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现在的国企高层中层工资越来高,企业一线创造价值工人工资的越来越少?

源远流长88683691


薪资直接决定着职工生活水平的高低,它在现代各项企业中越来越占领重要地位,因此在企业过程中由于不同层次的薪资,会给职工带来各种矛盾,严重挫伤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国有企业,它是国家龙头企业,他们的中高层人员的工资越来越高,有的中层或高层人员他的年薪高达几十万元,远远超过一线职工的成十倍,他们的各项福利,各项补贴,加之几十万的住房公积金补贴,这等等的一切,确实是职工们看的眼花瞭乱。

奋斗在一线的职工,他们是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是企业的利润创造者,他们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营利与亏损,为企业创造着巨额的效益,这些人确实可怜,他们拿到的薪资比起那些中高层人员少好多倍,甚至成十倍,这些人难道他们能心干情愿吗?难道他们没有消极情绪吗?他们在工作中能积极肯干吗?他们还愿意为企业创造财富和利润吗?长此以往这些人将要脱住企业的后腿,使企业的发展迟迟不前。甚至经营亏损企业倒备,职工失业,企业关闭。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有必要实施企业市场化改革,对于薪资的制度化也要通过适当的调整与改革。这是国有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志同道合179276449


我就是在一家大型国企员工,明确感觉到管理阶层和工薪阶层差距越来越大,工薪阶层最辛苦,薪水最低,但和给民企打工,私企打工相比又高出一大截,虽然觉得很不公平,但人家吃肉咱跟着喝汤也行了,不然又能怎样,只能说自己没本事,没努力,所以也不怪现在学生为了一张文凭拼命去搏,今天国企大多数高层还不是因为那张文凭,即使那张文凭还不如技工毕业懂生产懂的多。

我有位同事只是当兵退役进厂,但这些年埋头苦干,对车间管线设备极为精通,但没有文凭,只能是高级技工,有一次车间设备故障和,大头虽毕业本科,却不明白生产,要求紧急停车,同事不同意,建议改换另外一条大家都不熟悉的管线,获得批准,给单位避免了重大损失,却由此不被大头待见,几经挫折,无奈离职另就。

另外,浪费公款,饱中私囊,大权独揽的情况也十分严重,这些都必将损害国企健康发展。

所以,国企有优势,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可以做为避风港,但这种生活是一潭死水,一生不会有多大改变,如果经济复苏,我还是建议年轻多去民营,私企,外企发展,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闲庭落花与君同


任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管理的促进。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会在市场上逐渐衰败,而管理缺失的企业,更是无序运行的状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我们的很多企业在市场浪潮中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支撑和管理的价值创造。作为国企,由于改革的步骤及力度等原因,经济效益明显不如在市场中弄潮的最具典型的上市公司,由于改革体制的不彻底,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经济效益屡屡下降,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凝聚力明显乏力,在此背景前提之下,国企的管理者便产生了这么一个现象:向管理要效益。普遍认为必须要加强管理,从职工行为规范上解决职工工作努力性问题。高层管理者更是寄希望于各层管理者身上,便提高其激励机制,从薪酬待遇上无限提高,而对基层职工的工资待遇上涨幅度不明显,主要考虑人工成本管理的需要,为了控制成本总额,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加大管理者的支出,必然要降低职工的人工成本,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在实际应用中反而造成了极其重要的死循环状态中,对生产一线的创造价值的职工反而不投入更多激励政策,片面认为管理才是根本核心,这种“本本主义思想”导致了矛盾进一步深化,更加大了职工在工作领域的应对状态,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付出和收益成反比的结果,反而造成了人员的外流,甚至核心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流失极为严重,雪上加霜的结局,往往让原本寸步难行的国企,更是举步维艰。在企业管理角度上讲,提高管理者工资待遇并没有错,但提高基层职工的收入更是迫在眉睫,如果一昧地认为重视中高层管理,便是拯救国企的唯一的途径的思想,那是存在管理问题的。如何处理职工和企业的关系问题?多年来,许多国企都在寻找捷径,殊不知路在眼前,没有把职工的价值重视起来,让职工真正走上按劳分配的道路才是首选。科学合理地制定激励政策,包括对管理者一样考核对待,让企业全体上下凝聚成一条直线,如效益明显增加,让职工得到实惠,这种“水涨船高”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为什么没有明显的改革趋势呢?或许有许多历史原因,更有许多改革措施不彻底的影响,希望国企改革能走向市场,同样发挥经济主导作用。


司学勇


这个问题很有水平呀。

因为国企的钱是分配出来的呀,比如按人头平均数定个工资总额。那之后是分级啊,领导总不能和工人一样多吧?比如生产企业就是工人,组长,班长,区长,主任,科长,部长,经理,董事长,当然还有很多副的。贡献大的收入要高啊。

然后是管理,绩效考核吧,收入二次分配吧,一般说为了提高工人干活积极性。当然是上面来制定,钱,权,人事都在人家手里。蛋糕就这么大,你多他就少,你少他就多。

上面收入高,都不想走。那下面一些会来事,长眼色,还有一些真正有技术的人要往上走啊。领导就越来越多,工人越来越少。效益上不去,国家就算规定每年涨15%,也没有你的份啊,收入是越来越低,工人的名声,风气撒的就不讨论了。

其实大部分人心里都是知道滴,看破不说破,自己心里愉快就好。


77金融


其实在现代化企业里,高管收入明显高于普通员工是正常的,因为高级管理型人才是稀缺资源,但这种现象放到国企却不那么正常了,因为国企的盈利模式比较简单,基本都是垄断行业,充分竞争的行业都交给私企了,垄断的特点是盈利多少自己说了算,就像电定5块一度油定20块一升你能不用了?顶多少用点而已,之所以不定那么高是稳定需要。所以国企管理模式也比较简单,基本类似政府,人际关系通畅,上面有的更容易进入管理层。但是但凡企业都有经营压力,国家也会给国企一定的经营指标要求,所以管理层也当真有能力出众的精英人才,只是整体情况摆那里,与员工的收入比向外企看齐是不合理的。


用户5021376350221


高管和工人的工资其实并不是由高管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现如今国企也不再是大锅饭的代名词了,市场经济不但配置资源,也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

国企要想取得好的效益,就必须通过高价格竞争人才,再不像过去那样靠分配了!至于工人也一样,工人多了,国企不愁工人,所以工人也只能通过低价格去竞争!

归根结底工人并不是在和高管竞争,而是和其他工人竞争!


江哥眼中的世界


制定薪酬工人无发言权,应制定合理的薪酬比加以控制


无痕5702


我是太钢一线三班倒职工,每个月累死累活钱挣不下多少,还要经常被领导丧失人性的克扣剥削…它们的工资是一线职工的好几倍甚至更多!!!天理何在???


随相爱2


领导干部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行走在秋风中


这标题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公司机构,岗位设置就是根据公司发展和需要而定,既然设置了相应部门和岗位那说明就存在价值,说明公司价值是共同创造的~~~还有,现在总有些人为某些目的而偏向性制造话题,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想在任何单位都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