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現在的國企高層中層工資越來高,企業一線創造價值工人工資的越來越少?

源遠流長88683691


薪資直接決定著職工生活水平的高低,它在現代各項企業中越來越佔領重要地位,因此在企業過程中由於不同層次的薪資,會給職工帶來各種矛盾,嚴重挫傷職工工作的積極性,特別是國有企業,它是國家龍頭企業,他們的中高層人員的工資越來越高,有的中層或高層人員他的年薪高達幾十萬元,遠遠超過一線職工的成十倍,他們的各項福利,各項補貼,加之幾十萬的住房公積金補貼,這等等的一切,確實是職工們看的眼花瞭亂。

奮鬥在一線的職工,他們是企業的經營者,他們是企業的利潤創造者,他們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營利與虧損,為企業創造著鉅額的效益,這些人確實可憐,他們拿到的薪資比起那些中高層人員少好多倍,甚至成十倍,這些人難道他們能心幹情願嗎?難道他們沒有消極情緒嗎?他們在工作中能積極肯幹嗎?他們還願意為企業創造財富和利潤嗎?長此以往這些人將要脫住企業的後腿,使企業的發展遲遲不前。甚至經營虧損企業倒備,職工失業,企業關閉。

由此可見,國有企業有必要實施企業市場化改革,對於薪資的制度化也要通過適當的調整與改革。這是國有企業立足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志同道合179276449


我就是在一家大型國企員工,明確感覺到管理階層和工薪階層差距越來越大,工薪階層最辛苦,薪水最低,但和給民企打工,私企打工相比又高出一大截,雖然覺得很不公平,但人家吃肉咱跟著喝湯也行了,不然又能怎樣,只能說自己沒本事,沒努力,所以也不怪現在學生為了一張文憑拼命去搏,今天國企大多數高層還不是因為那張文憑,即使那張文憑還不如技工畢業懂生產懂的多。

我有位同事只是當兵退役進廠,但這些年埋頭苦幹,對車間管線設備極為精通,但沒有文憑,只能是高級技工,有一次車間設備故障和,大頭雖畢業本科,卻不明白生產,要求緊急停車,同事不同意,建議改換另外一條大家都不熟悉的管線,獲得批准,給單位避免了重大損失,卻由此不被大頭待見,幾經挫折,無奈離職另就。

另外,浪費公款,飽中私囊,大權獨攬的情況也十分嚴重,這些都必將損害國企健康發展。

所以,國企有優勢,但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經濟形勢嚴峻的時候可以做為避風港,但這種生活是一潭死水,一生不會有多大改變,如果經濟復甦,我還是建議年輕多去民營,私企,外企發展,感受不一樣的生活。




閒庭落花與君同


任何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更需要管理的促進。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會在市場上逐漸衰敗,而管理缺失的企業,更是無序運行的狀態。在市場經濟的運行中,我們的很多企業在市場浪潮中游刃有餘,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技術的支撐和管理的價值創造。作為國企,由於改革的步驟及力度等原因,經濟效益明顯不如在市場中弄潮的最具典型的上市公司,由於改革體制的不徹底,人浮於事現象嚴重,經濟效益屢屢下降,職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工作熱情和對企業的凝聚力明顯乏力,在此背景前提之下,國企的管理者便產生了這麼一個現象:向管理要效益。普遍認為必須要加強管理,從職工行為規範上解決職工工作努力性問題。高層管理者更是寄希望於各層管理者身上,便提高其激勵機制,從薪酬待遇上無限提高,而對基層職工的工資待遇上漲幅度不明顯,主要考慮人工成本管理的需要,為了控制成本總額,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加大管理者的支出,必然要降低職工的人工成本,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在實際應用中反而造成了極其重要的死循環狀態中,對生產一線的創造價值的職工反而不投入更多激勵政策,片面認為管理才是根本核心,這種“本本主義思想”導致了矛盾進一步深化,更加大了職工在工作領域的應對狀態,這種違反價值規律的付出和收益成反比的結果,反而造成了人員的外流,甚至核心技術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的流失極為嚴重,雪上加霜的結局,往往讓原本寸步難行的國企,更是舉步維艱。在企業管理角度上講,提高管理者工資待遇並沒有錯,但提高基層職工的收入更是迫在眉睫,如果一昧地認為重視中高層管理,便是拯救國企的唯一的途徑的思想,那是存在管理問題的。如何處理職工和企業的關係問題?多年來,許多國企都在尋找捷徑,殊不知路在眼前,沒有把職工的價值重視起來,讓職工真正走上按勞分配的道路才是首選。科學合理地制定激勵政策,包括對管理者一樣考核對待,讓企業全體上下凝聚成一條直線,如效益明顯增加,讓職工得到實惠,這種“水漲船高”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但為什麼沒有明顯的改革趨勢呢?或許有許多歷史原因,更有許多改革措施不徹底的影響,希望國企改革能走向市場,同樣發揮經濟主導作用。


司學勇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呀。

因為國企的錢是分配出來的呀,比如按人頭平均數定個工資總額。那之後是分級啊,領導總不能和工人一樣多吧?比如生產企業就是工人,組長,班長,區長,主任,科長,部長,經理,董事長,當然還有很多副的。貢獻大的收入要高啊。

然後是管理,績效考核吧,收入二次分配吧,一般說為了提高工人幹活積極性。當然是上面來制定,錢,權,人事都在人家手裡。蛋糕就這麼大,你多他就少,你少他就多。

上面收入高,都不想走。那下面一些會來事,長眼色,還有一些真正有技術的人要往上走啊。領導就越來越多,工人越來越少。效益上不去,國家就算規定每年漲15%,也沒有你的份啊,收入是越來越低,工人的名聲,風氣撒的就不討論了。

其實大部分人心裡都是知道滴,看破不說破,自己心裡愉快就好。


77金融


其實在現代化企業裡,高管收入明顯高於普通員工是正常的,因為高級管理型人才是稀缺資源,但這種現象放到國企卻不那麼正常了,因為國企的盈利模式比較簡單,基本都是壟斷行業,充分競爭的行業都交給私企了,壟斷的特點是盈利多少自己說了算,就像電定5塊一度油定20塊一升你能不用了?頂多少用點而已,之所以不定那麼高是穩定需要。所以國企管理模式也比較簡單,基本類似政府,人際關係通暢,上面有的更容易進入管理層。但是但凡企業都有經營壓力,國家也會給國企一定的經營指標要求,所以管理層也當真有能力出眾的精英人才,只是整體情況擺那裡,與員工的收入比向外企看齊是不合理的。


用戶5021376350221


高管和工人的工資其實並不是由高管決定的,而是由市場決定的,現如今國企也不再是大鍋飯的代名詞了,市場經濟不但配置資源,也影響社會財富的分配!

國企要想取得好的效益,就必須通過高價格競爭人才,再不像過去那樣靠分配了!至於工人也一樣,工人多了,國企不愁工人,所以工人也只能通過低價格去競爭!

歸根結底工人並不是在和高管競爭,而是和其他工人競爭!


江哥眼中的世界


制定薪酬工人無發言權,應制定合理的薪酬比加以控制


無痕5702


我是太鋼一線三班倒職工,每個月累死累活錢掙不下多少,還要經常被領導喪失人性的剋扣剝削…它們的工資是一線職工的好幾倍甚至更多!!!天理何在???


隨相愛2


領導幹部應該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行走在秋風中


這標題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公司機構,崗位設置就是根據公司發展和需要而定,既然設置了相應部門和崗位那說明就存在價值,說明公司價值是共同創造的~~~還有,現在總有些人為某些目的而偏向性製造話題,你說的這個問題我想在任何單位都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