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會賺錢的人,不只靠勤奮

有個段子,說一個人在一個公司幹了10年,每天用同樣的方法工作,每月領相同的薪水。

有一天,他憤憤不平的找到老闆要求加薪。

他對老闆說:怎麼說我也有10年經驗了啊。

老闆嘆氣道:你不是有10年經驗,你是一個經驗用了10年。

扎心吧。可是事實告訴我們,賺錢這件事,從來不是隻靠勤奮。

有人說,辛苦的事都不賺錢,賺錢的事都不是最辛苦的,我很認同。

富士康的工人、以種地為生的農民、凌晨四點多開始忙碌的環衛工人,都很辛苦。

可是他們很賺錢嗎?並沒有。

会赚钱的人,不只靠勤奋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僅僅是靠勤奮、靠努力就能讓人生進階、擺脫貧窮的。

收入的多少,從來不看你付出了多少時間,而在於你創造了多少價值。

本質上,靠勤奮賺錢,還是在販賣時間。

有一種流行,是“朋友圈曬加班”,可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時間來工作嗎?

会赚钱的人,不只靠勤奋

我一朋友說,她有個同事天天加班到凌晨,黑眼圈要比眼睛還大了,但是工作量也沒見比別人多多少。

閒下來的時候,我們真該給自己的時薪算筆賬:每天八個小時,每月按21個工作日算,就能算出個大概了。

無效的加班,就是在降低我們的時薪,讓自己的時間貶值,還在無形中加大我們的內耗。

聰明人都知道,沒有功勞,就沒有苦勞。

之前有個概念很火,叫個人商業模式。

個人商業模式分三種:1.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2. 同一份時間售出很多次;3.購買他人的時間之後再賣出去。

一份時間出售一次,就是我們的上班打卡模式,每天工作8小時,老闆按小時給工資。

這8個小時,只能獲取一次性收益。

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最常見的就是作家們的版權收入了。

比如我昨天提到的那個朋友,耗費時間寫出一本書,等書大賣就能躺著進收益了,寫書的時間是被多次出售的。

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就是創業投資了。比如你自己做老闆, 招聘一些人為自己做事,本質上就是一次性買斷了別人的時間為自己創造價值。

不論我們處於何種商業模式,背後都是在通過出售時間賺錢。只有讓自己每小時的收入遞增,才能實現逆襲。

讓自己的時間值錢,就要不斷打磨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行業的佼佼者,說白了就是靠本事吃飯。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其實也是一種能力的積累。

会赚钱的人,不只靠勤奋

像我一朋友,畢業後做了某教育機構的講師。因為課講得好又善於與孩子溝通,很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歡。

當然,學生學習的成績提升也是很顯著的。

於是她工作半年就成為了所教科目的有潛力講師、明星講師,榮譽跟著來,課時費也是蹭蹭上漲的。

同樣的時間裡,用自己的時間賺更多的錢,也是一種成功。

其實會賺錢的人,還懂得借力,藉助趨勢的力量。

周鴻禕說:有一個競爭對手永遠打不敗,那就是趨勢。

康波週期也說,人生財富靠週期。

康波週期講到,每一個大的經濟週期基本都是 50 年左右,這50年中有4 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回升。

聯繫我們自身,同樣適用。我們每個人,一輩子能碰到的週期也就是兩三個,抓住了,就能翻身。

比如80年代下海經商,90年代炒股發家,2000年代全民炒房以及互聯網浪潮。

抓住一個,都能至少是個中產階級。

雖然人們常說,小富靠命,大富靠運,但我們還是要盡人事,聽天命。

想要抓住機會,不僅要能看得見趨勢,還要有富人思維,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加持。

互哥覺得,做個儲錢罐並不值得驕傲,讓自己成為“印鈔機”,需要錢的時候,能靠自己的能力隨時去取,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你都有哪些賺錢的經驗呢?來留言區說出你的故事啊。讀完記得點贊打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