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提高網球的觀賞性,為何不取消網球一發二發的規則?

沈沈頭


不能說有網球二發就喪失了網球的觀賞性,反而因為有了二髮菜增添了更多的觀賞性。

網球運動是一項比較難的運動,不僅要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在心理層面上更要求事無鉅細,波瀾不驚。但是往往遇到關鍵球、關鍵點還是免不了會雙誤,這充分體現了網球發球之難。另,網球技術需要運動整個身體協調配合,同時還要克服陽光、風、觀眾等客觀因素。所以如果沒有了網球二發,網球觀賞性註定會大打折扣,回合球也會變少,發球水平也會急劇下降,從而導致觀眾的欣賞性大大降低。有了二發,多了一種可能性,增添了另外一種懸念和樂趣!


甜點網球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網球比賽規定,發球選手每一分擁有兩次發球機會,也就是說,第一次發球失誤之後,仍有第二次發球的機會。如果兩次發球都失誤了,就是雙發失誤,簡稱雙誤,發球方將直接丟掉這一分。

如果把兩個選手之間形成回合的時間稱為“可觀賞時間”,那麼兩次發球的規則,無疑是增加比賽的“非觀賞時間”,因為有些球員發球之前總要拍球好多次,有些球員每發一次球都要向球童重新要一次球。

可是,取消一發二發,真的能提高網球比賽的觀賞性嗎?

我覺得不盡然!

網球的發球大致可分為三種——平擊發球、切削髮球和上旋發球。平擊發球速度快,落點通常也很刁鑽,但是失誤率比較高;切削髮球球速慢,但是角度大,可以將接發球員逼迫到球場雙打邊線之外;上旋發球速度也比較慢,但過網點高不易失誤,落地後彈跳高,通常迫使接發球員在肩部以上擊球。

在有兩次發球機會的前提下,發球方發球戰術的選擇可以更多樣一些——一發可以用暴力的平擊球發出ACE球或者迫使對方接發失誤,此時接發球員站位相對靠後,也可以用切削髮球和上旋發球偷襲;二發則是以求穩為主,一般會使用上旋發球或者切削髮球,此時接發球員站位相對靠前,在對自己的發球技術比較自信時,也可用平擊發球偷襲。

如果取消了一發二發,僅有一次發球機會,那麼發球選手往往在發球局面臨極大的壓力,在發球的選擇上也會以求穩為主,暴力的平擊發球可能就很難在比賽中看到了。

所有人的發球都跟埃拉尼一樣,想一想都覺得畫面不忍直視……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如有不準確之處,望不吝賜教!


不服軟的小軟


網球賽事誕生一百多年了,繁雜的規則其實就沒怎麼動過,包括讓初識網球愛好者撓頭的錶盤式(15、30、45、60,40改成40為了呼報快)計分。後來為了減少漫長的馬拉松戰役,有一個人發明了搶七制並逐漸普及。

一直到現在,為了滿足商業賽事電視轉播商的要求,節省比賽時間成了規則改制的首要目的。包括ATP巡迴賽、WTA巡迴賽都單打採用了搶7,雙打搶10.。大滿貫美網貫徹了搶7,澳網和法網只在決勝盤搶7(溫網則還是硬骨頭)。

今年(2017)ATP的米蘭超級新星小年終是一系列新規則的試驗田。發球方分與分之間將嚴格計時。趕緊說說題設的發球。只採用一次發球絕無可能,這可是個地動山搖的大手術,沒幾個球員會支持。

  1. 首先那些重炮手會哭的。他們仰仗一發ACE或直接得分,取消二發的話,一發就不敢肆無忌憚去發了。

  2. 取消二發,你會發現很多發球局都會被破的,因為發球方不是發球直接下網或出界丟分,就是發過去被直接攻死。兩個人的發球局就是快速的你破我我破你,比賽很快草草收場。觀賞性急劇下降。

  3. 相比男子,女子方面的反對聲可能會小,因為很多女子的一發和二發差不多。對小威不利,但小威每次只發一次球,發球局也很難破的哦)

  4. 其實應該改制的是取消發球擦網(界內)重發制。這個對雙方都是公平的,不會有人刻意去訓練發球擦網直接得分的。發球擦網界內是小概率時間,讓對手反應不及也能提高觀賞性,更重要的是可以節省比賽時間。

唯一支持這個改革的恐怕就是主裁判了,不用在裁判椅上耗太久腰疼脖子酸的。另外,業餘比賽取消二發也可以嘗試。


張文悅網球


所謂的奧林匹克文化完全是歐美文化,網球發球可以隨便發,有多大的力使多大的力,最好是發球直接得分,叫AS球,因為這個項目歐美強。同樣是隔網而戰,羽毛球和乒乓球,因為亞洲強,各種限制各種改規則,一直改得你弱了,才算達到目的,特別是羽球球,發球是否符合規定,完全沒法判斷,全憑裁判個人主觀判定,說你違規就是違規。這他媽什麼玩藝!網球可以發兩次球!


木土小仁


網球比賽動則幾個小時,與現在高節奏比賽不符,時間長,跨度太大,球員傷病多,比須縮減比賽時間,很多項目都修改發球規則,要頂著失誤、加力去拼發球,才精彩。有些球員光靠發球,精彩不足。


用戶265698615656


一看這就是沒打過網球的 二白提的問題。


Dizsky


網球的觀眾從來就沒少過,幹嘛還談提高觀賞性?你可能因乒乓球的不斷改革想到的吧。有人說國際乒聯通過不斷改革來打壓中國,這是及其錯誤的印象。還記得曾經要把乒乓球拿到冬奧會上去。外國打乒乓球的人感覺無望了,所以對乒乓球失去了熱情,當年的國際乒聯主席莎啦啦和中國乒協一起想辦法來提高乒乓球的吸引力,通過小球改大球,中國乒協為了保住國球而提出養狼計劃。這些不都是要讓這項運動不至於消失。所以,我們不該毫無頭腦地胡亂指責。外國人贏幾次無非調動了一下他們對這項運動的積極性和支持,這無疑對國球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給外國球員一點希望,他們強,我們會更強。但比是這項運動消失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