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哪些國家的領導人是在國外勢力介入下被殺的?

阿爾法熱點


其實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自己的國家領導人被其他國家介入並且殺害,無論如何其實都是挺恥辱的。歷史上這樣的事還真不少,比如阿明,此人在阿富汗通過政變上臺,上臺之後他殺了蘇聯的使者,投靠美國,這令蘇聯非常惱火,蘇聯開始支持其反對派。

有趣的是後來蘇聯一怒之下,派出一支精銳直接拿下總統府,將阿明當場射殺,並且將其腦袋割下來拿回了蘇聯,據說如今依然被保存。他的妻子兒女,全部被關在一起,然後拿手榴彈給炸死,死相非常悽慘。

巴拿馬曾經的總統諾列加,納吉布,盧蒙巴等人全部是類似的死法,都是因為外人的介入最終被殺,實在是悲哀。其實最為出名的還是薩達姆和卡扎菲,這兩人都被稱為梟雄,都是通過政變掌控大權,結局也都一樣。

薩達姆一直是號稱百萬雄師,也根本不怕美國,誰知道美國在戰爭之前早已經買通了對方的高級官員,因此在戰爭期初,美國精準的打擊伊拉克所有重要軍事基地,伊拉克士兵也根本沒有怎麼反抗,很快薩達姆倒臺,踏上逃亡之路,後來薩達姆被他的貼身侍衛出賣,在美國蹲了幾年大牢之後,被判絞刑,諷刺的是一直到最後,美國也沒把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給找出來。

卡扎菲同樣如此,因為卡扎菲不受西方列強控制,對方選擇消滅他,卡扎菲的死比較屈辱,曾被稱為萬王之王的他,被士兵們捉到後不停的羞辱,拳打腳踢。一個名為烏雷比的少年拿槍結果了他的性命,烏雷比年僅十九歲,殺卡扎菲的原因是想得到百萬賞金。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說一箇中國古代的故事,也算國家領導人在國外勢力介入下被殺,這個被殺的領導人就是大宛國國王毋寡。

話說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聽出使西域的張騫說,西域大宛產一種特別的良馬,名為“汗血寶馬”,漢武帝很想要,於是命車令為使臣,帶著黃金二十萬兩和一匹黃金鑄成的金馬,前去大宛討要汗血寶馬。

大宛王毋寡見錢眼開,但又不想給漢朝寶馬,心想漢朝離大宛太遠,鞭長莫及,於是派軍隊襲擊漢朝使團,搶了金銀錢財和金馬,漢武帝得知消息後異常憤怒,心想一個西域小國,居然敢蔑視大漢威嚴,於是下令攻打大宛。

不過西漢王朝第一次出征,由於李廣利指揮不當,逐個攻城,消耗巨大,等到大宛鬱成城僅剩數千人,城沒攻下來,只得撤軍,回到敦煌時漢軍士兵只剩十分之一,這讓漢武帝非常惱火。

於是公元前103年,漢武帝再次組織大軍進攻大宛,這次漢武帝下令赦免囚徒,並調集惡少年(小混混)及邊地騎兵,共計6萬人,再加上大量自願參軍者,多達十萬人的大軍前去攻打大宛。除了直接出徵的軍隊,漢武帝還調集18萬人屯駐邊境,調集水工切斷大宛水源,徵調罪犯運送軍糧。

這次李廣利也改變進攻策略,在攻破輪臺後屠城,讓西域小國膽戰心驚,不敢抵抗,隨後率3萬主力軍隊進攻大宛,大宛軍隊不敵,退守鬱成城。李廣利吸取了上次攻打鬱成城的教訓,決定繞過這座城,直撲大宛都城貴山城,採用切斷水源的辦法,將大宛都城團團圍住,日夜攻打,40天后攻破貴山城外城,俘虜大宛勇將煎靡。

此時大宛貴族害怕了,他們開始埋怨毋寡貪財,藏匿寶馬,還殺了漢朝使者,於是聯合起來殺了毋寡,並派遣使者提著毋寡的首級去漢軍營地求和,表示汗血寶馬隨便供漢軍挑選,如果不答應求和要求,就殺光汗血寶馬與漢軍血戰到底。

李廣利看目的已經達成,於是答應大宛的求和,挑選了數十匹寶馬東歸,大宛就此臣服於漢朝。

大宛王毋寡也成了因為外國勢力(漢朝)干涉而被殺掉的國家領導人了。


司徒伯雷


國際社會向來是不公平的,尤其是一些大國經常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小國,甚至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不惜悍然入侵,驅逐甚至殺死不聽話的領導人,扶持自己人上臺。幹這些事的重要是美國和前蘇聯。

一、薩達姆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多少年來,美國一直講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處之而後快,最終,美國還是沒有忍住,指責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悍然入侵,打垮薩達姆政權,並且在叛徒的出賣之下,活抓薩達姆。最終,經過薩達姆情婦提供的頭髮,確認其身份,將其絞首。

二、卡扎菲

性質類似於薩達姆,屬於利比亞的軍事獨裁者,雖然在其兒子的說服之下,不斷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但是,最終卻遭到背叛。之前親如密友的英法悍然空襲利比亞,美國繼而加入,成為美國武力推行“顏色革命”的又一犧牲品。卡扎菲最終的命運比薩達姆還慘,慘遭虐殺。

三、阿明

1979年9月,阿富汗發生政變,阿明上臺,旋即倒向美國,並且殺死前蘇聯的“使者”,這讓前蘇聯異常惱火。在扶持反阿明勢力,暗殺等方式均沒有成功之後,1979年12月,蘇聯派遣特種部隊,突襲阿富汗總統府,使用速射炮機炮等打垮阿明衛隊後,直接將阿明打成篩子,並且為確認身份,還將其腦袋割下帶回蘇聯,至今還保留在俄羅斯檔案館。另外,當時的蘇聯特種兵還向阿明的四個妻子和24名子女投擲手榴彈,直接斬草除根。

四、納吉布兄弟

是繼阿明之後阿富汗的領導人,阿明死後返回阿富汗掌權,不過納吉布的好運終止於1989年,當時的前蘇聯已經在解體的邊緣,自顧不暇,在阿富汗內戰中的納吉布岌岌可危。最終,塔利班攻入阿富汗首度喀布爾,綽號“屠夫”的納吉布慘遭酷刑,被當眾閹割,然後被卡車拖著遊行,直至死去。

五、盧蒙巴

被認為是盧蒙巴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被認為是扎伊爾民族英雄,剛果獨立之後,美國控制的聯合國軍拒接與之合作,以保護為名軟禁盧蒙巴,在潛逃途中被綁架,1961年被殺害於加丹加。

總體來看,外國實力干涉最多的還是在中東地區,原因其實只有一個,這裡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無論是美國和前蘇聯都想控制這裡。尤其是阿富汗,從地形來講,就如同一道“門栓”,掌握此地,就如同掌握南下印度次大陸,西向中東腹地的鑰匙,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應該會三次入侵阿富汗,以及後來的前蘇聯和現在的美國都想控制阿富汗。

但是,應該看到,阿富汗人民是比“戰鬥民族”更加強悍的“戰鬥民族”,接連打退英國、前蘇聯的入侵,也讓世界第一的美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阿爾法熱點


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無論他做的好還是不好,都是被保護的很好的,自己的國家怎麼對待他都可以,別人不會說什麼,但是一旦被別人說了點不好的,或者是被別國人殺害了,那就是很恥辱憤怒的。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在外面代表的是他所屬國家的所有人,殺害了他,就是對這個國家人民的極大不尊重。

一般強大的國家是很好出這樣的事情的,因為不好惹,沒人會去招惹,就算不是這樣,也很少出現無端殺害別國領導人的情況。當然了,一切事情都是有特殊的。

沒人反對的介入殺害:

東英機條是死在別國的手裡的,全世界都想殺了他。他指揮軍隊殺死了無數無辜人民,把整個世界帶入了噩夢,多少人因為他而痛苦,多少家庭因為他破碎,多少美麗的景色因為他而消失。

他口出狂言,不斷挑戰人類的底線,一次次挑起戰爭,手段極其卑鄙,生化武器都敢批准部隊使用。無論他有多狠毒,他失敗了,當他失去一切權利和自由,走進監牢的時候,我們給了他人性的溫暖,讓他最後的日子過的還算舒坦,都會有人帶他去曬太陽。

最後他受到了世界的審判,法官宣讀的證據全是巨大的死亡數字,不知道他是怎麼看自己的傑作的,正常人是接受不了。最終被處以絞刑,一個看著殘忍,對他這樣的人卻很寬容的刑罰。殺了他,除了極少數的日本特殊人群,沒有人表示反對。

被介入殺害,死後有人好評:

薩達姆是伊拉克的前任總統,握權的時候一直很反對美國,直接清除了美國在伊拉克的石油權益,這嚴重影響美國的發展,美國很憤怒。這還不算,他還直接參與攻打美國扶起來的以色列,美國更是受不了。最終就對這個人下手了。

當然了,對於這樣的額殺害,並不完全怪美國,薩達姆也是殺死自己的參與者。他生前也是殺人無數,用過生化武器,屠殺過村落,參與過戰爭,要是沒有這一切,他不會被殺的那麼表面正義。

他死後伊拉克陷入了混亂,很多民眾覺得生活水平不如薩達姆活著的時候,在側面給了這個曾經的領導人以肯定。

內外反對,終被殺害:

卡扎菲是利比亞的政治家,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他在位的時候一直為百姓努力,確實大大提高了國家的經濟。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一直和美國等西方大國叫板,弄的整個國家很不安定,百姓痛苦的上街遊行,最終被人民拉下了臺。美國更是沒有遮攔的追殺他,害的這個好好的前國家領導四處流亡。

最終他到底是怎麼死的有很多說法。有人說他被美國的飛機炸死了,還有的說他是被自己的保鏢早就殺死了。

不管他到底是如何死的,這件事是和西方几個大國脫不了關係的,當然也有他自己的責任,是他失去了人民,成為了孤身一人。


年代久遠


蘇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出使匈奴被扣押時,單于派一個叫衛律的人去勸降,並且威脅:你要不投降,我可不保證你的生命安全。

蘇武說了這麼一段話: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南越國殺了漢朝的使者,結果國家被屠滅,成為漢朝的九郡;大宛國殺了漢朝的使者,結果國王被殺,頭顱掛在宮殿的北門之上;朝鮮國殺了漢朝的使者,隨即招來征討,國家滅亡。匈奴的禍患,我看也馬上就要開始了!

這裡面有三個故事。

  • 南越國

南越王相呂嘉造反,殺了國王、太后和漢朝使者。漢武帝發兵十萬攻打南越,呂嘉倉皇出逃,被活捉斬首。漢朝在此設立九郡,南越就此滅亡,成為漢朝領土的一部分。

  • 大宛國

漢武帝聽說大宛國出產寶馬,派使者求馬,大宛一盤算,漢朝離我們太遠,鞭長莫及,得罪了他也不敢把我們怎麼樣。於是拒絕。漢使很憤怒,當場砸了帶來的禮物離開。大宛貴族們也很憤怒,於是暗中讓人截殺漢使,把他攜帶的財物據為己有。

漢武帝聽說之後,當然更加憤怒,派李廣利出兵攻打大宛。第一次攻打未果,於是又大舉發兵,打敗了大宛軍隊,圍困都城。打完貴族恐懼,互相商量,把國家殺了,以平息漢朝的怒火。同時獻上寶馬求和。

  • 朝鮮

當時的朝鮮王右渠和漢朝關係不友好,漢武帝派涉何出使朝鮮,右渠不肯臣服。涉何在回去的路上,殺了同行的朝鮮人,謊稱是“朝鮮將領”,報告給漢武帝。

漢武帝封涉何為遼東東部都尉,右渠派兵襲殺了涉何,於是漢朝發兵攻打朝鮮。手下人殺了右渠投降,漢朝在朝鮮設立四郡。

(圖片來自網絡)

南越、大宛、朝鮮三個國家的首領,都是在漢軍的威壓下被殺的。由此可見當時漢朝的強勢。


北門猿


數一數中東非歐美陣營的國家領導人。

大家可以自己回憶一下2000年至今的新聞。

伊拉克戰爭,利比亞動亂,敘利亞動亂等等

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在地圖上畫一個大圈,這圈子裡全都是石油,宗教,獨裁惹的禍。這圈內的國家只要滿足三個條件:

強權領導人,反美陣營,俄羅斯支持不到位。

這個領導人就會下臺。

薩達姆另說,卡扎菲在利比亞也算執政有方,而被美國推下臺後,看看今天的利比亞,經濟倒退,國家動盪。

今天敘利亞的領導層也就是在撐著,誰知道結局呢?

因為你弱小,我更強,我就可以隨意干涉甚至毀掉你的政權。

其實從大角度來看中東及其周邊地素來看,拋去那些複雜的問題,看美國的各種聲名和行為真的很噁心,吃相太難看,但是很現實。

弱小就是罪惡,百多年前我們也是這樣,但現在我們可以決定世界。


歷史區的旅法師


北匈奴的郅支單于!

提起這位單于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有一句千古名言卻和他有關。就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沒錯,郅支單于就是那個犯強漢者,然後被誅的對象!

自從匈奴被漢朝打垮後,開始陷入分裂,分成了北匈奴和南匈奴,一開始這兩個國家都依附於漢朝。南匈奴比較弱,經常被北匈奴欺負,於是靠著近水樓臺先得月優勢,頻頻向漢朝示好,很快和漢朝打得火熱。北匈奴單于郅支單于害怕漢朝派兵打自己,趁西域各國大亂的時候,遷到了中亞地區。郅支單于覺得這裡離漢朝遙遠,鞭長莫及,開始對漢朝不敬,甚至殺掉了不遠萬里來進行友好訪問的漢朝使臣谷吉。

郅支單于遷到中亞後,對這裡的小國橫徵暴斂,讓這些國家苦不堪言。為了維護西域地區的和平穩定,也為了給死去的漢朝使臣報仇。西域都護陳湯、甘延壽以漢朝的名義(假傳聖旨)集合西域各國共4萬人馬,組成聯軍討伐北匈奴。大軍越過蔥嶺,擊敗北匈奴的盟國康居,攻入單于城殺掉了罪魁禍首郅支單于。

戰後統計,聯軍共斬首1518人,俘獲1000多人。第二年正月,郅支單于的首級被送往長安,隨同首級還有一封陳湯的上書,這份書信向漢元帝講述了攻打郅支單于的原因。而書信的末尾就是那句響徹千古的名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後續:

對郅支單于的死最為震動的就是他的老對手呼韓邪單于。聽聞郅支單于被漢軍斬首,呼韓邪且喜且懼,親自來長安城覲見漢元帝,並希望與漢朝和親,迎娶一位“公主”。到這個時代,和親的所表達的與漢朝初年截然不同,呼韓邪單于希望以和親的方式將自己的利益與漢朝捆綁在一起,同時也為了向漢朝表示恭順。

於是,著名的美女王昭君遠嫁匈奴!


歷史風暴


1775年10月24日,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扎法爾出生了。

父親阿克巴.沙二世在德里的紅堡向他的兒子賜予“扎法爾”(勝利者)的稱號。他太需要一場勝利來擺脫宮廷的束縛。巴哈杜爾一出生,便是莫臥爾王朝的王子,他有著祖先一樣炯炯有神的雙眼,以及印度母親茂密的頭髮。雖然他的臉龐將在數十年後因為鴉片而日漸消瘦,但當紅堡的侍衛看到這位王子的時候,無一例外的想到了畫像上的祖先——那位自稱成吉思汗後裔的帖木兒。


他漫步在德里的宮廷中,而他的國家,已經變成了柴明達爾們(地主)把持的魚肉,奴隸的謊言,武士的刀光血影已經籠罩了這個國家一百多年。馬拉塔人佔領了德干,錫克人割據在西北,拉其普特人則在信德表面供奉著這位有名無實的皇帝。更可怕的是一支來自萬里之外的異教徒——英國人。他們從加爾各答逐漸壯大,奪取了帝國最富饒的孟加拉,打敗了海德拉巴,德干的王公。東印度公司的官員告訴巴哈杜爾,每年給他十萬盧比的津貼,終生活在紅堡。
就這樣,皇帝捨棄了德里,捨棄了帝國的雄心和先輩守護的土地。他沉迷在鴉片的雲霧繚繞之中,聽著女人乖巧的話語,看著紅堡中小小的街道。他忘記了德里的老王宮裡,有著沙賈汗,胡馬雍的宣禮塔。忘記了精美的地毯,城門的浮雕上記述著巴布爾,奧朗則布的輝煌戰功。忘記了阿克巴,將美麗的花園留在老王宮的後方,直到他長出野草,生出荊棘,爬出了毒蛇。

1857年,密魯特的軍營裡打響了印度士兵的第一槍。鬧哄哄的士兵們決定向皇帝請求支持,雖然他有名無實。

早在兵變的幾年前,傲慢的東印度公司拒絕了他的太子出任“皇帝”繼承人。而他的後代也被告知會在巴哈杜爾死後離開紅堡。不僅皇帝,所有的印度王公死後無子,其土地都將納入大英帝國。巴哈杜爾憤怒的訓斥他們,他接受了起義者的擁戴,以印度皇帝的名義,號召印度人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
次大陸的人們拿起了武器,然而,擁有阿姆斯特朗炮和優秀步槍的英國人終究掌握了戰爭主動權。詹西,密拉特,拉合爾一個接一個的陷落。直到1858年,英國人衝進了德里,包圍了躲在陵墓的巴哈杜爾。他們殺死了和他在一起的兒子,女兒,孫子和臣民們,只帶走了皇帝一人。



10月,皇帝被英國人剝奪了所有頭銜,他帶著妻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和孫輩,在英國騎兵的監視下,流放到緬甸。從此離開了祖國。
1862年
11月7日清晨,巴哈杜爾在仰光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他被匆匆埋葬在英國人選好的墳墓。而他的皇帝頭銜,被另外一個女人——英國國王維多利亞所得到。

幾十年來,他的墳墓就在那裡,長著野草,無人問津偶爾路過兔子和野鳥。直到1991年,人們才在這裡修起了清真寺。

在他的臨終時,這位皇帝用烏爾都語在詩中敘述:“愛的一切都去了,就像被秋天奪去的美麗的花園,我只擁有記憶中的輝煌”。


朱興子


朱由榔——緬甸

先說跟中國歷史相關的,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在三路清兵緊逼之下,於1659年底逃至緬甸境內,被緬方解除了隨行人員的武裝,飽受冷眼。李定國曾經進行國際交涉,想把他接回國內,遭到緬王的拒絕。三年後,吳三桂逼近緬甸,強索永曆帝,緬王將朱由榔及家眷25人護送出境,交給了吳三桂,朱由榔被吳三桂以弓弦勒死,徹底葬送了南明王朝。

伊藤博文——朝鮮、俄國、中國

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曾經四度組閣,他是發起甲午戰爭侵略中、朝的罪魁禍首,1909年10月26日,時任樞密院議長的伊藤博文在中國東北的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在俄國儀仗隊和警察眼皮底下開槍刺殺身亡。安重根刺殺成功後,並不逃脫,反而興奮地手舉朝鮮國旗,向沙俄士兵們大叫大嚷:“朝鮮獨立萬歲!”後來被沙俄引渡到日本處死。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捷克軍團

1918年7月16日,烏拉爾山附近的葉卡捷琳堡,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7口人享用完最後的晚餐,當夜,他們全家還有四位隨扈就被布爾什維克行刑的衛兵隊長宣判死刑,屍體被焚燒後扔進礦坑,羅曼諾夫王朝宣告灰飛煙滅。過了幾天後,葉卡捷琳堡被捷克軍團攻陷,高爾察克的白軍也抵達這裡,所以布爾什維克對外宣佈沙皇死訊時,也著重強調了面臨“外國勢力”——捷克軍團的威脅這一點。

進入新千年以來,薩達姆、米洛舍維奇、卡扎菲等強人從下臺到審判,再到死亡,背後的國外勢力,眾所周知。


歷來現實


1 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總統被以色列俘虜,後被毒死,阿拉法特不但是巴勒斯坦總統還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是個大貪官,2003福布斯評選阿拉法特財富有3億美元,財富排名全球國家領導人第六位。

2 東條英機 日本首相,日本投降後開槍自殺未死了,被醫院救活。被美軍俘虜,後被絞死,死後骨灰被葬于靖國神社七土廟。

3 卡扎菲 利比亞革命領導人,多次恐怖襲擊幕後組織者,因血腥鎮壓利比亞平民遊行失敗,被反政府軍佔領多處城市,看無法鎮壓後宣稱要燒燬整個利比亞,最後法國出動北約戰機把卡扎菲軍事基地炸燬,卡扎菲最後被利比亞軍隊俘虜被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