學校,如需在一至二年級開設外語課程,必須經市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同意後方可開設。在1-2年級進行英語課程實驗的學校,每週不少於2課時,在“地方和學校安排的課程”安排課時,不得擠佔其他學科的課時。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小學英語每週可安排4課時。

小學各門課程均應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國防、安全等專題教育應滲透在相應課程中。

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選修類課程,班主任工作、少先隊活動、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由學校統籌安排,整合實施,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在“地方與校本課程”中安排,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安排課時。

小學要確保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時,同時應利用體育活動課、課間操及其他綜合性文體活動等,增加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保證學生每個學習日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小學階段每週按5天安排教學,每課時40分鐘。學校可利用地方和校本課程的時間安排一節20-30分鐘的短課,供寫字、課外體育活動和其他教育活動使用。

‍6.初中課程(教學)計劃的說明‍

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一使用部編教材,九年級冊次使用原選用出版社的教材,不得更換版本。

信息技術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屬於全省的地方課程,原文件在“地方和學校安排的課程”中安排課時。為便於落實,本文件將初中信息技術課時抽出單列。初中信息技術教育120課時(包括基礎模塊60課時,拓展模塊60課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適當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地方及學校課程的時間開展信息技術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情況是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綜合實踐活動,平均每週不少於2課時。各校要切實保證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在開足規定課時總數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活動需要,把課時的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有機結合起來。要根據學生活動主題的特點和需要,靈活安排、有效使用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學校要給予學生廣闊的探究時空環境,保證學生活動的連續性和長期性。要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係,合理安排時間並拓展學生的活動空間與學習場域。活動中既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又要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與合作溝通能力。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時空界限,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密切合作。

初中階段原則上每課時45分鐘。

預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項專題教育的課時原則上從地方課時和班團隊活動時間中安排。預防艾滋病教育和毒品預防教育主要在7到9年級進行,按平均每學年2課時安排教學內容;學校可利用教學掛圖進行教學活動,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國際禁毒日”和“世界環境日”等契機,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借開展三項專題教育活動,加重學生負擔,強行向學生推薦學習材料。

‍7.高中課程(教學)計劃的說明

【此方案仍是老方案,待新方案公佈之後,再作調整安排,高一年級微調,高二、三年級不變】‍

(1)表中“必修1”表示該學科必修模塊1,其餘類推。斜槓後的數字(如“/4”)表示周課時數。“學分”欄中無星號數字為必修學分,帶星號數字表示選修學分。本方案按每週5天工作制、每天7節課安排。

(2)本方案的課程安排有兩種情況,語文、英語、數學以及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必修模塊,學習的內容和時間都由學校統一安排;研究性學習、藝術(本方案選擇分科學習的美術和音樂)和體育與健康三個領域的科目,學校只統一安排學習的時間,學習內容可自主選擇。

此外,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準備參加高考的學生,文科的最低選修要求是系列1(2模塊),理科的最低選修要求是系列2(3模塊)+系列4中任2個專題。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所有學校都應保證開設選修6—選修8的課程。同時,各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選修9—選修11的課程。

(3)本方案對不同科目的模塊,用不同的時間去完成。用1個學段完成1個模塊的(4課時/周),包括語文、英語和數學;用2個學段完成1個模塊的(2課時/周),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用4個學段完成1個模塊的(1課時/周)是通用技術。這種靈活的安排,既保留了新課程“領域——科目——模塊”的課程結構,又充分體觀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如高一生物,是第一學期開設或者第二學期開設,歷史、地理等學科,是否集中l個學段學習1個模塊,由各校自主決定。

(4)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從第3和第4學段開始,在部分科目試行開設“選修Ⅰ”的課程,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也為下一年大量開設選修課積累管理和教學的經驗。“選修Ⅰ”每週2課時,排課時應全年級各班同時開設,學生不按行政班上課。

(5)選修Ⅱ為地方和校本課程,學生在高一和高二兩個年級8個學段中,至少應完成6個學段“選修Ⅱ”的學習(準備參加高考的學生,一般8個學段都應選擇)。選修Ⅱ的課必須獨立開設,單獨計算學分,不能成為變相的加課時或者變相的補課。排課時,“選修Ⅱ”的課必須全年級各班同時開設,以方便學生走班。

(6)在高二上學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結合家長、老師的意見,開展選擇性學習,其中語文、數學和外語等學科是必學科目。在物理、歷史兩科中選擇一個科目,同時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選擇一個科目。除此以外,還應在藝術、體育等其他領域或科目自主修習一定的學分,以保證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學分。

高中階段原則上每課時45分鐘。

‍8.關於在中小學開設書法課的說明‍

根據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精神,我省中小學要通過開設書法課程和相關課程實施推進書法教育。小學一至六年級要在語文課程或地方課程中每週安排1課時的書法課;初中階段可在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中每週安排1課時的書法課;普通高中要在語文等相應課程中設置與書法教育有關的選修課程。中小學還可在美術、藝術、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中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

‍9.關於小學科學課和中學理科實驗教學的說明‍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具有活動性質,它與並行開設的小學其他課程構成小學生完整的知識結構,同時也為7—9年級的科學課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各初、高中學校要重視理科實驗的教學,確保教學課時,在實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各校在制定課程計劃的同時應根據市局有關安排制定理科實驗考查的時間、工作要求及落實措施。

‍10.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說明‍

各校要高度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別是研究性學習對學生能力提高和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要制定課程實施及評價方案,確保課程的開設及質量。中小學要探索把課堂教學與社區服務、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學校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4到6年級、7到8年級,研學旅行使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

‍11.關於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說明‍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學習為主要內容,重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必修課程,它具有鮮明的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

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小學(1—6年級)稱為“體育”,初中(7—9年級)和高中稱為“體育與健康”。

小學一、二年級每週4課時,小學三年級起至初中階段每週3課時,高中階段每週2課時。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共計11學分,高中一、二年級學習8學分,含田徑類項目必修1學分,高三年級學習2學分,三年中完成健康教育專題必修1學分。

小學至高中各年級必須按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程,同時還需開設體育活動課、大課間體育活動,確保學生在校每天有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各年級“體育”和“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時應充分體現體育實踐活動特點,保證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和身體練習要有適宜運動負荷。

‍12.關於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說明‍

各地要將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開足開好。要明確並保證勞動教育課時,義務教育階段三到九年級切實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普通高中階段嚴格執行通用技術課程標準,課時可視情況相對集中。各地各校可結合實際在地方和學校課程中加強勞動教育,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課程。在德育、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養,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其他學科教學和少先隊活動課中也應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13.關於少先隊活動、班(團)活動及各種專題教育排入課表的說明‍

根據江蘇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少先隊工作的意見》將少先隊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總體格局的要求,學校要把少先隊活動(1—8年級)排入課表。同時,班團(隊)活動(9年級)、文體活動、科技教育活動等各項專題教育活動也必須排入課表並確保上課和活動時間。

另外,各校要將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健康教育等各種專題教育納入到生命教育課程中,在地方課程中開設,每學年安排6—8課時。

‍14.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課程教學說明‍

為貫徹《教育部關於印發的通知》,加強和規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管理,省教育廳從2016年秋學期起,向全省中小學推薦使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未經審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一律不得再使用。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為小學一至六年級、初中七至九年級、高中一至三年級每學年一冊,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提供。各小學、初中、高中須利用地方課程時間,每兩週開設不少於1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此外,8月17日上午,江蘇省物價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對江蘇現行的教育收費政策進行綜合解讀。家長們都來了解一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小學及初中、非義務教育高中以及高等教育不同階段的收費政策和標準都是怎樣的。

新學年常州中小學生上學最全指南,含周曆表、教學計劃、收費等!

‍策略:幫孩子收收心 ‍

收心策略1:掌握時間點

暑假收心最好是選在開學前一到兩週進行。在這段時間內,不要再讓孩子們安排耗時耗力較多的娛樂活動,提醒他們保持精力,逐步從散漫的玩樂狀態進入學習狀態,並找回上學時的良好習慣。

收心策略2:以狀態調整為主

包括:生活狀態的調整,讓學生們調整生物鐘,開始按照上學時的要求規律作息和飲食;心理狀態的調整,幫助學生們認識新學年的學習內容和目標,感受到一定的學習壓力,提起前進的勁頭。

收心策略3:收心落實到知識學習上

不論是複習舊知還是預習新知,投入學習就給前進通道上了潤滑劑,開學後才能暢通無阻。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不用給學生們佈置太多學習任務,在完成暑假作業的基礎上,可以拿來下學期的教科書進行預習。

收心策略4:討論新學期打算

可以開學前與孩子一起討論下新學期的打算。在交談中家長可以讓孩子總結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麼打算,還可以問問需要提供哪些幫助。不用一次談完,家長可以借一些日常談話機會,介入這些話題,這樣也可以達到一種“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


內容綜合:常州市政府網站文件、交匯點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