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襄陽樊城存在了30年的“狗市”:告別馬路 終得其所

襄陽樊城存在了30年的“狗市”:告別馬路 終得其所

7月29日攝於樊城雙金路馬路市場。 通訊員 張沛 全媒體記者 孫修廷 攝

8月5日,在樊城存在了近30年、最大的一個馬路市場(樊城“狗市”)實現整體搬遷。

這裡,曾讓周邊的居民痛並快樂著。

快樂的是,“狗市”像是一個熱鬧的集市,心儀的花鳥魚蟲都能在這裡買到,甚至家裡的蔥姜、蔬菜也可以順路捎上。痛的是,一到星期天,松鶴西路、雙金路、春園西路堵到“地老天荒”,公交車都不能正常進站;“狗市”結束後垃圾遍地,環衛工人累彎了腰。

佔道經營存隱患

對於住在樊城的市民來說,“狗市”這一交易市場,發揮了“拾遺補缺”的積極作用。每逢星期天,松鶴西路後賈窪社區的道路上人來人往,叫賣聲、車輛喇叭聲不絕於耳。

7月29日,這個馬路市場最後一次開市。大大小小的攤位分兩排擺在道路兩側。因為路邊的攤位佔道,公交車無法靠近站臺,直接在馬路中央停車上下客,既堵塞交通,也存在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狗市”散市後產生的垃圾也讓人觸目驚心。

後賈窪社區黨委書記曾明武介紹,每週日晚8時左右結束後,環衛公司會有30多名環衛工人進行突擊行動,投入大量機械對垃圾進行集中清理。即使有30多個人一起打掃,讓道路恢復到正常的清潔程度,也要耗時近4個小時。

襄陽樊城存在了30年的“狗市”:告別馬路 終得其所

檀溪湖花鳥市場一角。 全媒體記者 孫修廷 攝

幾易其址的“狗市”

提起樊城“狗市”的歷史,也是一把辛酸淚。

樊城“狗市”最早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原位於立業路和風華路,當初主要經營業主為下崗職工和花鳥寵物經營戶。

由於風華路逐漸繁華,該市場又地處鬧市,嚴重影響市民出行和休息。

2003年,樊城區開始對該市場進行轉遷,轉遷至松鶴路(長虹路以西,漢江路以東)。

2006年10月,轉遷至松鶴西路及振華路(漢江路以西,內環線以東)。

2007年,松鶴西路向西貫通,加之修建內環西線,市場轉遷至振華北路喬營小區對面的空地上。

2008年底,市政府徵用振華北路喬營小區對面的空地建設經濟適用房(現祥雲小區),2009年初,市場遷回松鶴西路。

2012年,隨著城市發展繼續向西,市場轉遷至松鶴西路後賈窪段(雲興路至6311門前),中航大道修通後,流動攤販逐年增多,遂遷移部分攤位至雙金路。

2015年10月,因人民路翻修,人民西路三橋段封閉施工。經多方協調,市場轉遷至松鶴西路後賈窪段兩側臺階上、雙金路及春園西路最西段(斷頭路),即目前所在區域。

王寨街道辦事處主任葛福軍介紹,歷次轉遷,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佔道經營問題。市場因商品價格低廉、品種齊全,吸引大量市民購買,日積月累,攤位越來越多,到目前經營戶已累計近4000戶。

襄陽樊城存在了30年的“狗市”:告別馬路 終得其所

逛“狗市”的市民在沒有人行橫道的人民西路高速公路下的機動車道中穿行。 全媒體記者 孫修廷 攝

搬新家還路於民

為了徹底解決松鶴路花鳥馬路市場造成的城市交通擁堵、道路安全隱患以及環境髒亂差等一系列問題,今年以來,樊城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週日馬路市場的轉遷問題,決定痛下決心,一次性對市場進行規範,實行進場經營、整體轉遷,徹底消滅馬路市場。

經過幾個月不斷選址、反覆論證,今年7月,樊城區對銀河紡織廠倉儲院內100畝土地進行平整,並砌好了圍牆,鋪設了下水管網。

新市場位於人民西路與高速公路交叉口西側,緊鄰蒙華鐵路,佔地100畝,可容納3000多個商戶經營。26路、517路公交車終點站就在附近,3路、50路公交車也設有停靠站點。

新市場還將成立管理辦公室,可以長期為商戶和消費者服務。對於市場的管理,將合理設置功能區,進行分類管理,安排專職人員日常保潔,確保環境整潔有序。完善市場內部公共設施,給商戶提供更多的經營設施。

通過市場化運作,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不僅為市民提供環境優美的購物環境,也為商戶增加了更多的商機,最終達到雙方互利、多方共贏的局面。“幹了十幾年,攤位搬了多次。”19日上午,在位於柿鋪西社區的新市場招呼顧客的包女士告訴記者。包女士主營桌墊,生意是從父親手中接過來的,因沒有鋪面,多年來一直在“狗市”經營。包女士表示,讓商販們從馬路上轉遷至市場內,是完善城市管理的第一步,下一步是有關部門如何將市場管理好。

記者在現場看到,市場管理方專門安排人員疏導前來購物的市民將車輛停放到指定的位置,而保潔人員也在市場內不斷巡查。

但記者發現,在市場外也有一些管理缺位的現象。因該市場緊鄰公交車站,市民在市場內買完東西后,會橫穿馬路上公交車。但相關部門並沒有在此設立交通標誌。

大家談

官伶(檀溪湖花鳥市場附近居民):正規的農貿市場是越建越好了,既遮風擋雨又規範,買的東西還有質量保證,可為什麼大家願意到“狗市”去購物呢?說到底,還是一個簡單的市場選擇問題,既然能在“狗市”花更少的錢買到質量差不多的東西,誰還願意多走路去買貴的商品呢?

張堯(普通市民):每個週日坐好幾站的公交趕往“狗市”,並不是非要去買什麼,而是感受這裡的真實樸素的人間煙火。那陣陣叫賣吆喝聲,讓人感到親切。而且在這裡能買到物美價廉的瓜果蔬菜和在其他地方不好找的“小玩意兒”。

王小莉(“狗市”攤販):“狗市”的存在是市民有需求,感覺方便,不能簡單粗暴地禁絕,要合理疏導。同一樣的貨品,“狗市”的生意就比店鋪的生意好,其實也沒優惠。

湯洪波(檀溪湖花鳥市場負責人):“狗市”這一自由交易市場,發揮了“拾遺補缺”的積極作用,給市民帶來不少便利。

(全媒體記者孫修廷)

菜市場環境衛生要求

●市場保潔

1.有足夠的專職保潔人員,並佩戴保潔員標識;

2.大型密閉垃圾容器數量充足,一攤一桶,經營戶垃圾隨產隨清,做到垃圾入桶;

3.市場進、出口位置設置分類垃圾桶(可回收/不可回收);

4.堅持巡迴保潔,做到交易不散、清掃不斷、不留死角;桶內垃圾及時清運處理,不得積存;

5.市場內下水排汙管道無積存垃圾、無臭味。

●活禽區域

1.活禽銷售區域獨立設置;

2.嚴格實行銷售和宰殺隔離,嚴禁籠外銷售;

3.籠下糞便和宰殺汙物及時清理,做到地面、牆面、脫毛桶“五無”:無糞便、無汙物、無血跡、無禽毛、無異味。

●水產區域

1.嚴禁在水池之外(上)使用其他容器存魚;

2.嚴格做到在剖魚臺上剖魚,禁止在地上操作;

3.汙物和水漬隨時清理,嚴格做到“三無”;

4.無汙物、無水漬、無異味,保持地面乾淨。

●幹調區、日雜區

1.商品擺放整齊美觀,無出店經營;

2.及時排查、清理所有過期、變質食品;

3.隨時檢查清理鼠跡、鼠糞。

(全媒體記者殷素整理)

擠佔右轉車道、佈局不合理、車輛亂停亂放……

檀溪“狗市”有些亂

全媒體記者 孫修廷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或多個花鳥市場。

在襄陽,花鳥市場俗稱“狗市”。如今,每週一、三、五到龐公寒樺路的王家窪“狗市”逛,每週二、四、六逛檀溪東方化工廠舊廠房內的“狗市”,週日到樊城逛“狗市”,成了部分市民的一種購物、休閒的生活方式。但“狗市”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近日,記者隨市創文辦工作人員在檀溪湖花鳥市場(俗稱檀溪“狗市”)暗訪時發現,這裡不少地方不盡如人意。

垃圾隨處可見

14日,週二,是檀溪“狗市”開市的時間。

當日6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東方化工廠舊廠房內的檀溪湖花鳥市場時,不少市民手中已拎著買好的蔬菜、水果等物品走出市場大門口。

記者隨著逛市場的人流從北門進入市場。

一路上到處充斥著小販的叫賣聲、市民的討價還價聲……

水果攤前,果皮滿地,散發出刺鼻的味道;在市場的東南角,一販賣鴿子的商販正在殺鴿子,地上遍佈鴿子毛;不遠處的水產區,條件極為簡陋,商販們都是在木板上剖魚,這裡魚腥味和惡臭味交雜。緊鄰水產品宰殺現場的是一家早餐店和滷菜店。

不僅如此,花鳥市場內的佈局也很不合理。

不經意間,你會發現賣蔬菜的旁邊會有一家賣魚的;遮陽篷的支架上拴著一隻待售的公雞,地上還有雞糞便;扭頭一看,賣滷菜的正在招呼客人,商販沒有佩戴口罩,放置滷菜的貨櫃也沒有防蠅防塵裝置,滷菜攤旁邊又是一家賣豬肉的……

對於市場內佈局不合理的問題,檀溪湖花鳥市場負責人湯洪波告訴記者,東方化工廠舊廠房作為臨時疏導點,在市場轉遷中原本沒有規劃蔬果區,沒想到引起市民抱怨。

後來,在市民的強烈要求下,市場管理方增加了果蔬區。不久,雞鴨魚肉等經營戶也進入市場。目前,市場內有近千名經營業主,加大了管理難度。

“消失”的右轉車道

每逢週二、週四、週六,檀溪湖花鳥市場開市,襄城育才路往檀溪路方向的右拐車道就會“消失”。

14日6時30分,記者在這裡看到,許多買菜的市民圖省事,把電動車和自行車停在靠東方化工廠舊廠房一側的非機動車道上,過往市民只能在右轉車道上通行。

這樣一來,從育才路右轉往檀溪路方向的機動車只能從左轉車道行駛到路口之後越線右轉,導致被扣分、罰款。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有城管隊員執勤,但效果不明顯。

據瞭解,檀溪城管中隊曾聯合檀溪警務平臺對違停的車輛進行拖移。

許多市民買完菜出來,發現自己違停的電動車不見了,不但沒有虛心接受教育,反而埋怨警方沒有事先通知他們。

對此,不少機動車駕駛員表示,既然不是駕駛員主動越線右轉,能否向警方申請行政複議。

市交警支隊支隊長姚勇表示,這種情況駕駛員可以向警方申請行政複議。同時警方也會重新對該路段的道路標線進行施劃,增加右轉車道。

18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育才路通往檀溪路方向,中間原來的左轉車道道路標線已經重新施劃,車輛可以選擇在中間車道左轉或右轉。

場外車輛亂停放

每到檀溪湖花鳥市場開市,育才路就成了一個堵點。

據瞭解,為了徹底治好育才路交通堵塞問題,襄城區城管局曾聯合檀溪警務平臺組成整治專班,在開市期間,專項整治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亂停亂放行為,宣傳引導經營戶和市民提高文明規範停車的意識,讓大家自覺把車輛停放在規定的區域。

檀溪湖花鳥市場負責人湯洪波告訴記者,為了方便攤販們停車,市場管理方專門出資將市場外的一塊空地平整並硬化。

而且警方也進行人性化管理,在檀溪湖花鳥市場開市的時間,對停在靠近東方化工廠舊廠房內一側的車輛不予處罰,其他時間則禁止停車。

雖然如此,但記者在該市場南門看到,還是有一些車輛違停。

相關鏈接:

襄城“狗市”形成於1997年,後來發展成為每週一、三、五在閘口一路經營,每週二、四、六在檀溪路國際商都旁經營。

該兩處馬路市場為廣大經營業主做小生意提供了臨時場所,也給居民購物帶來了便利,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市場所造成的交通擁堵、道路安全隱患以及環境髒亂差等問題日益嚴重。

2015年6月1日起,每週一、三、五的馬路市場經營業主統一轉遷至龐公寒樺路王家窪集貿市場經營。

2017年5月6日起,每週二、四、六的馬路市場經營業主轉遷至東方化工廠舊廠房內的檀溪湖花鳥市場經營。

全媒體記者 孫修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