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5G聲明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的淵源

今天科技圈都在熱傳一則消息:華為在5G Polar Code(極化碼)中的聲明專利中佔據了49.5%,高居居第一位,排在其後的是愛立信,聲明專利數量佔總數的25.2%,其他的像高通、LG、因特爾等佔比只有個位數。

5G聲明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的淵源

那麼什麼是Polar Code呢?為什麼華為在Polar Code中的專利數量能佔據半壁江山呢?

首先很多人可能要說,因為華為有強大的研發實力,華為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金用於新技術的研究。這些說法都沒有錯,華為去年專利數超過國家電網,位居國內首位;華為去年投入了營收的15%用於研發,138億美元,僅次於亞馬遜161億美元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139億美元,位於全球第三。這些都無疑助推了華為在Polar Code中49.5%的專利聲明數量。

5G聲明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的淵源

但是如果僅僅就這麼認為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華為與Polar Code還有很深的淵源,可以說是Polar Code成就了華為在5G領域的地位,也可以說是華為成就了Polar Code。

那麼首先我們先看看什麼是Polar Code。

提到極化碼,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Polar Code,就不得不提到10年前的那場會議,在2008年國際信息論ISIT上,土耳其教授Arikan(阿里坎)首先提出了“信道極化”的概念,基於該理論,他給出了一種嶄新的信道編碼方法,並將其命名為“Polar Code”。

5G聲明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的淵源

僅僅一年後,也就是2009年,通信科技巨頭華為開始研究5G解決方案,並於2010年開始接觸到阿里坎的極化代碼理論,彼時極化代碼是一個相當年輕的理論,沒有誰能夠預測該理論的可行性,但是華為堅定極化碼作為優秀信道編碼技術的潛力,在阿里坎研究的基礎上,斥資數十億美元,豪賭並不成熟的極化碼理論。

5G聲明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的淵源

值得慶幸的是,華為賭對了。8年後的今天,華為不僅憑藉當時的決定,通過自己力推的Polar碼,擊敗了廣泛使用的歐洲Turbo碼和美洲LDCP碼,以壓倒性優勢贏得5G標準投票中控制信道國際標準,成為5G時代的引領者。而且通過多年的研究實踐,華為積累了大量的Polar碼相關核心原創專利,所以我們看到了上述表格中,華為佔據polar聲明專利中半壁江山的壯觀景象。

5G聲明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的淵源

所以說Polar碼成就了華為5G時代領導者的地位,同時華為也證明了Polar碼的優越性,相比於Turbo碼和LDPC碼,Polar碼的誤碼率更低。故此“極化碼之父”阿里坎教授在接受華為為其頒發特別榮譽獎的時候,華為感謝阿里坎為人類發展做出的貢獻,阿里坎教授感謝華為的遠見卓識和技術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華為Polar Code 專利霸主,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