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刻舟求劍,為什麼銀行股就不能漲?

新低之後,上一週都以帶下影線的陽線報收,創業板周線小漲1.1%,上證50則周漲4.12%,主要得益於保險指數大漲超過5%,銀行指數漲幅也超過4%。現在市場中有一種刻舟求劍、本末倒置的觀點:就是銀行股不能漲,大盤跌成現在這個樣子,就是銀行股和一瓶酒(貴州茅臺)害的?

以週五的盤面為例,上午和下午,銀行股各有一波明顯的拉昇,盤後很多奇談怪論認為豬一樣的主力才會盤中拉昇銀行股,將盤面的乏力歸咎於銀行股的拉昇,將地量也歸罪於銀行股太吸金。不得不說真的是很愚笨的見解,刻舟求劍是很溫和的批評,用嚴厲一點的詞語就是誤人誤己。拉昇銀行股是週五盤面上的‘點睛之筆’,那些陳詞濫調的見解,難道主控資金不明白嗎?

當時盤面雖然不強,但也完全用不著去護什麼盤,甚至放手跌一跌又有何妨。盤面上可用的牌,5G已經連攻5日,再不休整就要廢掉了;軟件芯片週一週二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下半周無心戀戰;醫藥和新能源這些中小票中還有些板塊效應的也貫穿在四日的反彈中,能動的都動過一遍了;鋼鐵水泥半年報好的很,但是縫利好不漲,調整的姿態已經昭告天下了,週五的盤面可以說幾乎是無兵可用。

刻舟求劍,為什麼銀行股就不能漲?

銀行股的啟動和護盤沒關係

可恰恰是這樣的一副牌面,市場走出了“高度”,德新交運突破了四連板的天花板,走出五連板,京天利也封住了三連板,活躍資金率先表了一個態;這個關鍵點上市場都在看主流資金是否表態,這個時候不打出銀行這張牌,難道還有第二個選擇嗎?主力並不是要去做什麼‘護盤’,而是呼應一下市場的高度,同時也試探一下跟風資金在成交量低迷的條件下對‘市場兩翼齊飛’(個股+權重)的態度。

我們的市場在前幾年並不缺少‘牛市’,2013年年初至2015年年中,創業板指從600暴漲到4000;期間2014年中至2015年年中,滬指開始啟動,從2000大漲到5178;股災後的2016年年初至2017年年初,白馬股牛市啟動,滬指從2600上漲至3500點。這些都是“歷史數據”,沒有爭辯的餘地和意義,過去5年真的缺少牛市嗎?

為什麼有那麼多聲音對貴州茅臺、對中國平安、對招商銀行咬牙切齒呢?我清楚的記得,創業板牛市啟動前,市場也充斥著什麼‘黑五類’的聲音,提倡價值投資,買入白馬股、績優股。小票的大牛市捧紅了以小票因子見長的量化基金,當時的白馬股和藍籌股簡直就是“瘟神”的代名詞,彼時對於小票的態度和現在對於金融股的態度是一樣的。隨著創指4000點見頂後,堅定罵小票的投資者開始擁抱小票,籌碼在高位完成了換手之後,連續兩撥的藍籌股牛市便順理成章的啟動。

先踏錯了小票、再站錯了大票,可以說,為什麼有那麼多聲音去罵茅臺、罵銀行、罵保險、因為都沒有唄,該買什麼票的時候站錯了隊,所以就指著對面罵,希望以此獲得慰藉和安慰,如果每一步都踏準的投資者應該是完全擁抱這樣的行情。

這是人性使然,我在茅臺400的時候也很猶豫,最終選擇放棄,覺得這瓶酒最多到500出頭,可這瓶酒就是一路漲到了800,我也同意需要茅臺的一個跌停也完整全市場強勢股的補跌,但我不會傻傻的盼它崩盤,50倍以上的茅臺會崩盤,30倍的茅臺崩不到哪裡去;當年40倍PE的招行50元崩盤跌到了8元,現在1.6倍PB的招行已經是最貴的銀行股,但是7倍的PE跌不到哪裡去。

看一下本週銀行的半年報,這業績好的都沒地方藏了,某銀行的撥備提了330%了還是藏不住滿滿的利潤。七月上旬跑步進場的那部分資金,重點攻擊了銀保和基建,二個月過去了,形態最完整的還是銀保和基建。

刻舟求劍,為什麼銀行股就不能漲?

銀行股是市場的節拍器,反映了主流資金的態度

作為投資者一定要有包容的格局,我們持有與否並不要影響到對市場的客觀看法,週五打出銀行股這張牌是主力的點睛之筆,也給了敢於做五板的遊資一張護身符,市場本就是息息相關,下週軟件芯片5G能否再帶領小票上一個臺階,就是要看銀行股裡的大佬資金對於底部的認可與否,如果銀行保險基建都棄守了,那才是市場最難堪的時刻。

堅持原創,感恩分享,伴隨著每一個交易日一起風雨同行並不容易,動動手點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刻舟求劍,為什麼銀行股就不能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