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樑、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五代十國是指從907年朱溫代唐起,一直到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為止,在這53年的時間裡立國於中華大地的所有政權的統稱。雖然這些政權紛擾雜亂,但是總體上是以長江、淮河為分界線的。五代裡的梁、唐、晉、漢、周勢力區域大約在黃河流域以及淮河以北,即是史家所說的中原地區。十國中吳越、吳—南唐、閩、南漢、楚和荊南立國於長江以南,前蜀和後蜀交替立國於四川之地,僅有北漢立國於山西太原之地。下面是五代十國的世系表。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當然,北漢立國是因為不服周太祖郭威代漢,而且它也算十國中最堅挺的一個,一直扛到了宋朝建立,還耗死了宋太祖趙匡胤。此外,還有許多尚未計算在內的小國,例如割據河北的燕政權劉仁恭、割據鳳翔的岐政權李茂貞、武平軍節度使周行逢、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西夏前身定難軍、交趾前身靜海軍等。需要說明的是,此時的契丹已經在北方興起,並開始頻繁與立國於東北的渤海國交戰,並不時入寇中原,覬覦漢家江山。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朱溫代唐前,中國境內主要割據勢力

前蜀,河南舞陽人王建所創。王建少年無賴,曾屠牛盜驢,並常常鋌而走險販賣私鹽牟利,故而鄰居稱之為“賊王八”。後參軍鎮壓黃巢起義,臨戰先登,悍不畏死,因此起家,後割據四川成都。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王建不服,於同年九月亦在成都稱帝,建立前蜀政權。當時中原戰亂,居住在關中的士紳大族以及貧民百姓多有避禍四川者,王建都傾心結納,蜀中一時間成為樂土。王建死後,其子王衍繼位。公元925年,剛剛攻滅後梁兩年的後唐莊宗李存勖發兵攻滅蜀國,前蜀傳二主,經35年滅亡。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後蜀,河北邢臺人孟知祥所建。孟氏本是唐末割據於邢、洺、磁的軍閥,後來被朱溫的對頭李克用攻滅,而李克用為籠絡孟氏就將侄女嫁給了孟知祥。後唐攻滅前蜀後,孟知祥被後唐莊宗李存勖任命為劍南節度使。此時,僅僅立國三年的李存勖正面臨著內部不穩的窘境。孟知祥趁機招募7萬士卒,攻滅東川董璋,盡有兩川之地。李存勖手下大將李嗣源取代李存勖稱帝后,孟知祥遂叛唐自立,並於李嗣源死後次年,即公元934年稱帝,是為後蜀。公元965年,被立國五年的北宋攻滅,傳二主,經40年。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吳,合肥楊行密所奠基。楊行密本為義軍,被捕後旋即被刺史釋放,並收為己用。後割據廬州,再攻陷揚州,又擊敗黃巢殘餘的侵擾,遂割據淮南之地。892年,楊行密被唐封為淮南節度使。897年,北方一家獨大的朱溫發兵南下,楊行密將其擊敗。此後朱溫因與山西李克用、滄州劉仁恭、鳳翔李茂貞爭奪領土暫時無力南下,楊行密從此站穩腳跟。公元902年,楊行密受爵吳王。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905年,楊行密死。雖然楊行密英雄一時,但楊家諸子卻都是庸人,於是國柄便被徐溫竊取。其子楊渥襲位後,又被徐溫弒殺,渥弟楊隆演襲位。隆演因受制於徐溫,遂鬱鬱寡歡而卒,其弟楊溥立。927年,楊溥被徐溫逼迫稱帝,國號吳。同年十月,吳國權臣徐溫卒。徐溫雖為吳國權臣,但其諸子也與楊行密諸子一樣,也是庸人,唯有徐溫義子徐知誥才能突出。歷史何其相似,曹丕篡漢、司馬篡曹。公元937年,徐知誥逼迫吳帝楊溥禪位於己,歷時46年,傳四主的吳國滅亡。

徐知誥本姓李名昪(bian),為徐州流浪兒。篡奪吳國政權後,李昪認為自己為李唐子孫,故稱國號為唐,史稱南唐。三傳至後主李煜,於公元975年被北宋大將曹彬攻滅,立國39年,傳二主。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楚國,河南鄢陵人馬殷所建。馬殷本是木工,與楊行密爭奪淮南失敗,退往湖南後攻陷潭州。896年,朱溫為進攻楊行密實行遠交近攻之策,假借唐帝名義封馬殷為潭州刺史,以籠絡馬殷。馬殷憑藉刺史官職縱兵四出,先後攻佔衡州、永州、邵州、彬州等地,遂有湖南。907年朱溫代唐,馬殷受封為楚王。930年,馬殷死,馬氏諸子開始為爭權相繼內鬥,先後更替五主。951年,被南唐發兵攻滅,立國57年,傳六主的楚政權覆滅。馬氏滅亡後,楚國殘存將領周行逢等人先後割據湖南常德等地拒不歸附南唐,史稱其為武平軍政權,963年被北宋攻滅,歷時12年,經四人先後統治。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閩,河南固始人王潮奠基,其弟王審知擴建。王潮本為盜賊,曾加入義軍,義軍被秦宗權擊敗後,王潮統帥餘眾竄入福建,攻佔福州。王潮死後,其弟王審知襲位。897年,朱溫施行遠交近攻,一邊備戰準備攻打淮南楊行密,一邊與湖南馬殷和王審知交好,並假借唐帝名義封王審知為福建節度使。和馬氏一樣,王氏在王審知死後也陷入了內亂。王氏子弟自925年王審知死,直至944年王延政襲位,閩國內亂長達18年。945年,南唐趁虛而入併發兵襲滅立國49年的閩國。閩國將領留從效佔據泉州、漳州成功抗拒南唐軍,史稱其為清源軍。978年,清源軍歸附北宋。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以上六國,前蜀——後蜀、吳——南唐為傳遞關係,楚——武平軍(不計入十國)、閩——清源軍(不計入十國)也是如此。此外還有自五代伊始便立國直至被北宋攻滅者,如南漢,吳越,荊南三國即是,北漢則立國較晚。

南漢,河南上蔡人劉隱所建。劉隱祖上為商人,自河南遷居福建,又因生意從福建搬到廣州。到了劉隱父親劉謙時,他已經成為了唐朝的一員武將,後又被封為刺史。劉謙死後,劉隱襲位。905年,朱溫假借唐帝名義封劉隱為嶺南節度使。劉隱為獲取更多好處,便攛掇朱溫儘快代唐。朱溫代唐後,劉隱被封為大彭王。911年,劉隱死,其弟劉巖襲位。917年,劉巖稱帝,國號大越,後改國號為大漢。948年,楚國內亂,南唐趁機攻滅楚國,南漢皇帝劉晟趁機分了一杯羹,奪取了楚國大片疆土。971年,被宋將潘美攻滅,傳五主,經67年。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吳越,杭州人錢鏐所建。錢鏐少時為人無賴,曾販過私鹽做過盜賊。後參軍隨董昌鎮壓黃巢起義,以戰功升任節度使。895年,董昌稱帝,錢鏐發兵將其攻滅,遂控制了太湖流域以及浙江一帶。十國之中,吳越算是比較安靜的。雖然錢鏐初期也是征戰頻繁,但被其父勸阻後便開始保境自守。因為吳越夾在西面南唐和南面閩國之間,為生存,故而吳越一直採取對北方五代諸王朝稱臣的態度,故而能平安地傳承5主。86年後,即978年,吳越主錢弘俶主動“納土歸宋”。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吳越歸宋

荊南,三門峽人高季興所建。高季興本是汴梁富商李讓的家童。李讓被朱溫收為養子改名朱有讓後,朱溫見高季興相貌不俗,遂讓李讓收高季興為養子。朱溫討伐李茂貞,鳳翔之戰,李茂貞龜縮鳳翔,朱溫久攻不克,部下折損頗多,高季興獻計誘敵出城,朱溫才一戰擊敗李茂貞,從此高季興獲得朱溫重用。907年,朱溫命高季興駐守江陵,並封其為荊南節度使。朱全忠死後,高季興便不聽後梁號令。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923年,李存勖滅梁建唐,受封為南平王。作為十國中佔地最小的政權,南平僅僅擁有荊、歸、峽三州之地,但是高季興卻有自己獨特的發財經——搶劫。因為南平地處漢水與長江之間,是水運發達、控扼四方商路的咽喉,三國時代即是孫劉兩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所以高季興或設置關卡收稅、或扮盜賊搶劫過境的諸國客商財物。若被搶者忍氣吞聲,高季興則將財物據為己有,若被搶者引本國興兵討伐,高季興則立即歸還,因其“屢打不改”,所以人送綽號“高賴子”。963年,傳五主,經57年的荊南被北宋攻滅。

11張地圖看五代,除了梁、唐、晉、漢、周,怎樣理清餘下十國?

北漢,五代中第四個朝代後漢開國君主劉知遠親弟劉崇所建。郭威篡漢建周後,為了延續漢家江山,劉崇便在太原稱帝,因其國小力弱,便勾結北方契丹為援。郭威死後,劉崇引兵打算穿越太行山突襲後周都城開封,被後周世宗柴榮及時在高平擊敗。高平一戰,劉崇精銳盡喪,自此再無還手之力。979年,先後挫敗北周、北宋數次圍城的北漢被北宋攻滅,傳四主,經2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