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79年前一位百歲老人帶著未曾了卻的心願含恨而終,他生於1840年鴉片戰爭時期,在1939年日軍侵華的炮聲中溘然長逝。他見證了中華百年掙扎,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傳奇”,一生奔波為國家強大而無私付出,卻無緣親見抗戰勝利國家富強,直到臨終之時還“吶喊”不止-----他就是馬相伯,不過如今已沒有多少人能認識他了。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馬相伯1840年生於江蘇丹徒,他12歲的時候離家求學於上海聖依納爵公學,自己一個人從丹徒到上海步行200多公里,在如今一個12歲的孩子獨自遠行數百公里是不可想象的。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馬相伯年幼好學、才思聰敏,掌握了法文、希臘文、英文等8種外語,也是中國第一個神學博士。入學18年後,馬相伯還當上了上海聖依納爵公學校長。在求學期間,馬相伯出色的語言天賦引得很多外國使領館、租界紛紛想要聘用他,但都被馬相伯果斷拒絕,他說自己的學識要奉獻給自己的國家!於是1876年馬相伯接受李鴻章邀請,毅然拋棄神父、校長等“安逸”的身份,走上了動盪的政治舞臺。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走出學校,走向政治、外交舞臺,是馬相伯又一段“傳奇”的開始。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等呵斥風雲的人物都與馬相伯有過緊密聯繫,但政治生涯不是他人生的巔峰,他“救”的是中國的“精神”,他要用文化與學識“叫醒”中國!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1886年馬相伯赴美借款被朝廷懷疑“賣國”,1894年甲午戰爭後,李鴻章簽訂條約被指“賣國賊”,順帶著馬相伯也背上黑鍋。朝廷已經不再信任馬相伯了,刻意壓制疏遠。1900年馬相伯辭官,屆時他已經60歲了,人生經歷太多,不僅理想得不到展現,他的母親、妻兒、弟弟等也相繼離他而去。也許這個花甲老人只能在歷史的風煙中逐漸消散,但一個人的出現堅定了馬相伯的“理想”,他就是蔡元培。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起初蔡元培是來向馬相伯學習拉丁文的,後來馬相伯便讓蔡元培多帶一些青年學子過來,因為馬相伯深知“教育興國”,他要開民智救中國!於是他將自己的產業3000畝土地以及其他錢財全部捐獻,用於以後創辦中西大學堂之資。1903年“震旦學院”中西聯合創建,它是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震旦”取“日出東方”之意。但是馬相伯只擔任了兩年校長就被“開除”了,因為他反對洋教員只教“教會課程”,而不教救國救民之學識,所以被趕走了。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馬相伯心痛不已,他決心獨立自主創建中國大學——“復旦公學”,“復旦”乃“復興中華”之意。此後馬相伯還任過北大校長,參與創建了輔仁大學,捐助了無數中小學校,奔跑在為國家積蓄未來力量的道路上。但是像馬相伯這樣的人,是註定要為國家操心至死的,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難,歷經磨難的中國再遭重擊。

他60歲捐3000畝地,90歲賣字再捐10萬抗戰 100歲自稱是條“狗”

90歲高齡的馬相伯已經耗盡了平生積蓄,但他仍然要為抗戰盡力,走上街頭奔走呼號,為籌集善款他不停地寫字義賣,一個字30元,籌集了10萬元捐給抗日隊伍!1939年彌留之際的百歲老人馬相伯仍不忘救國初心,他自稱是一條“狗”,吠叫了百年卻還是沒能把中國叫醒!1840年生於屈辱之年,1939年眼見山河零碎,帶著無盡的悲痛與不甘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